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阿檢第一檢察部刑不訴〔2020〕Z58號
被不起訴人張某某,男,1968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1504211968********,漢族,小學,農民,戶籍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住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鎮(zhèn)**村,因涉嫌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經阿魯科爾沁旗森林公安局決定,于2020年4月27日被阿魯科爾沁旗森林公安局取保候審。
辯護人劉鳳華,內蒙古大樹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案由阿魯科爾沁旗森林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張某某涉嫌非法占用農用地罪,于2020年7月1日向移送本院審查起訴。
阿魯科爾沁旗森林公安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
2011年5月7日阿旗先鋒鄉(xiāng)董某某從雙勝鎮(zhèn)永和村村民手中以每口人700元的價格承包了部分村民的林地,承包期限30年。張某某于2012年在董某某處轉包了該林地,并簽訂了合同,承包林地總面積436.3畝,承包期2012年10月15日至2041年10月20日,租金78萬元。2013年張某某在林地間種的葵花,2014年間種的農作物谷子,但未出苗。2015年至2017年張某某將林地以耕地的形式轉包給巴林左旗隆昌鎮(zhèn)烏蘭哈達村修某某耕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修某某對承包地土地性質為林地不知情。2018年之后該地塊未耕種農作物。2013至2018年張某某對承包的林地補植過果樹,2019年未補植,2020年恢復植被補種的楊樹苗。經阿旗林業(yè)和草原局鑒定,張某某向外轉包林地種植經濟和糧食作物,改變林地用途總面積為348.11畝。
經本院審查并退回補充偵查,本院仍然認為阿魯科爾沁旗森林公安局認定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不僅要求“數(shù)量較大、造成林地大量毀壞”同時還要求林地原有植被或林業(yè)種植條件嚴重毀壞。被不起訴人張某某涉嫌非法占用農用地罪一案,阿魯科爾沁旗林業(yè)和草原局于2020年1月7日出具的鑒定意見,鑒定結論只對涉案地塊畝數(shù)進行了鑒定,未對涉案地塊林地種植條件作出明確意見,經補充偵查后,2020年11月9日阿魯科爾沁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設計隊出具鑒定意見,該鑒定意見已經是對植被恢復之后所作的鑒定結論,因此此鑒定結論不能作為定罪量刑的直接證據(jù)。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張某某不起訴。
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檢察院
2020年12月17日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