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鹿檢公訴刑不訴〔2020〕47號
被不起訴人林某某,男,1936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303021936********,漢族,初中文化程度,原溫州市**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董事長,戶籍所在地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街道**街**商廈**幢**室。因涉嫌挪用資金罪,于2018年7月12日被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取保候審,于2019年6月27日經本院決定,于同日被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取保候審,于2020年6月24日經本院決定,于同日被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監(jiān)視居住。
辯護人項某某,浙江時代商務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案由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林某某涉嫌挪用資金罪,于2019年6月17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于2019年8月1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19年8月30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19年10月15日第二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19年11月12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19年10月1日、2019年12月13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15日。
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
2011年5月份,林某某、朱某某同他人合伙經營一個名稱為“**人家”舊村改造的房地產開發(fā)項目,掛靠在溫州市**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名下,以溫州市**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的名義開展業(yè)務,任命朱某某為第一分公司總經理兼負責人,林某某為董事長。經第一分公司股東決議通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間由陳某某(另案處理)、謝某某負責以股東集資款先后購買5套房產作為公司資產。2014年,林某某、朱某某未經其他股東同意,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其中的兩套房產分別以160萬元價格出售他人,所得款項320萬元被挪用于償還私人債務。
經本院審查并退回補充偵查,本院仍然認為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qū)分局認定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理由如下:1.?被不起訴人林某某所在的溫州市**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且第一分公司總經理兼負責人朱某某系受溫州市**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命并授權負責實施“**人家”**村舊村改造項目的房地產開發(fā),但根據溫州市**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1日同溫州市**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全體股東簽訂的協(xié)議書,卻證明分公司只是掛靠在總公司名下開發(fā)建設**村舊村改造項目,由分公司獨立核算、另立賬戶、自負盈虧。因此,本案涉案的款項是否與總公司有直接關聯不明,被不起訴人是否符合挪用資金罪的主體條件無法確認;2.根據現有證據,經第一分公司股東會議決議,出資購買了包括涉案二套房產在內的五套房產,并分別掛在林某某、陳某某等股東名下,之后林某某伙同朱某某將掛在林某某等人名下的房產變賣用于償還二人個人債務。但現有證據無法證實股東會議有否書面或者口頭約定林某某、陳某某等人不能擅自處置其名下由第一分公司出資購買的房產,而根據《物權法》規(guī)定,不動產系以登記為準。故被不起訴人處置其名下的房產,是否屬于挪用資金罪中挪用本單位資金,現有證據不足以認定;3.被不起訴人林某某與朱某某共同將第一分公司二套房產出售給他人用于償還二人個人債務,涉案資金為人民幣320萬元,而根據被不起訴人林某某及朱某某的供述,其二人分別有500萬元入股到第一分公司,足以抵償挪用的資金。不過,現有證據無法證實被不起訴人林某某及朱某某的入股資金是否已全部到賬,且本案經二次退查,公安機關均未委托相關部門進行審計,以查證被不起訴人實際到賬的入股金額,以及第一分公司目前的資產狀況,故無法查實以被不起訴人的股金是否足以抵償其挪用的資金。因此,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林某某不起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浙江省溫州市人民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2020年8月6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