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柯某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紹柯檢一刑不訴〔2020〕858號
被不起訴單位紹興某某紡織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33062131********,住所地浙江省紹興市柯某區(qū)**街道**村**幢,法定代表人李某甲,系總經(jīng)理。
訴訟代表人李某乙,男,漢族,1989年**月**日出生,紹興某某紡織有限公司員工,身份證號碼5001021989********。
辯護人李衛(wèi),浙江越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金立君,浙江秦國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案由紹興市公安局柯某區(qū)分局偵查終結,以李某丙涉嫌虛假訴訟罪,于2020年4月7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經(jīng)審查后,于同年5月21日退回紹興市公安局柯某區(qū)分局補充偵查,紹興市公安局柯某區(qū)分局補充偵查后,于同年6月19日再次移送本院審查起訴。
經(jīng)本院依法審查查明:
2006年至今,李某丙實際控制浙江某某繡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甲公司)、浙江某某家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乙公司)、浙江某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丙公司)、浙江某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丁公司)、紹興某某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戊公司)等五家公司,其中某甲公司、某乙公司、某丙公司、某丁公司法人代表為柳某某,某戊公司法人代表為李某甲。2014年始,李某丙實際控制的某甲公司因擔保問題而承擔了巨額債務。
2016年9月9日,原債權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紹興支行(以下簡稱工商銀行紹興支行)依某甲公司申請向其發(fā)放了2筆小企業(yè)借款,借款合同本金分別為500萬元、360萬元,借款期限分別為自2016年9月9日起至2017年9月6日止、2016年9月9日起至2017年8月25日止,后雙方簽訂借款展期協(xié)議,約定展期金額不變,借款期限均延長至2018年7月31日。
2017年5月25日、10月20日、11月30日,工商銀行紹興支行依某甲公司申請向其發(fā)放了3筆小企業(yè)借款,借款合同本金分別為500萬元、370萬元、370萬元,借款期限分別為自2017年5月25日起至2018年5月23日止、2017年10月20日起至2018年9月17日止、2017年11月30日起至2018年11月28日止日。
為擔保上述債權的實現(xiàn),2018年3月20日,工商銀行紹興支行與某甲公司簽訂最高額抵押合同二份,分別約定由某甲公司以其所有的位于紹興市柯某區(qū)安昌街道前莊村6幢的房地產、7幢的房地產,為其自身貸款設定抵押。合同簽訂后,工商銀行紹興支行與某甲公司于2018年3月22日對涉案房地產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xù)。抵押登記時,抵押人某甲公司向工商銀行紹興支行出具了《關于抵押房地產在抵押登記前狀況的確認函》,確認涉案房地產在抵押登記前為抵押人自行占有使用該房地產。
2015年5月24日、2017年5月24日,工商銀行紹興支行與李某丙、徐某甲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二份,分別約定由李某丙、徐某甲為某甲公司自2015年5月24日至2017年5月23日、2017年5月24日至2019年5月23日期間在人民幣3000萬元的最高余額內與工商銀行紹興支行簽訂合同、承兌協(xié)議等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2015年始,李某丙虛構某戊公司因經(jīng)營需要向某甲公司租賃廠房四幢(其中含涉案房地產)的事實。2015年1月26日,李某丙偽造某甲公司為出租人和某戊公司為承租人的《廠房租賃合同》一份,并于同年1月27日,指使財務人員李某丁用一筆292萬元資金以多次循環(huán)轉賬方式,通過李某丁、李某戊、某戊公司、某甲公司、某乙公司等銀行賬戶,制造某戊公司向某甲公司匯款1051萬元廠房租金及保證金的銀行流水記錄,同時指使財務人員徐某乙制作收款收據(jù)4張。
2017年6月6日,李某丙偽造某甲公司為出租人和某戊公司為承租人的《租賃合同補充協(xié)議》一份,并于同年6月8日,指使財務人員徐某乙以流水過賬方式,通過李某己、李某戊、李某甲、某戊公司、某甲公司、柳某某等銀行賬戶,制造某戊公司向某甲公司匯款840萬元廠房租金的銀行流水記錄,同時指使財務人員徐某乙制作注明為“2017年租金”與“2018年-2022年租金”的收款收據(jù)2張。
?????2017年7月13日,李某丙偽造某甲公司為出租人、某戊公司為承租人、李某丙為擔保人和李某甲為實際出資人的《租賃合同補充協(xié)議(二)》一份,并于同年7月13日、14日,指使財務人員李某丁以流水過賬方式,通過李某丁、李某庚、李某甲、某戊公司、某甲公司、柳某某、某乙公司等銀行賬戶,制造某戊公司向某甲公司匯款450萬元廠房租金的銀行流水記錄,同時指使財務人員徐某乙制作注明為“2023年-2025年租金”的收款收據(jù)1張。
2018年1月29日,李某丙偽造某甲公司為出租人、某戊公司為承租人、李某丙為擔保人和李某甲為實際出資人的《租賃合同補充協(xié)議(三)》一份,并于同年1月30日、31日,指使財務人員李某丁以多次循環(huán)轉賬方式,通過何某某、徐某乙、李某辛、李某己、李某庚、李某甲、某戊公司、某甲公司、某乙公司等銀行賬戶,制造某戊公司向某甲公司匯款450萬元廠房租金的銀行流水記錄,同時指使財務人員徐某乙制作注明為“2026年-2028年租金”的收款收據(jù)1張。
2018年4月10日,李某丙偽造某甲公司為出租人和某戊公司為承租人的《租賃合同補充協(xié)議(四)》和《租賃合同補充協(xié)議(五)》兩份,約定某戊公司之前多預收的租金330萬元,抵充2029年至2032年的租金,某戊公司支付的工程款抵充2032年至2035年的租金。
