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象州縣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象檢公刑不訴〔2020〕27號
被不起訴人潘某甲,男性,1978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522241978********,壯族,初中文化,農民,戶籍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象州縣寺村鎮(zhèn)**村民委**村**號,現(xiàn)住廣西象州縣象州鎮(zhèn)***路***巷,因涉嫌盜竊罪,2019年6月28日被象州縣公安局取保候審。2020年6月28日本院決定取保候審,并由象州縣公安局執(zhí)行。
本案由象州縣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潘某甲涉嫌盜竊罪,于2020年6月28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
經本院依法審查查明:1999年至2010年間,被不起訴人潘某甲在被害人梁某甲經營的**寶石廠從事寶石切割工作,期間其領取寶石原料來加工,在完成梁某甲規(guī)定的任務之后,潘某甲在未取得梁某甲的同意的情況下,就擅自將剩下的寶石原料截留,占為已有。2011年左右,梁某乙、潘某乙為了不被老板壓低銷售價格,通知潘某甲、潘某丙、楊某甲、楊某乙、陸某某等人將他們在**寶石廠工作期間截留的寶石原料統(tǒng)一拿到梁某乙的住處稱量和登記后裝箱,通過原**寶石廠員工張某某的銷售途徑將截留的寶石原料銷售給梧州市寶石原料收購商梁某丙,共獲利20多萬元,其中潘某甲獲利24000余元。
案發(fā)后,潘某甲已賠償梁某甲24000元。2020年7月19日,在本院辦案人員的調解之下,梁某乙、潘某甲、潘某乙、潘某丙、楊某甲、楊某乙、陸某某等七人與梁某甲自愿達到賠償協(xié)議,另外再賠償梁某甲經濟損失45000元,同年7月27日,潘某甲等人已履行賠償義務,取得了梁某甲的諒解,并建議對潘某甲從輕處罰。
本院認為,潘某甲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guī)定的行為,但犯罪情節(jié)輕微,且認罪認罰,并已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取得了諒解,并且已超過追訴時效期限,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不需要判處刑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潘某甲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向本院申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來賓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象州縣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象州縣人民檢察院
2020年7月28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