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天元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株天檢公刑不訴〔2019〕53號
被不起訴人唐某某,男,1990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303211990********,漢族,大學本科文化,湖南省湘潭縣人,住株洲市石峰區(qū)**棟**號,無業(yè),無前科。2018年6月19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取保候?qū)?。本院受理后為其重新辦理了取保候?qū)彙?/span>
本案由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不起訴人唐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8年11月1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guān)規(guī)定,已告知被不起訴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不起訴人,聽取了值班律師的意見并審閱了全部案件材料,核實了案件事實與證據(jù)。本院于2018年12月14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guān)補充偵查,偵查機關(guān)于2019年1月14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19年3月1日第二次退回偵查機關(guān)補充偵查,偵查機關(guān)于2019年3月29日補查重報。期間,本院于2018年12月2日、2019年2月15日、2019年4月30日三次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十五日。
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2013年7月23日,黃某甲(已判決)成立株洲**投資咨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洲*甲公司),法人代表黃某乙(已起訴),股東三人黃某乙、田某某、黃某丙(已起訴)。黃某甲任董事長,為實際控制人,公司成立后主要經(jīng)營銀行過橋、信用卡套現(xiàn)代還等業(yè)務(wù)。2014年底,由于株洲**擔保公司不再為客戶長沙**文化傳播公司提供擔保,導致*甲公司2000萬沒有續(xù)貸下來。2015年初,**花炮廠銀行過橋資金500萬、茶陵**新能源公司700萬銀行過橋業(yè)務(wù)、株洲**公司400萬銀行過橋資金、株洲光明重機450萬過橋資金、**米業(yè)1000萬過橋資金均沒有收回。上述款項沒有收回造成株洲*甲公司資金鏈緊張,為支付株洲*甲公司在外集資款項的本金、利息,黃某甲公司有大量銀行資金過橋業(yè)務(wù)需求為由,通過書面宣傳、產(chǎn)品推薦會、組織員工旅游、口口相傳等宣傳方式,要求公司員工對外吸收資金,2016年2月,在銀行資金過橋業(yè)務(wù)量嚴重萎縮,株洲*甲公司完全無承兌能力的情況下,通過召開董事會及核心層擴大會議提出四大獨立市場的概念(株洲*乙公司、戰(zhàn)略委員會、資金市場、經(jīng)營班子),并下達對外融資任務(wù)。其中**公司1500萬,戰(zhàn)略委員會2000萬,經(jīng)營班子2000萬,資金市場2500萬。不斷推出T+0配比、T+1、T+2、T+3、過橋資金、房權(quán)錢、票票錢、錢生錢、預(yù)交電話費、煤氣費、水電費、員工福利理財、三房兩對接、無錢放款、期權(quán)、債權(quán)轉(zhuǎn)讓、銀票抵押等產(chǎn)品,通過吸收新集資參與人的集資款償還之前集資參與人本息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非法吸收資金達12.3億元。唐某某于2013年8月進入眾財公司給黃某甲做帶車司機,2014年底唐某某申請調(diào)去催收部做催收員,2015年8月份唐某某從眾財公司離職。唐某某因吸收客戶需要,主動找黃某甲請求給其分配集資客戶,幫助其完成眾財吸收資金的任務(wù)。唐某某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非法吸收袁某某、龍某某兩名集資人的集資款總計達30萬元。截至2016年8月27日,袁某某收回本金并獲利0.3萬元,龍某某收回本金并獲利2.7萬元,唐某某通過吸收上述集資參與人員的集資款獲得提成0.542萬元。目前唐某某主動退交違法所得0.542萬元。
經(jīng)本院依法審查查明的事實:2013年7月29日,黃某甲(已判刑)和楊某某(已起訴)以他人名義【黃某甲以王某某的名義入股,楊某某以田某某的名義入股,后增加黃某丙(已起訴)為股東】共同成立株洲**投資咨詢有限公司(2014年4月8日變更為株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洲*甲公司),公司經(jīng)營范圍為投資咨詢、房屋中介服務(wù)、證照代辦、實業(yè)投資、企業(yè)投資與管理、企業(yè)策劃、商務(wù)信息咨詢服務(wù)。法定代表人為王某某(已起訴)【后于2013年9月變更為黃某乙(已起訴)】,黃某甲任董事長,為株洲*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公司成立后,在黃某甲、楊某某、黃某丙等公司高管的操縱下,安排員工對外吸收資金。通過印發(fā)宣傳手冊、召開產(chǎn)品推薦會、組織旅游、口口相傳等宣傳方式,以資金過橋、債權(quán)轉(zhuǎn)讓、三房兩對接、無錢放款、銀票抵押借、T+0、T+1、T+2等高息“理財產(chǎn)品”為誘餌,向社會不特定人員大量吸收資金。經(jīng)審計,至2016年8月27日案發(fā)時止,共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人民幣123495.45萬元,吸收人數(shù)達1773名,扣息后未償還的金額為人民幣36607.42萬元。被不起訴人唐某某于2013年8月入職株洲*甲公司工作,先后從事司機、催收員工作,于2015年8月離職,在株洲*甲公司上班期間,為完成公司下達的吸收資金任務(wù),唐某某要求黃某甲分配了兩個客戶在其名下,其名下袁某某、龍某某兩名非吸參與人在株洲*甲公司集資款總計30萬元,唐某某獲得提成0.542萬元。唐某某另供述其在株洲*甲公司投資了200余萬元,其中有親友、同事的資金。
本院認為,被不起訴人唐某某對其名下兩名非吸參與人沒有實施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其供述將親友、同事的資金投入株洲*甲公司的行為僅有其本人供述,無其他證據(jù)證明系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因此無法認定唐某某構(gòu)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經(jīng)過兩次退回補充偵查,承辦人仍然認為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認定唐某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第四百零三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決定對唐某某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nèi)向本院申訴。
2019年5月14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