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汪青海,男,1978年11月9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陶鑫良,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哲,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化學賽鼎寧波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
法定代表人:孟啟貴,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茂濤,女。
委托訴訟代理人:曾濤,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華誼丙烯酸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褚小東,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何鵬,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杰,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山東易達利化工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菏澤市。
法定代表人:陳新建,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韓穎,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哲,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菏澤華立新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菏澤市。
法定代表人:陳新建,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潘娟娟,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鳳,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汪青海、中國化學賽鼎寧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鼎公司)因與被上訴人上海華誼丙烯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誼公司)、原審被告山東易達利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達利公司)、原審被告菏澤華立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立公司)侵害技術秘密糾紛一案,不服上海知識產權法院(2018)滬73民初668號之一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
汪青海上訴稱:1.一審裁定認定事實錯誤。首先,一審裁定就“據被告汪青海自己陳述,自2014年至今其一直居住于丁香路XXX弄XXX號XXX室”的認定與事實嚴重不符。汪青海從未有過上述陳述,其提供的派出所、街道辦、居委會證明,2017年7月至本案起訴日2018年7月所有票根及行程統(tǒng)計,通話記錄等證據均已證明其離開上海至本案起訴時已在山東菏澤連續(xù)居住一年以上。其次,一審裁定就“汪青海提供的證據1-6,僅能證明汪青海在華立公司處工作時,在菏澤市開發(fā)區(qū)岳程街道海河路XXX號院內即華立公司經營地內有暫住之所,尚無法證明該暫住之所是汪青海離開其住所地后,選擇的有久住意愿之地”的事實認定錯誤。經常居住地為經常居住的場所,相較于主觀居住意愿,其判斷依據更應側重于居住時間標準。汪青海自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384天期間內,有318天居住于山東菏澤,并非“暫住”,而實為“連續(xù)居住”。2.一審裁定適用法律不當。一審法院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條中的經常居住地,定義為公民從原住所地離開后選擇的有久住意愿之地,屬于對法律、司法解釋的不當解釋、限縮解釋;即便將主觀“居住意愿”作為一項考量因素,亦應依據客觀證據證明其主觀因素,本案證據足以證明汪青海主觀上的居住意愿仍為山東省菏澤市。3.汪青海事實上、客觀上的經常居住地為山東省菏澤市,汪青海對該地有極高的生活依賴度,山東菏澤系其生活、工作和社交中心。綜上,請求撤銷一審法院裁定,將本案移送至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賽鼎公司上訴稱:1.一審裁定認定事實錯誤。一審裁定就“據被告汪青海自己陳述,自2014年至今其一直居住于丁香路XXX弄XXX號XXX室”的認定與事實嚴重不符。相關證據足以證明汪青海在過去三年里客觀連續(xù)居住地在山東而非上海;即便考量“居住意愿”主觀方面,山東菏澤亦為汪青海有久住意愿之地。2.一審裁定適用法律不當。一審法院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條中的經常居住地,定義為公民從原住所地離開后選擇的有久住意愿之地,屬于對法律、司法解釋的不當解釋、限縮解釋。綜上,請求撤銷一審法院裁定,將本案移送至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被上訴人華誼公司答辯稱:1.一審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一審法院正確查明了汪青海在上海居住之事實,汪青海確實作了如同一審法院查明之陳述;根據華誼公司一審提交的證據,自2014年8月開始至2017年1月5日(至早),汪青海與谷玲燕一直持續(xù)居住于上海浦東新區(qū);至本案起訴時汪青海從未離開上海的住所地,其去山東菏澤工作僅為出差,該地僅為汪青海的暫住地,不符合“連續(xù)居住”的要件;汪青海提供的行程統(tǒng)計,從客觀方面反映了其在上海久居之事實。2.一審法院準確解釋并適用了有關“經常居住地”的法律規(guī)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條文理解與適用》將“住所”明確解釋為“自然人生活和法律關系的中心地”,“即使?jié)M足上述經常居所的客觀要求,實務中仍應考慮下列主觀因素:一是某人在特定地點的居住是否基于其真實意愿;二是其居住行為是否有定居的意圖?!睋耍粚彿ㄔ簩ⅰ敖洺>幼〉亍苯忉尀椤熬米∫庠钢亍笔菧蚀_的。綜上,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依法對本案享有管轄權,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原審被告易達利公司、華立公司均表示同意汪青海和賽鼎公司的上訴意見。
