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訴決定書
被不起訴人黃某某,男,1973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504271973********,漢族,高中文化,無業(yè),中共黨員,出生地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戶籍所在地及現住址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鎮(zhèn)**村**號。因涉嫌合同詐騙罪于2019年3月6日由三明市公安局梅列分局刑事拘留,同年4月10日由三明市公安局梅列分局取保候審,同年9月16日由本院決定取保候審。
本案由三明市公安局梅列分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另案處理)涉嫌詐騙罪、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于2019年9月16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期間,因部分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本院于2019年10月31日、2020年1月10日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19年11月26日、2020年2月6日補查重報。因案情復雜,本院于2019年10月17日、12月26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十五日。
三明市公安局梅列分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
1.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于2009年7月28日成立三明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因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資金不足,通過他人幫忙墊資完成注冊,公司由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實際控制。出于銀行機構對融資擔保型企業(yè)的注資、股東數的要求,在2010年5月份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再次請人幫忙墊資提高注冊資金到5000萬元,并添加了黃某某、戴某某兩個股東,各占股份5%(即250萬元)。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向黃某某、戴某某吹噓**公司的經營狀況,讓黃某某、戴某某實際投資到**公司開展業(yè)務,戴某某出于資金和風險考慮問題并沒有實際投資到**公司,被不起訴人黃某某以其公司投資酒店為由讓黃某某陸續(xù)投資了15萬元,而**公司因資金問題依然沒有開展任何的融資擔保業(yè)務,還是一家空殼公司,酒店未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也沒有正常經營。
2011年春節(jié)期間,在**公司沒有開展任何融資擔保業(yè)務的情況下,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多次向被害人林某乙吹噓**公司的經營狀況,并向被害人林某乙宣稱其公司的注冊資金準備增至1億元。經過商談,被不起訴人黃某某決定把**公司股東黃某某5%的股份,以250萬元的價格轉給被害人林某乙,由被害人林某乙實際投資244萬元(其中40萬元投資游戲機店、204萬元投資**公司),另外的6萬元由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墊資。在2011年3、4月份,被害人林某乙及其妻子丁某某陸續(xù)轉款合計244萬元到林某甲、被不起訴人黃某某的個人賬戶。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收到被害人林某乙錢款后,近100萬元被用于償還個人債務,130多萬元被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取現,錢款去向拒不供述。
2011年4月8日,被不起訴人黃某某讓林某甲制作了《三明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三明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林某甲冒充了黃某某、戴某某的身份在上述材料中簽字后,拿給被害人林某乙簽字確認。協議中明確表明,將黃某某名下**公司5%的股權以250萬元人民幣轉讓給被害人林某乙,轉讓費應轉至黃某某。由于黃某某并沒有實際出資250萬元,而被害人林某乙投資入**公司的244萬元在黃某某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用于償還個人債務、取現,也沒有辦理任何**公司的股東變更手續(xù)。2011年4月份,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再次花錢請人幫忙墊資,將注冊資金增加至1.0888億元,但是**公司依然沒有開展任何的融資擔保業(yè)務。
2.2013年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及林某甲在出逃前,通過路邊小廣告聯系制作了“李某某”、“侯某某”(林某甲本人頭像)的假身份證,被不起訴人黃某某化名李某某、林某甲化名侯某某逃匿,“李某某”假身份證已遺失,“侯某某”假身份證已被公安機關依法扣押。
經本院審查并二次退回補充偵查,本院仍然認為三明市公安局梅列分局認定的被不起訴人黃某某涉嫌詐騙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被不起訴人黃某某構成偽造居民身份證罪,但已過追訴時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不追究刑事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黃某某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向本院申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三明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三明市梅列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