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右翼前旗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前檢一部刑不訴〔2019〕4號
被不起訴人李某甲,女,1973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1522011973********,漢族,中專文化程度,個體經(jīng)營者,戶籍所在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住**小區(qū)**。因涉嫌合同詐騙罪,經(jīng)內(nèi)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公安局決定,于2018年10月12日被內(nèi)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公安局取保候審。
辯護人王鐵男,內(nèi)蒙古鉅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案由科爾沁右翼前旗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李某甲涉嫌合同詐騙罪,于2019年10月10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于2019年11月8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19年12月3日補查重報。
科爾沁右翼前旗公安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
2015年犯罪嫌疑人李某甲因工程建設需要資金周轉,經(jīng)孟某某介紹分別于2015年5月27日、6月27日向科右前旗**居民關某某借款25萬元、10萬元,于2015年5月27日在科右前旗**鎮(zhèn)**村關某某的公公朱某某家簽訂了借款抵押證明,約定借款期限一年,月息3分,犯罪嫌疑人李某甲用自己名下的一輛豐田**越野車(車牌號:蒙F**)作為該筆35萬元借款抵押物,并將《**登記證書》交付關某某,借款到期后,犯罪嫌疑人李某甲無力償還,雙方協(xié)商到2017年12月20日仍不能還清借款就用抵押物清償借款本金35萬元,犯罪嫌疑人李某甲簽訂承諾書一份,因犯罪嫌疑人李某甲擔心債權人關某某取得抵押物,向興安盟**管理所謊稱《**登記證書》丟失,補辦了《**登記證書》并于2017年11月30日將抵押車輛過戶至其兒子李某乙的名下,車輛號牌變更為蒙F**,經(jīng)犯罪嫌疑人李某甲咨詢得知,即使將抵押物過戶至其兒子名下,依然不能阻止債權人關某某取得抵押物,便于2018年2月7日將抵押物**越野車以33萬元的價格賣給王某某,同時辦理了過戶登記,車輛號牌變更為蒙F**,賣車款未償還債權人關某某。犯罪嫌疑人李某甲因躲避債務,于2018年3月離開烏蘭浩特市逃往貴州省**縣。
2017年3月19日-2017年7月26日,犯罪嫌疑人李某甲分三次向康某某借款共計50萬元,康某某分三次在科右前旗**小區(qū)其叔公公家將50萬元轉賬給犯罪嫌疑人李某甲,并出具了欠條,口頭約定用犯罪嫌疑人李某甲的兒子李某乙位于烏蘭浩特市**小區(qū)**住宅一套,**號車庫作為借款的抵押物,未約定借款期限,其中,有25萬元借款月息1分,20萬元借款月息2分,5萬元借款無息。2017年10月30日,李某乙將**小區(qū)的住宅和車庫退還售樓處,同日,該住宅和車庫由張某某頂賬給劉某某,康某某找犯罪嫌疑人李某甲多次催要借款,犯罪嫌疑人李某甲以各種理由推脫,后期不接電話,失去聯(lián)系。
另偵查發(fā)現(xiàn),犯罪嫌疑人李某甲在2015年-2017年間,以承包工程建設為由,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向呂某某、柳某某等18名社會人員借款542萬元,許以1.5分-3分月息,上述借款至今未能償還,出借人遭受經(jīng)濟損失。
經(jīng)本院審查并退回補充偵查,本院仍然認為科爾沁右翼前旗公安局認定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李某甲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nèi)向本院申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nèi)向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興安盟檢察分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jīng)申訴,直接向科爾沁右翼前旗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2019年12月31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