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負責人:陳雪松,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車敏義,上海正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芳芳,上海正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廖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重慶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漪,上海澳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龔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虞陸洋,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恒,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保險公司)與被上訴人廖某某、被上訴人龔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上海鐵路運輸法院(2019)滬7101民初62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9月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平安保險公司的上訴請求:撤銷上海鐵路運輸法院(2019)滬7101民初625號民事判決書中的第二項內容,依法改判由被上訴人龔某承擔。事實和理由:事故發(fā)生時,被上訴人龔某的車輛未年檢,不符合安全行駛要求,根據(jù)商業(yè)保險條款,保險公司有權拒賠。
被上訴人廖某某請求法院依法判決。
被上訴人龔某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被上訴人廖某某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龔某、平安保險公司共同賠償廖某某車輛修理費人民幣18,033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評估費500元,共計18,533元;2、平安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及商業(yè)險責任范圍內承擔責任,不足部分由龔某承擔。事實和理由:2019年4月7日14時05分許,龔某駕駛牌號為滬A0XXXX的車輛在本市內環(huán)高架外側廣中路上匝道前約0米處,因變道與其駕駛牌號為滬J8XXXX的車輛發(fā)生事故。交警部門認定龔某負事故全部責任。龔某駕駛車輛的交強險和商業(yè)險投保于被告平安保險公司。為維護自身權益,請求判如所請。
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2019年4月7日14時05分許,龔某駕駛牌號為滬A0XXXX的車輛在本市內環(huán)高架外側廣中路上匝道前約0米處,因變道與廖某某駕駛牌號為滬J8XXXX的車輛發(fā)生事故。交警部門認定龔某負事故全部責任。事發(fā)后,廖某某委托上海昌德價格評估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對事故車輛損失進行評估,確認其車輛修復費用為18,033元。另查明,龔某駕駛的滬A0XXXX車輛在平安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含不計免賠),事發(fā)在保險有效期內。事發(fā)時,該車行駛證載明檢驗有效期至2019年3月。事發(fā)后又辦理了年檢,有效期為2020年3月。
一審法院認為,公民的合法財產(chǎn)受法律保護,侵害他人造成財產(chǎn)損失的,應當根據(jù)過錯承擔賠償責任。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及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根據(jù)合同約定予以賠償,仍有不足或不屬于保險理賠范圍的,由侵權人賠償。本案的爭議焦點:1、平安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的賠償責任。該院認為,商業(yè)險保險條款約定:未按約定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車輛,保險公司可免除責任,設立該條款是因為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上路通行對他人人身、財產(chǎn)安全構成危害,在客觀上增加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但本案中,發(fā)生事故的原因是龔某變道引起,并非車輛本身的安全技術指標存在瑕疵,事后該車輛經(jīng)檢驗符合有關安全標準并正常通過年檢,不存在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因素,肇事車輛未年檢和本案事故的發(fā)生無因果關系,且在事后,肇事車輛辦理并通過了年檢。故保險公司應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2、對于車輛修理費和評估費,龔某與平安保險公司均認為廖某某評估金額過高,且存在非本次事故的維修項目,對損失金額不予認可的辯解意見,該院認為,廖某某為確定車輛的損失情況,委托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按定損的金額修理了車輛,是合理和必要的,龔某、平安保險公司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廖某某的車輛損失的不合理性,對其辯解意見不予采納,確認修理費為18,033元;關于評估費,因廖某某未提供票據(jù)予以證明,一審法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廖某某車輛修理費2,000元;二、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賠償廖某某車輛修理費16,033元;三、對廖某某的其他訴請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費50元,減半收取25元,由龔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沒有提交新的證據(jù)。本院確認一審審理查明的基本定案事實。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為上訴人平安保險公司是否可以在本起保險事故中因被保險車輛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進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而免責,即不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首先,保險合同中約定車輛未年檢時保險人免責條款的目的在于確保投保車輛不存在安全隱患而導致危險程度增加。本案中,發(fā)生事故的原因是被上訴人龔某變道引起,并非車輛本身的安全技術指標存在瑕疵,且公安機關對本起交通事故作出責任認定時,并未就肇事車輛未按時年檢作加重處罰,故本次保險事故發(fā)生與肇事車輛未年檢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其次,被上訴人龔某在一審、二審中均提出,其在投保時上訴人平安保險公司并未向其說明相關免責條款,其也未在保單上簽字確認,因此該免責條款對其不產(chǎn)生效力。本院認為,本案中上訴人援引的系格式條款,在被上訴人提出抗辯后,上訴人平安保險公司未舉證證明其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已采取合理方式提請投保人注意該免責條款,并向投保人對該條款進行說明,故其在本案中援引發(fā)生保險事故時被保險機動車未按規(guī)定檢驗的免責條款拒絕賠償商業(yè)三者險,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上訴人平安保險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鮑韻雯
書記員:黃旻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