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松某苗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公訴部刑不訴〔2020〕22號
被不起訴人吳某乙,男,1967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5102251967********,漢族,小學文化,務農,戶籍所在地重慶市江津市,住重慶市江津市**鎮(zhèn)**村**組,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于2019年7月5日被松某苗族自治縣公安局刑事拘留;經本院批準,于同年7月20日被松某苗族自治縣公安局執(zhí)行逮捕;同年10月14日被本院決定取保候審,現住重慶市江津市**鎮(zhèn)**村**組。
辯護人:柏某某,貴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案由松某苗族自治縣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吳某乙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于2019年9月19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已依法告知被不起訴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不起訴人,聽取了被不起訴人及其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期間,因部分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二次(自2019年10月15日至2019年11月25日、自2019年12月23日至2020年1月23日);因案情復雜,依法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二次(自2019年12月15日至2019年12月29日、自2020年2月16日至2020年3月1日)。
經本院依法審查查明:
2017年3月7日,同案人吳某甲(另案處理,下同)與朋友等三人共同經營“老重慶火鍋”,其間一直將客人吃剩后的火鍋湯料回收到廚房,用漏斗進行湯菜分離后將分離出來餐廚廢棄物倒入潲水桶,將分離沉淀出來的油經過高溫加熱進行提煉,提煉出來的油加入花椒、姜蒜、茴香等香料熬制成火鍋底料,進行二次銷售,后期朋友退出合伙。2018年5月24日,吳某甲將該店改名叫“松某**店”獨自經營,并親自將客人吃剩的油湯提煉加工。2018年5月23日,同案人楊某某(另案處理、下同)以15萬元的合伙費與達成吳某甲口頭協議,彼此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共同經營**店”,楊某某加入火鍋店經營管理。之后吳某甲離開松某前往安順上班,“松某**店的具體經營由楊某某負責管理,楊某某平時以打電話、聊微信方式和吳某甲溝通火鍋店經營管理情況。因楊某某要回家照顧懷孕待產的妻子,后吳某乙(系吳某甲的父親)從2019年3月15日至2019年5月8日具體負責經營管理**店,并親自加工餐廚垃圾。自2018年5月22日至6月30日,松某**店營業(yè)收入100786元;自2019年4月20日至5月8日營業(yè)收入31391元,松某**店營業(yè)收入共計人民幣132177元。
本院認為,被不起訴人吳某乙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的行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歸案后,被不起訴人吳某乙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規(guī)定,是坦白,可以減輕處罰。在共同犯罪中,吳某乙在本案中起輔助作用,是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吳某乙在參與經營松某吳記老火鍋的具體時間只有一個月,情節(jié)輕微,社會危險性不大。根據吳某乙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jié)和認罪悔罪表現、自愿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決定對吳某乙作相對不起訴。
貴州省松某苗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2020年2月27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