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嚴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邯鄲冀南新區(qū)。
原告:嚴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邯鄲冀南新區(qū)。
原告:嚴銀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邯鄲冀南新區(qū)。
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政,河北滏潮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趙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邯鄲冀南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強,河北盈邦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嚴某某、嚴某某、嚴銀林與被告趙某某排除妨礙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23日受理后,依法于2017年4月25日作出(2017)冀0427民初506號民事裁定:駁回原告嚴某某、嚴某某、嚴銀林的起訴。裁定書送達后,原告嚴某某、嚴某某、嚴銀林不服,上訴至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年7月31日,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7)冀04民終3657號民事裁定:一、撤銷河北省磁縣人民法院(2017)冀0427民初506號民事裁定;二、本案指令河北省磁縣人民法院審理。本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嚴某某、嚴某某、嚴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政,被告趙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強,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嚴某某、嚴某某、嚴銀林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返還各原告土地使用權(quán),并清除上面的建筑物恢復(fù)土地原貌;2、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jīng)濟損失共計2000元;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嚴某某承包了本村雪仁東地0.54畝,四至為:東至李文明,南至劉滿倉,西至汽路邊,北至嚴某某;原告嚴某某承包了本村雪仁東地0.609畝,四至為:東至嚴振元,南至嚴某某,西至汽路溝,北至嚴慶蘭;三原告父親嚴慶蘭承包了本村雪仁東地0.439畝,四至為:東至嚴振元,南至嚴某某,西至汽路邊,北至嚴銀林。2001年10月22日,原告嚴某某、嚴某某和嚴慶蘭及嚴春生等共計12人與被告趙某某簽訂了土地租賃協(xié)議,將名下土地租賃給被告趙某某建停車場。當時約定期限自2001年10月22日起至2013年10月22日止,后協(xié)商延長至2016年9月1日止。租賃費隨市場價調(diào)整。三原告父親嚴慶蘭于2001年10月13日去世,母親苗玉珍于2011年12月23日去世。嚴慶蘭承包的本村雪仁東地0.439畝現(xiàn)由三原告承包。2016年9月1日該租賃協(xié)議到期后,三原告通知被告返還名下土地,并清除上面構(gòu)建的9間平房恢復(fù)土地原貌。無奈被告置之不理,后經(jīng)多方調(diào)解無果。
被告趙某某辯稱,一、第三原告嚴銀林訴訟主體不適格,不具有原告資格,被告和其之間不存在任何法律關(guān)系。二、本案訴求是返還土地、恢復(fù)土地原貌,該請求系行使物權(quán)權(quán)利行為。首先,原告應(yīng)當就此提供土地承包合同及權(quán)利證書等憑證,以證明其是爭議土地的合法權(quán)利人,但是截止本次開庭,我們未看到任何有價值的證據(jù)。三、原告主張的土地權(quán)利證據(jù),是東城基村委會出具的兩份證明,不足以采信。理由為:1、該證據(jù)沒有書寫人和法定代表人簽名,證據(jù)形式不合法;2、村委會不是土地確權(quán)的法定主體機關(guān),不能確認原告對土地享有任何權(quán)利;3、兩份證明就第二原告嚴某某分的土地是0.609畝還是0.34畝自相矛盾。四、即使東城基村委會證明有效,原告嚴某某分的土地為0.609畝,嚴某某另外租給被告趙某某北邊的李雙鎖土地0.115畝、租給南邊的李保榮0.178畝,南邊和北邊共0.293畝土地是否包含在0.609畝里面,如果包含,應(yīng)當退減;如果不包含,為何在東城基村委會沒有記載,應(yīng)將犯罪線索移交公安機關(guān)或檢察院偵查。五、被告和嚴慶蘭簽訂的租地補充合同,真實性存疑,合同無效。(起訴書中提到嚴慶蘭于2001年10月13日去世,租地補償合同2001年10月22日簽訂)。六、爭議土地經(jīng)過冀南新區(qū)臺城鄉(xiāng)人民政府報批,合法變更,被告未占原告任何土地,原告從被告處收取的租地費用,屬于不當?shù)美瑧?yīng)當返還。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三原告系親兄弟關(guān)系,同系邯鄲冀南新區(qū)臺城鄉(xiāng)東城基村人,三原告父親系嚴慶蘭、母親苗玉珍。原告村村委會及原告小隊隊長(參與分地人)證明,1984年,原告村分地時,該村的雪仁東地(平地)嚴銀林分得0.74畝、嚴某某分得0.34畝、嚴某某分得0.54畝,與上述地塊接壤的5米寬溝地,東城基村委會同意由分地戶實際耕種。1992年,東城基村土地調(diào)整時,雪仁東地(含汽路溝地)嚴慶蘭承包0.439畝、嚴某某承包0.54畝、嚴某某承包0.609畝。2001年10月13日三原告父親嚴慶蘭去世,2011年12月23日三原告母親苗玉珍去世,嚴慶蘭承包的土地由三原告承包。
1992年,嚴銀林、嚴某某兄弟二人和趙某某、趙學(xué)亮兄弟二人曾合伙在本案爭議的雪仁東地建停車場,1993年,原告嚴銀林、嚴某某撤股,1993年8月10日被告趙某某和趙學(xué)亮、胡學(xué)堂作為占地人與被占地的12戶簽訂了《占地合同》,12戶被占地畝數(shù)分別為:嚴文0.38畝,嚴春生0.893畝,李文明0.547畝,劉滿倉0.531畝,嚴武0.416畝,嚴某某0.54畝,嚴某某0.609畝,嚴慶蘭0.439畝,嚴振元0.987畝,嚴國生0.528(0.536)畝,嚴保明0.379畝,李金明0.536畝,共計6.785畝。后因其他人撤股,被告趙某某獨自占地經(jīng)營華夏停車場。2001年10月22日,被告(甲方)趙某某和乙方嚴春生、嚴文、劉滿倉、嚴武、嚴某某、嚴某某、嚴慶蘭、嚴振元、嚴國生、嚴保明、李金明、李文明簽訂了《租地補充合同》,合同期限為自2001年10月22日起到2013年10月22日,租地面積嚴某某0.54畝、嚴某某0.609畝、嚴慶蘭0.439畝,三份合同甲方未簽名,乙方簽名系原告嚴某某所簽,嚴某某同意。后經(jīng)雙方協(xié)商一致,期限延長,占地租金為每年2000元,已付至2016年9月底。2016年9月份該支付2017年租金時,三原告告知被告趙某某不再租給其土地,被告未做表態(tài)引發(fā)本訴。
經(jīng)本院實地勘察,本案爭議地塊,大部分是空地,被告并未實際占用,且原、被告雙方均稱部分爭議土地系臺城鄉(xiāng)人民政府種植的樹木,被告稱其建筑物不在原告土地范圍內(nèi),原告對被告建筑物是否位于爭議土地范圍及面積大小,無法明確。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及相關(guān)證據(jù)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yīng)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本案中,爭議土地中大部分是空地,被告并未實際占用,且原、被告雙方均稱部分爭議土地系臺城鄉(xiāng)人民政府種植的樹木,被告亦稱合同屆滿后,其并未繼續(xù)占用原告土地,對此,原告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其爭議土地現(xiàn)仍由被告實際占用及界限范圍和面積,故原告的訴訟請求,因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辯稱本案爭議地塊已合法變更,權(quán)利不再屬于三原告所有,但未提供充分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嚴某某、嚴某某、嚴銀林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嚴某某、嚴某某、嚴銀林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自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至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韓紅強
審判員 曹丙鴻
審判員 馮波
書記員: 陳晶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