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鄂曾都檢刑不訴〔2020〕6號
被不起訴人楊某甲,男,1989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213021989********,漢族,大專文化,務工,住隨州市曾都區(qū)**居委會**組**號。因涉嫌交通肇事罪,于2019年12月20日被隨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月27日經本院決定不批準逮捕,同月30日由隨州市公安局決定取保候審。
本案由隨州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楊某甲涉嫌交通肇事罪,于2020年1月3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已告知被不起訴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已告知被害人近親屬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不起訴人,聽取了被不起訴人和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本院依法審查查明:
2018年12月27日6時39分許,被不起訴人楊某甲駕駛鄂S*****小型普通客車沿隨州市城區(qū)解放西路由茶庵往擂鼓墩大道方向行駛,當行駛至南郊衛(wèi)生院丁字路口處時,與由北往南騎行人力三輪車的馬某某發(fā)生相撞,造成馬某某受傷及車輛受損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楊某甲報案至隨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四大隊,并在現場等候處理。被害人馬某某(女,歿年54歲)經隨州市中心醫(yī)院搶救后于2019年10月23日在家中死亡。
經武漢大學醫(yī)學院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被鑒定人馬某某符合在垂體腫瘤的基礎上,因交通事故致嚴重腦外傷多發(fā)損傷后并發(fā)截癱、肺部感染等改變,最終導致呼吸循環(huán)功能衰竭死亡;交通損傷為主要原因,垂體腫瘤為輔助死因。
經武漢福田愛民司法鑒定中心鑒定:1.事故發(fā)生時,應是鄂S*****號三菱牌小型普通客車前部與無牌人力三輪車右側后部及其騎車人發(fā)生接觸。2.鄂S*****號三菱牌小型普通客車在事故發(fā)生前通過監(jiān)控畫面時的行駛速度約為60km/h。
經隨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四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楊某甲承擔此次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責任;馬某某承擔此次道路交通事故的次要責任。
2019年12月26日,楊某甲親屬與被害人近親屬達成賠償協議,由楊某甲賠償對方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88萬元,且已支付完畢。同日被害人近親屬晏某甲、晏某乙、晏某丙(系被害人丈夫、長子、長女)對楊某甲出具諒解書,對其行為表示諒解。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受案登記表、被不起訴人和被害人的基本信息、違法犯罪經歷查詢證明、查獲經過、機動車駕駛證與行駛證復印、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賠償協議、賠償憑證、刑事諒解書等書證;2.證人晏某乙、楊某乙的證言;3.武漢大學醫(yī)學院法醫(yī)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意見書、武漢福田愛民司法鑒定中心司法鑒定意見書;4.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勘查筆錄、現場圖及照片;5.視頻光盤;6.被不起訴人楊某甲的供述與辯解。
上述證據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不起訴人楊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不起訴人楊某甲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guī)定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但鑒于楊某甲系過失犯罪,具有自首情節(jié),且在事故發(fā)生后積極賠償被害人近親屬的經濟損失,已取得被害人近親屬的諒解,并自愿認罪認罰,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第二百九十條之規(guī)定,決定對楊某甲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向本院申訴。
被害人近親屬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隨州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2020年1月16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