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滄州迎某某支行。住所:滄州市運河區(qū)解放西路頤和大廈寫字樓。
負責人:孫振國,任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國強,該行副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申華祿,該公司職員。
被告:海興縣路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滄州海興縣海信路北興盛街東。
法定代表人:任樹松,任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金昭,河北滄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海興海田不銹鋼餐具有限責任公司。住所:海興縣城。
法定代表人:周金海,任經理。
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滄州迎某某支行(以下簡稱滄州農行迎某某支行)與被告海興縣路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盛公司)、海興海田不銹鋼餐具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田公司)侵權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5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滄州農行迎某某支行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國強、申華祿,被告路盛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金昭均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海田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依法缺席審理?,F已審理終結。
滄州農行迎某某支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搬離侵占的抵押物;二被告共同賠償原告的損失537038.8元;2、本案全部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海田不銹鋼公司所有的房產證號為房權證字第××號房產(土地使用證號為冀海國用2005字第270號)于2015年10月28日為滄州海達餐具有限公司在原告處的貸款提供了抵押擔保,并已辦理合法有效的抵押登記。2015年12月28日,原告工作人員在進行貸后管理過程中,發(fā)現上述抵押物地上建筑標號為5號的廠房被路盛房地產公司毀滅,面積223.3平米,另對標號為1號的臨街舊樓擅自進行裝修,原告當時就向路盛地產公司及海田不銹鋼公司提出了異議,要求其對原告抵押物立即停止侵害,但2016年4月20日,原告再次到現場發(fā)現,地上建筑標號7號、8號的廠房又被被告毀滅,共計面積1189.96平米。被告上述行為嚴重侵害了原告的擔保物權,依據《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規(guī)定,被告應立即停止侵害,賠償原告相應損失。
路盛公司辯稱,被告路盛公司并未對原告實施侵害抵押物的侵權行為,也未對標號為1號的臨街樓房實施毀損行為,同時也未對5號、7號、8號廠房實施毀滅行為,請求法庭駁回原告對被告路盛公司的訴訟請求。
海田公司未向本院提交任何形式的答辯意見。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5月22日,原告滄州農行迎某某支行與被告海田公司簽訂了最高額抵押合同一份,合同的主要內容為,被告海田公司(抵押人)自愿為原告(抵押權人)與債務人滄州海達餐具有限公司形成的債權提供擔保,擔保的債權最高余額為2900萬元人民幣,抵押期限自2014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1日;抵押物為被告海田公司所有的房地產,其中,座落在海興縣城海政路南房權證字第××號房產建筑面積3375.62平米,由1、5、7、8幢房產組成,該房產用于海田公司生產車間,結構為磚木結構,2014年4月24日評估值為380元/平方米,其中5、7、8幢建筑物共計面積1413.26平米,評估價值537038.8元;抵押物由抵押人占管,抵押人對抵押物負有妥善管理和合理使用的義務;抵押期間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不得對抵押物作出贈予、轉讓、出租、再抵押或者進行其他任何方式的處分;抵押期間抵押物毀損、滅失、被征收、被征用或者因附合、混合、加工、使抵押物的所有權為第三人所有等,抵押人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損失擴大,同時應書面通知抵用權人,抵押權人有權就獲得的賠償金、保險金、補償金等優(yōu)先受償;抵押期間抵押物價值減少的,抵押權人有權要求抵押人恢復抵押物的價值,或者提供抵押權人認可的與減少的價值相當的擔保。合同簽訂后,對抵押物進行了登記。2015年9月20日,海田公司與海興縣京海房地產有限公司簽訂協(xié)議,將本案所涉及的標號為1、5、7、8建筑物及其土地的使用權進行轉讓。被告路盛公司自認曾于2016年初向海興縣京海房地產有限公司借用標號為1號辦公樓的部分房間使用,大約在4月中下旬就搬離了。2015年12月28日,原告工作人員發(fā)現建筑標號為5號的抵押物廠房已經滅失,2016年4月20日又發(fā)現建筑標號為7、8號的廠房被拆除。2016年12月12日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為執(zhí)行滄州農行迎某某支行與海田公司、滄州海達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仲裁一案,向海興縣京海房地產有限公司、路盛公司作出關于騰退涉案地塊、房屋的通知,要求在接到通知30日內騰退占用的海興縣海政路南的房屋及其土地。
以上事實由原、被告陳述、最高額抵押合同、抵押清單、照片復印件、國有土地使用證、土地轉讓協(xié)議書、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知、房產證等證據予以證實,并已經質證,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
本院認為,原告滄州農行迎某某支行與被告海田公司簽訂的最高額抵押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不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強行性的效力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理應依照合同的約定享有權利、履行義務。原告沒有證據證明被告路盛公司在借用建筑標號為1號的臨街樓房期間對抵押物有毀損行為而導致抵押物的價值減少的侵權事實存在,況且原告也無證據證實截止到開庭日被告路盛公司仍對臨街樓房存在無權占有的事實,故本院對原告要求被告路盛公司停止侵權行為而搬離臨街樓房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關于建筑標號為5、7、8號廠房被滅失的事實,因原告提供現場照片作為依據,路盛公司又不持異議,本院予以確認。但原告并沒有證據證明被告路盛公司對上述廠房的滅失具有侵權行為而存在法律上因果關系,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另外,原告以被告海田公司對抵押物疏于保管而滅失為由,主張按照評估價值進行賠償,不符合雙方在合同中的約定,也沒有法律依據。因此,本院對原告要求二被告連帶賠償的訴訟請求予以駁回。綜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滄州迎某某支行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9170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李青松 審 判 員 及元戎 代理審判員 張 甜
書記員:何文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