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嚴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嚴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嚴某3,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上述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錢利明,上海市徐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嚴某4,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嚴某1、嚴某2、嚴某3與被告嚴某4遺囑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9月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后本案轉為普通程序,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12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嚴某1、嚴某2、嚴某3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錢利明,被告嚴某4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嚴某1、嚴某2、嚴某3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對坐落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永泰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進行繼承析產,原、被告各占1/4份額;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及理由:原告嚴某1、嚴某2、嚴某3與被告嚴某4系兄弟關系。原、被告之父嚴章欣于1978年3月31日報死亡、母親陶富英于2018年1月28日報死亡。2008年5月9日由原、被告四人及母親陶富英與上海浦東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陶富英分得坐落于本市浦東新區(qū)三林新3地塊8幢2號203室房屋,現地址為本市浦東新區(qū)永泰路XXX弄XXX號XXX室(以下簡稱案涉房屋),目前小產證還沒有辦理。2012年陶富英搬進該房屋,在此期間被告將自己所分得的動遷安置房出售,也搬進了該房屋內。陶富英曾經于2014年3月21日在本市浦東新區(qū)公證處進行了遺囑公證,言明在陶富英過世后由原、被告四人共同繼承該套房屋。在陶富英病故后,原、被告曾多次商量該套房屋的處置辦法,但由于被告的無理要求,致使原、被告雙方未達成一致意見。而被告在未征得三原告的同意下,最近擅自對該房屋進行裝修,且居住在內。為維護合法權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
被告嚴某4辯稱,對原告訴狀中陳述的身份關系、案涉房屋等基本情況無異議,2012年拿到案涉房屋,被告和母親一起搬到案涉房屋居住。母親都是被告在照顧,三原告在母親生前沒有盡到贍養(yǎng)義務,去世后卻要分割遺產,故不同意原告訴請。公證書情況被告不知情,被告是在收到法院傳票后才知道有公證書。
經審理本院認定事實如下:被繼承人陶富英和配偶嚴章欣共生育了四個子女即原告嚴某1、嚴某2、嚴某3和被告嚴某4,嚴章欣于1978年3月31日報死亡,被繼承人陶富英于2018年1月30日報死亡。2008年5月9日,拆遷人上海浦東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拆遷實施單位上海城廂房屋拆遷有限公司和被拆遷人陶富英就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三林鎮(zhèn)中林村花園頭82號房屋簽訂《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根據該協(xié)議,被拆遷人是陶富英,安置一套坐落于三林新村3地塊8幢2號203室房屋,該房屋地址現變更為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永泰路XXX弄XXX號XXX室。該房屋現登記在上海東程房地產發(fā)展有限公司名下,未辦理小產證,房屋目前由被告嚴某4在使用。
另查明,被繼承人陶富英于2014年3月21日在本市浦東新區(qū)公證處立有公證遺囑,言明在陶富英過世后由其四個兒子即原、被告四人共同繼承該套房屋。雙方因繼承問題產生爭議,故原告起訴來院。
審理中,被告認為案涉房屋中有其權益,本院給予被告期限就其主張進行舉證,但被告在指定期限內未提供證據。本院組織雙方進行調解,但雙方分歧較大,本案調解未成。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入戶通知書、公證書、戶口簿、居民死亡殯葬證、上海市公安局戶籍證明、上海市不動產登記簿,被告提供的居委會證明,以及本案庭審筆錄等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的,按照協(xié)議辦理。被繼承人陶富英生前所立的公證遺囑中表示將案涉房屋由四個兒子即本案原、被告共同繼承,現被繼承人已經去世,該公證遺囑已經生效,應當按照遺囑繼承處理其遺產,原告的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準許。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二)項、第五條、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永泰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由原告嚴某1、嚴某2、嚴某3和被告嚴某4共同繼承,各享有25%產權份額。
案件受理費27,515元,由原告嚴某1、嚴某2、嚴某3負擔,被告嚴某4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方文華
書記員:孫??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