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甘區(qū)檢刑檢刑不訴〔2020〕143號
被不起訴人常某某,男,1970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6222011970********,漢族,初中文化程度,農民,戶籍所在地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鎮(zhèn)**村**社,住甘州**小區(qū)**棟**單元**室。因涉嫌虛假訴訟罪,于2019年10月25日被張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取保候審。
本案由張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常某某涉嫌虛假訴訟罪,于2020年8月28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次日告知被不起訴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不起訴人,聽取了被不起訴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經審查,本院于2020年9月23日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同年10月12日補查重報。
甘肅省張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
自2014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常某某先后給被害人朱某某、趙某某、張某某、梁某某、李某某等人實際借款合計79990元,通過虛增朱某某、趙某某、張某某、梁某某、李某某等人借款借據金額捏造共計20萬元的民間借貸事實。后常某某利用司法資源為達到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以民間借貸糾紛分別將朱某某、趙某某、張某某、梁某某、李某某等人向甘州區(qū)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后甘州區(qū)人民法院依據常某某虛增借款借據金額捏造的借貸事實予以判決,且判決均已生效。
1.2014年11月2日,朱某某向犯罪嫌疑人常某某借到現金1萬元,常某某要求朱某某向其出具借款金額為2萬元的借據一張,約定2014年12月30日還款。后朱某某未按期還款,常某某于2017年8月以朱某某所寫的2萬元借款借據為借貸證據將朱某某訴至甘州區(qū)人民法院。2017年9月21日甘州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并做出民事調解,被告朱某某償還原告常某某借款2萬元,利息1萬元,合計3萬元,后朱某某按照法院調解文書履行了法律義務。
2.2015年6月3日,趙某某、張某某向犯罪嫌疑人常某某借到現金2萬元,常某某要求趙某某、張某某向其出具借款金額為5萬元的借據一張,借據上未約定借款利率及還款期限。后趙某某、張某某未償還借款,常某某于2016年5月以趙某某、張某某所寫的5萬元借款借據為借貸證據將趙某某、張某某訴至甘州區(qū)人民法院。2016年11月30日甘州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并做出缺席判決,被告趙某某、張某某償還原告常某某借款5萬元,利息1萬元,合計6萬元。
3.2016年4月20日,梁某某向犯罪嫌疑人常某某借到現金3萬元,常某某要求梁某某向其出具借款金額為5萬元的借據一張,借據上未約定借款利率及還款期限。后梁某某未償還借款,常某某于2017年8月以梁某某所寫的5萬元借款借據為借貸證據將梁某某訴至甘州區(qū)人民法院。2018年2月5日甘州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并做出缺席判決,被告梁某某償還原告常某某借款5萬元,梁某某、周某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4.2016年5月11日,趙某某向犯罪嫌疑人常某某借到現金1萬元,常某某要求趙某某向其出具借款金額為3萬元的借據一張,借據上未約定借款利率及還款期限,注明按期不還由100只山羊抵帳。后趙某某未償還借款,常某某于2017年7月以趙某某所寫的3萬元借款借據為借貸證據將趙某某訴至甘州區(qū)人民法院。2017年7月26日甘州區(qū)人民法院對原告常某某與被告趙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進行缺席審理并做出缺席判決,被告趙某某償還原告常某某借款3萬元。
5.2017年3月7日,李某某向犯罪嫌疑人常某某通過POS機借到現金9990元,常某某要求李某某向其出具借款金額為5萬元的借據一張,借據上未約定借款利率及還款期限。后李某某未償還借款,常某某于2018年7月以李某某所寫的5萬元借款借據為借貸證據將李某某訴至甘州區(qū)人民法院。2018年11月1日甘州區(qū)人民法院對原告常某某與被告李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進行缺席審理并做出缺席判決,被告李某某償還原告常某某借款5萬元。
經本院審查并退回補充偵查,本院仍然認為張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認定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且無再次退回補充偵查的必要。常某某與被害人之間均存在真實的債權債務關系,雖然借條中的借款金額高于實際借款金額,但被害人是在自愿的情況下出具的,現有證據未查明被害人是否已向常某某償還全部或者大部分借款后,常某某仍然通過法院向被害人主張債權,故無法認定常某某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三百六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常某某不起訴。
????甘州區(qū)人民檢察院
2020年10月27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