汪青海向本院提交了三份證據:1.中級工程師證書及《工程師聘用協(xié)議書》,證明汪青海將其工程師資格證書委托第三方公司掛靠,同時協(xié)議約定委托繳納社保,與經常居住地沒有事實聯(lián)系;2.兩份參考判例,證明社保關系與經常居住地的認定無關;3.汪青海于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11日全年車票統(tǒng)計及相關車票,證明汪青海自2014年1月至本案起訴日一直連續(xù)居住于山東菏澤。華誼公司認為,證據1《工程師聘用協(xié)議書》中聘用主體與社保繳納主體不一致,聘用期限與社保繳納期限不一致,故對證據1的形式真實性認可,內容真實性和關聯(lián)性不予認可;證據2不能作為證據,且無法證明待證事實;證據3證明了汪青海在山東菏澤的居住不構成“連續(xù)居住”,其經常居住地不在山東菏澤。上訴人賽鼎公司,原審被告易達利公司、華立公司對三份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lián)性均予認可。
華誼公司向本院提交了由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yè)管理中心出具的關于汪青海的養(yǎng)老保險情況摘錄以及參保人員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繳費情況,證明汪青海的經常居住地位于上海。汪青海對該份證據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但不認可其關聯(lián)性,認為其僅僅是與中介簽訂了工程師資格掛靠協(xié)議,同時約定委托繳納社保,不能證明其經常居住地位于上海。上訴人賽鼎公司,原審被告易達利公司、華立公司均表示認可汪青海對該份證據的質證意見。
本院認為,汪青海提交的證據2不符合證據形式要件,故對該份證據不予采納;對于汪青海和華誼公司提交的其他管轄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并查明如下相關事實:1.2016年8月30日,汪青海與上海攜聘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攜聘網)(以下簡稱攜聘公司)簽訂《工程師聘用協(xié)議書》,約定攜聘公司有權使用汪青海的中級工程師證書(專業(yè):化工)申報攜聘公司推薦的單位資質、年檢;攜聘公司為汪青海繳納社會保險(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和失業(yè)保險,但不包括住房公積金),不再另行支付工資。2.汪青海提供的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11日全年車票統(tǒng)計記錄顯示,其在上述期間內,在上海約247天,在山東菏澤約883天,在其他地區(qū)約137天。3.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yè)管理中心出具的關于汪青海的養(yǎng)老保險情況摘錄以及參保人員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繳費情況,顯示汪青海(身份證號:XXXXXXXXXXXXXXXXXX)于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在上海恒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繳費。
本院另查明,2018年11月23日,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華陽路派出所出具的常口現實庫信息資料顯示,汪青海戶籍地址為上海市芳甸路XXX弄XXX號XXX室。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山東省菏澤市開發(fā)區(qū)岳程街道海河路XXX號院內公寓,是否系上訴人汪青海的經常居住地。對此,本院分析如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九條規(guī)定,公民離開住所地最后連續(xù)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為經常居住地。但住醫(yī)院治療的除外?!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條規(guī)定,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xù)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yī)的地方除外。根據前述法律規(guī)定并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自然人在涉外民事關系產生或者變更、終止時已經連續(xù)居住一年以上且作為其生活中心的地方,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法律關系適用法規(guī)定的自然人的經常居所地,但就醫(yī)、勞務派遣、公務等情形除外”的規(guī)定,本院認為,經常居住地是公民離開住所地后至起訴時,連續(xù)居住一年以上而形成的生活和法律關系的中心地。
本案中,本案起訴之日為2018年7月25日,汪青海與谷玲燕于2018年8月16日協(xié)議離婚,在2018年7月以前,谷玲燕及雙方子女均居住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丁香路XXX弄XXX號XXX室,該地亦系汪青海在上海期間的居住地及其戶籍所在地。汪青海提供的證據顯示,其于2013年8月在華立公司工作,自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其在上海約停留247天,山東菏澤約停留883天,并主張其在山東菏澤的停留天數遠多于上海,故山東菏澤系其經常居住地。對此,本院認為,公民經常居住地的確定不能單純以其在某地的停留天數為依據,還需結合在案證據和其他事實綜合確定。本案中,結合汪青海的家庭生活、主要財產情況以及其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在上海繳費的事實,本院認為,汪青海雖然工作于山東菏澤,但上海依然系其生活和法律關系的中心,故山東省菏澤市開發(fā)區(qū)岳程街道海河路XXX號院內即華立公司經營地僅系汪青海暫住地,一審法院的相關認定并無不當,汪青海及賽鼎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一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附:相關法律條文
審判員:徐卓斌
書記員:張本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