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東某某華某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住所地東某某于橋鄉(xiāng)吳定桿村。法定代表人:吳浩,理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榮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東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彥俊,河北冀星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丁長治,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東某某城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登明,河北理蘊律師事務所律師。
東某某華某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違法推薦銷售不適合原告種植作物的產(chǎn)品而造成作物減產(chǎn)的損失51萬元(總損失的30%);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7年春天,原告種植辣椒1000畝(庭審中更正為820畝)。為解決除草問題,需在辣椒播種后立即噴灑苗前封閉除草劑。因此原告找到被告購買除草劑。被告為原告推薦了江蘇快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敵草胺。原告使用后沒有起到任何除草效果,雜草同辣椒苗一起生長,且長勢旺盛,最終導致原告辣椒嚴重減產(chǎn),原告多次找被告要求賠償損失,被告以各種借口拒不賠償。為切實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依法向法院起訴。請依法判決被告承擔賠償義務。丁長治辯稱,1、被告沒有推薦該產(chǎn)品,原告自己聯(lián)系的廠家;2、該產(chǎn)品沒有質量問題;3、原告主張的損失與產(chǎn)品沒有因果關系。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于2017年3月10日左右在被告處購買江蘇快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敵草胺30箱。該產(chǎn)品本身無質量問題。以上事實原告提交了敵草胺樣品、被告提交了江蘇快達的營業(yè)執(zhí)照、農藥登記證、滄州農牧局的檢驗報告予以證實,對于當事人雙方?jīng)]有爭議的以上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原告主張該產(chǎn)品系被告錯誤推薦,被告應承擔責任。被告稱其是該產(chǎn)品代理商,原告直接聯(lián)系的廠家,廠家要求代理商給送的貨,是廠家的委托。原告認可自己向廠家聯(lián)系在先,廠家告知原告應在代理商處購貨,原告在被告處購買了藥品。本院對原、被告形成買賣關系的事實予以確認。原告主張每畝損失2034公斤,每公斤1元,820畝共計損失1667880元,鑒定費15000元,并提供鑒定意見書、辣椒收購過磅單用來證實自己的主張。被告認為,鑒定意見書沒有寫明減產(chǎn)原因,原告的減產(chǎn)與被告沒有關系。被告主張爭議產(chǎn)品適合辣椒使用,其他農戶均未出現(xiàn)原告的情況,該產(chǎn)品防治對象和原告地里的雜草一致,防治對象不因作物的不同而改變。原告對以上不予認可,但認可該產(chǎn)品未對辣椒本身造成傷害。被告主張原告應提供按要求施藥的證據(jù),雜草的出現(xiàn)是因為原告未按要求足量施藥所致。雙方均未提供此方面的相關證據(jù)。被告認可原告購買的藥品足夠900畝左右的農田使用,但認為原告訴狀說的1000畝,造成藥量不足。另查明,原告實際流轉承包農田820畝,該事實有原告提交的流轉合同予以證實。被告認可原告農田內施藥后的長出雜草是該藥品防治對象,被告與原告的法定代表人于雜草生出時一起到田里查看。
原告東某某華某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與被告丁長治產(chǎn)品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0月1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東某某華某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榮慶與王彥俊、被告丁長治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登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間形成買賣關系,被告應當承擔售出產(chǎn)品合理使用后未達到正常效果的相關責任,原告要求被告賠償?shù)脑V求應予支持。被告主張原告應提供按要求施藥的證據(jù),本院認為原告購買除草劑后不按要求施藥、故意造成大面積長草減產(chǎn)的情形不符合常理,被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告使用被告銷售的敵草胺除草劑后沒有達到除草效果,被告應當承擔責任。原告的減產(chǎn)應是多因一果,非雜草一項造成,雜草的因素的參與度,本院酌定為30%;而雜草出生后,原告應積極采取措施除草,原告的怠于施救、放任雜草的生長,造成雜草由少至多、由小至大,原告應承擔絕大部分責任,本院酌定原告承擔此項責任的90%,被告承擔10%。因此,被告應承擔整個損失的3%(30%×10%)。原告的總損失為1682880元(1667880+15000),被告應按比例承擔為50486元(1682880×3%取整數(sh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六條、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百七十九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賠償款50486元。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31元,由被告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濟昌
書記員:武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