因某甲公司逾期未歸還貸款本息,各擔保人也未履行擔保責任,工商銀行紹興支行于2018年7月17日向紹興市柯某區(qū)人民法院起訴,該院于2018年11月30日作出(2018)浙0603民初7376號、(2018)浙0603民初7377號民事判決書。(2018)浙0603民初7376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某甲公司歸還工商銀行紹興支行上述兩筆370萬元和500萬元的未還余額2260913.13元借款本金及利息143525.68元(本息合計9804438.81元),抵押物上述6幢的房地產和7幢的房地產折價、拍賣、變賣所得價款按約定優(yōu)先受償,李某丙和徐某甲承擔連帶清償責任。(2018)浙0603民初7377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某甲公司歸還工商銀行紹興支行上述500萬元和360萬元的借款本金及利息125273.33元(本息合計8725273.33元),抵押物上述6幢的房地產和7幢的房地產折價、拍賣、變賣所得價款按約定優(yōu)先受償,李某丙和徐某甲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上述二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各義務人未能自覺履行。工商銀行紹興支行將上述判決確定的債權于2018年9月28日轉讓給浙江省浙商資產某某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某公司),并于2018年11月1日在浙江法制報進行聯(lián)合公告。
后某某公司向紹興市柯某區(qū)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上述二判決,并申請對某甲公司名下的坐落于紹興市柯某區(qū)安昌街道前莊村6幢的房地產、7幢的房地產評估、拍賣。該院在執(zhí)行(2018)浙0603民初7376號民事判決書即(2019)浙0603執(zhí)2077號案件中,李某丙以案外人某戊公司名義,于2019年5月5日對涉案房地產向該院提出書面執(zhí)行異議。該院于2019年5月31日作出(2019)浙0603執(zhí)異102號執(zhí)行裁定書,裁定支持某戊公司的部分異議請求,即某戊公司有權在租賃期內(至2035年2月25日止)阻止向某某公司移交占有位于紹興市柯某區(qū)安昌街道前莊村6幢的房地產、7幢的房地產,租金已支付至2029年2月25日。
某某公司不服該裁定,于2019年6月13日向紹興市柯某區(qū)人民法院提起申請執(zhí)行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該院于2019年6月24日立案受理,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9年8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某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及某戊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某甲公司經(jīng)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2019年8月26日,紹興市柯某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9)浙0603民初6786號民事判決書,判決駁回原告浙江省某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2019年9月26日,李某丙被取保候審后,積極與相關債權方溝通、協(xié)商,出資4140多萬元,以其朋友的紹興某某紡織品有限公司名義,通過簽訂協(xié)議、司法拍賣等程序,回購了上述6幢、7幢房地產等民事判決確定的債權,還清了上述(2018)浙0603民初7376號、(2018)浙0603民初7377號民事判決書確定的某甲公司欠工商銀行紹興支行借款本金及利息共2200多萬元,同時還清了(2018)浙0603民初7380號、(2018)浙0603民初7382號民事判決書確定的以上述6幢、7幢房地產第二順位抵押的某乙公司和某丙公司欠工商銀行紹興支行借款本金及利息共1900多萬元,已于2020年3月辦理完畢,并得到了相關債權方的諒解。
李某丙現(xiàn)在實際經(jīng)營的民營企業(yè)有浙江某某繡品有限公司、浙江某某家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某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某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紹興某某紡織有限公司,還經(jīng)營浙江某某繡品有限公司的法人獨資投資股東香港某某集團有限公司。
本院認為,被不起訴單位某戊公司在民事執(zhí)行過程中以捏造的事實對執(zhí)行標的提出異議,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實作出裁判文書,李某丙系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的規(guī)定,被不起訴單位某戊公司已構成虛假訴訟罪。但,被不起訴單位某戊公司依法只要單獨判處附加刑罰金;案發(fā)后,李某丙積極妥善處理了涉案相關債務的執(zhí)行,沒有造成他人經(jīng)濟損失和債權無法實現(xiàn),且取得相關當事方的諒解;被不起訴單位某戊公司系民營企業(yè),李某丙系實際經(jīng)營多家民營企業(yè)的民營企業(yè)家,可適用2020年3月1日《浙江省人民檢察院關于發(fā)揮檢察職能作用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促進民營經(jīng)濟健康發(fā)展的意見》(浙檢發(fā)辦字[2020]37號)中對民營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家堅持“少捕慎訴”理念,依法切實做到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的規(guī)定;被不起訴單位某戊公司和李某丙自愿認罪。故,被不起訴單位某戊公司屬犯罪情節(jié)輕微。且被不起訴單位某戊公司自愿認罪認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決定對紹興某某紡織有限公司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向本院申訴。
?????????????????紹興市柯某區(qū)人民檢察院
????????????????二0二0年七月十六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