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起 訴 決 定 書
被不起訴人張某甲,女,1972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1502031972********,漢族,??飘厴I(yè),戶籍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昆都侖區(qū),住青山區(qū)**小區(qū)**棟**單元**樓**號,原**有限公司會計,因涉嫌騙取貸款罪于2019年5月27日被包頭市公安局取保候審。
本案由包頭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張某甲涉嫌騙取貸款罪移送包頭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包頭市人民檢察院于2019年9月29日以犯罪地為包頭市昆區(qū)為由交辦本院審查起訴。本院經審查后,于2019年10月29日退回包頭市公安局補充偵查,包頭市公安機于2020年4月23日再次移送本院審查起訴。
經本院依法審查查明:
包頭市公安局經偵查認定:2011年11月內蒙古**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張某乙以**甲有限公司及其朋友孟某某的**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乙公司)的名義向**信用社申請短期流動資金借款600萬元。2011年11月3日,**甲有限公司、**乙公司分別與**信用社簽訂《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抵押擔保借款合同》,期限為12 個月,貸款用途都是流動資金-進貨,貸款資金支付方式為受托支付,兩個借款公司在貸款申請期間向**信用社提供了房產抵押擔保。同時,在貸款申請期間,由張某乙指示**甲有限公司會計張某甲實際負責操作,向**信用社提供了加蓋**甲有限公司與**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丙公司)公章的《銷售合同》和加蓋**乙公司與**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丁公司)公章的《企業(yè)產品購銷合同》,該兩份合同均未實際履行,**丙公司劉某甲和**丁公司劉某乙也均否認與**甲有限公司和**乙公司有業(yè)務往來。兩筆300萬貸款以受托方式發(fā)放后,**丙公司將300萬于當日轉回**甲有限公司賬戶,**丁公司將300萬轉入**甲有限公司出納薛某某個人賬戶和侯某某個人賬戶。兩筆貸款發(fā)放后錢款分別由張某乙及崔某某使用。2012年11月貸款到期后,兩筆貸款均逾期未能按時還款,截止目前,**甲有限公司和晨功商貿公司的貸款分別欠款本金277萬元、150萬元。
經本院審查認定事實及證據:
2011年11月,**甲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張某乙以**甲有限公司及其朋友孟某某的**乙公司的名義向固陽縣信用社申請短期流動資金貸款600萬元,具體由**甲有限公司會計張某甲具體負責跑貸款事宜。在申請貸款期間,張某甲按照**信用社信貸員張慶春要求提供了包括借款企業(yè)財務報表、工商登記、資產評估以及房產抵押等貸款資料,其中由張某乙、張某甲提供了部分抵押房產,由崔某某及崔某某找的裴聰?shù)热颂峁┝瞬糠值盅悍慨a。**信用社張慶春、姚祥等信貸部、營業(yè)部工作人員對**甲有限公司、**乙公司進行了貸前調查,重點查看了企業(yè)是否真實存續(xù)以及抵押房產是否足額,并未對**甲有限公司、**乙公司還貸能力、經營狀況以及財務真實情況進行有效核實,后由貸前調查人員出具《企事業(yè)單位流動資金調查表》和流動資金貸款調查報告,上報審貸委員會審批通過。2011年11月3日,**甲有限公司、**乙公司分別與**信用社簽訂了《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抵押擔保借款合同》,期限為12 個月,貸款用途都是流動資金-進貨,貸款資金支付方式為受托支付,兩筆貸款共涉及抵押房產1247.19平米,評估價值共計9482489元,并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xù)。在貸款發(fā)放前,因支付方式為受托支付,需要提供交易對手銀行對公賬戶和交易合同,按照**信用社要求,張某甲在張某乙的授意下,向固陽縣信用社提供了向**信用社提供了加蓋**甲有限公司與**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丙公司)公章的《銷售合同》和加蓋**乙公司與**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丁公司)公章的《企業(yè)產品購銷合同》,該兩份合同均未實際履行,**丙公司劉某甲和**丁公司劉某乙也均否認與**甲有限公司和**乙公司有業(yè)務往來。2011年11月14日,**甲有限公司和**乙公司向**信用社提供了《支付委托書》,同日**甲有限公司和**乙公司各300萬貸款發(fā)放完畢,并按照支付委托轉款至**丙公司和**丁公司。**丙公司在收到300萬資金后當日轉回**甲有限公司**銀行對公賬戶。**丁公司在收到300萬資金后當日將200萬轉入侯某某賬戶、100萬轉入薛某某個人銀行賬戶。兩筆共計600萬貸款,實際由張某乙使用200萬元,由崔某某使用400萬元。2012年崔某某因涉嫌犯罪被抓捕判刑,張某乙也因崔某某欠其巨額債務無法按時向**信用社還款,造成上述貸款逾期。逾期前后,張某乙共計歸還了約110萬貸款,解除了張某乙、張某甲抵押房產的他項,裴某某、王某某歸還了68萬貸款,解除了其抵押房產的他項,剩余貸款沒有歸還。2017年**信用社將**甲有限公司、**乙公司以及崔某某、郭某某等借款人和擔保人起訴到固陽法院,并已判決生效,現(xiàn)已進入執(zhí)行階段。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書證;證人證言;犯罪嫌疑人供述與辯解。
本院認為,張某甲在張某乙以**甲有限公司和**乙公司名義向**信用社借款過程中,在貸款發(fā)放前,按照**信用社受托支付的要求,張某甲在張某乙授意下,向**信用社提供了無實際履行目的的虛假購銷合同,但在申請兩筆貸款期間,張某甲等人提供了足額財產擔保,并辦理的抵押登記手續(xù),**信用社審批通過上述貸款的主要原因也是基于有足額財產擔保,貸款審批通過與提供虛假購銷合同關聯(lián)性較弱,且**信用社已通過民事訴訟及執(zhí)行抵押物途徑追償剩余貸款,未造成**信用社重大損失,同時張某甲在貸款過程中也無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故張某甲的上述行為,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構成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第(一)項和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張某甲不起訴。
包頭市昆都侖區(qū)人民檢察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