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市分公司。住所地:衡水市和平西路515號。
負責人:高宏,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風雷,河北暢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常某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衡水濱湖新區(qū)騰達醫(yī)療器械廠工人,現(xiàn)住冀州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鳳鳴,衡水市冀州區(qū)法源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審被告:王升,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冀州市。
原審被告:褚升峰,男,漢族,1990年10月24出生,住冀州市。
上訴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衡水分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常某皋、原審被告王升、褚升峰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qū)人民法院(2015)冀民一初字第99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4月2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人保衡水分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宋風雷、被上訴人常某皋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鳳鳴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王升、褚升峰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人保衡水分公司上訴請求:依法改判減少人保衡水分公司賠償金額40000元。事實和理由:一審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有誤,交警部門對交通事故所作的責任認定錯誤,認定書中記載的王升違反安全文明駕駛的規(guī)定過于籠統(tǒng),且常某皋亦有違法之處,也應承擔相應責任,該認定書不應采信。常某皋的傷情不能證明完全為交通事故所造成,病歷顯示的頸管狹窄、頸髓受壓非外力導致,應屬自身疾病引起,故應考慮損失與交通事故的關聯(lián)程度,常某皋的各項費用不應由人保衡水分公司全部承擔。一審對人保衡水分公司的關聯(lián)性未理涉存在錯誤。
常某皋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要求維持原判,駁回上訴。
常某皋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一、要求被告賠償原告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等各項損失共計6萬元及以后的治療費用。二、要求被告給付傷殘補助金及精神撫慰金(以評定為準)。三、保險公司在承保的交強險和商業(yè)險范圍內承擔給付責任。四、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后將總數(shù)額變更為149058.78元且以后的相關費用另行主張。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5月5日15時52分被告王升駕駛冀T×××××號轎車,沿金雞北大街由北向南行駛至金雞北大街“碧水康庭”路段,與前方順向行駛原告常某皋駕駛的電動三輪車追尾相撞,隨后電動三輪車又與綠化隔離帶口內清潔工常新苗的停駛的清潔人力三輪車相撞,造成常某皋受傷,三方車輛不同程度損壞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冀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認定,王升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常某皋、常某苗不負事故責任。原告常某皋先后在冀州市醫(yī)院、衡水市中醫(yī)院、哈里遜國際和平醫(yī)院、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第三醫(y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治療,住院102天,支付醫(yī)療費28450.28元。被告王升為原告墊付醫(yī)療費3000元。被告王升所駕駛的冀T×××××號轎車系褚升峰所有,是王升替褚升峰送婚紗時發(fā)生的交通事故,該車在被告人保衡水分公司入有交強險一份,商業(yè)三者險一份,金額30萬元,不計免賠。
一審法院認為,法律規(guī)定,公民的健康權、財產所有權受法律保護,侵害公民的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本案中原告常某皋受到的損害是被告王升的全部責任造成的,有冀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予以證實,故對于原告常某皋的損失被告王升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被告王升系為褚升峰送婚紗的過程中發(fā)生的交通事故,是為褚升峰服務,被告褚升峰負連帶責任。原告常某皋主張的醫(yī)療費28450.28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02天×100元=10200元,交通費2703.5元,車輛損失605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原告常某皋主張的營養(yǎng)費630天×30元=69300元,主張的天數(shù)過長,應以被告人保衡水分公司認可的120天為準,故營養(yǎng)費為120天×30元=3600元。原告常某皋主張的誤工費630天×110元/天=69300元,主張的天數(shù)過長,應以被告人保衡水分公司認可的7個月為準,日工資的證據(jù)不充分,應比照修理業(yè)的標準即每天91.89元,故誤工費為210天×91.89元/天=19296.9元。原告常某皋主張的護理費180天×105元=18900元,日工資的證據(jù)不充分,應比照服務業(yè)的標準即每天91.89元,護理天數(shù)從第一次因右髂骨折、頸脊髓損傷住院2015年5月5日起至2015年9月2日診斷證明繼續(xù)治療,一個月復查必要時上級醫(yī)院進一步診治,合計154天需要護理,第二次出院13天需要護理,故護理費為(154天+13天)×91.89元/天=15345.63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guī)定:“同時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則確定賠償責任:(一)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yè)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jù)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被侵權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優(yōu)先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惫时桓嫒吮:馑止驹诮粡婋U限額內賠償原告醫(yī)療費10000元,誤工費19296.9元,護理費15345.63元,交通費2703.5元,車輛損失605元合計47951.03元。原告剩余的醫(yī)療費28450.28元-10000元=18450.28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0200元,營養(yǎng)費3600元合計32250.28元由被告人保衡水分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賠償。原告在得到上述賠償款后返還王升墊付的費用3000元。原告主張傷殘補助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及后續(xù)治療費用另行主張應予準許。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市分公司賠償原告常某皋損失80201.31元,同期內原告常某皋返還王升費用3000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602元,減半收取301元由被告王升、褚升峰負擔。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當事人對一審法院經審理認定的事實及常某皋的損失醫(yī)療費28450.28元、誤工費19296.9元、護理費15345.63元、交通費2703.5元、車輛損失605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0200元、營養(yǎng)費3600元,以上共計80201.31元的事實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制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人民法院應依法審查并確認其相應的證明力,但有相反證據(jù)推翻的除外?!北景钢校街菔泄步煌ň齑箨牻洭F(xiàn)場勘查、調查取證后,根據(jù)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并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王升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常某皋、常某苗不負事故責任。人保衡水分公司對事故責任認定雖有異議,但未提供足以推翻的相反證據(jù)。故一審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予以采信,并無不當。人保衡水分公司上訴請求對責任比例進行重新劃分,理由不足,不予支持。關于醫(yī)療費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醫(yī)療費根據(jù)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jù)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疾病與交通事故的關聯(lián)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本案中,常某皋因本案交通事故受傷被診斷為頸部脊髓損傷等癥,人保衡水分公司對常某皋提交的相關醫(yī)療票據(jù)的真實性不持異議,其主張常某皋頸管狹窄、頸髓受壓的癥狀與交通事故無關聯(lián)性,不應全部承擔各項費用,但其未舉證證明其主張,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一審法院予以認定并無不當。故人保衡水分公司有關醫(yī)療費的上訴主張,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人保衡水分公司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602元,由上訴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市分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許曉芬 審判員 蔣寶霞 審判員 關春富
書記員:王潔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