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冀唐古檢二部刑不訴〔2020〕3號
被不起訴人劉某某,男性,1976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1330221976****,漢族,大學文化程度,無業(yè),戶籍所在地河北省冀州市**小區(qū)**樓**號,現住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小區(qū)**樓**號。
2019年8月7日,被不起訴人劉某某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唐山市公安局古冶分局刑事拘留,由于本院不批準逮捕,2019年9月12日被唐山市公安局古冶分局監(jiān)視居住;2019年9月18日被古冶區(qū)公安分局刑事拘留,2019年10月25日經本院批準,于當日由唐山市公安局古冶分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唐山市公安局古冶分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劉某某涉嫌合同詐騙罪,于2019年12月25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法定期限內已告知被不起訴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不起訴人,聽取了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20年1月25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2月25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20年3月25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于2020年4月9日第二次退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5月9日補查重報。
唐山市公安局古冶分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2015年,劉某某到古冶區(qū)與古冶區(qū)**會接洽,稱有個**項目前景很好,可以到古冶區(qū)投資建廠,劉某某注冊了唐山市古冶區(q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在運作了一段時間后,劉某某稱缺少資金,區(qū)政府為了招商引資,答應為這個項目以產業(yè)引導基金形式出資人民幣500萬元,幫助項目落地,2016年7月29日,唐山市古冶區(qū)**投資有限公司(古冶區(qū)**會管理的國有企業(yè))與劉某某注冊的唐山市古冶區(q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簽訂合作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雙方共同對**標準化生產項目進行投資,**公司以設備實物形式出資人民幣2000萬元,**投資公司以產業(yè)引導基金形式出資人民幣500萬元,引導基金到位后,**公司開始進行生產設備搬遷,并保證三個月內具備正常生產能力,3年后**公司將500萬元產業(yè)基金退還給**投資公司。
協(xié)議簽訂后,**投資公司依約將產業(yè)引導基金500萬元轉入約定的銀行監(jiān)管賬戶,自2016年9月24日至2017年6月22日期間,**公司法人代表劉某某分別以購買材料、勞務費等為名申請將500萬元引導資金轉入了**公司的對公賬戶,支付了廠房租賃資金80萬元,購買了一條生產線花了188.118萬元,支付工人工資數萬元,剩余的230萬元被劉某某轉到遼寧盤錦其控制的兩家公司,后又將資金轉到個人的銀行卡上,有30萬元被劉某某給了李某某,李某某交代劉某某給她的30萬元是用于她和劉某某情人關系的日常消費,包括在北京為李某某租房,還有一部分出差費用和劉某某請客的飯費,劉某某在2016年至2017年給其妻子顧某某、岳母沈某某、岳父顧某甲、還有顧某某的朋友朱某某從該筆資金里通過銀行轉賬了52.66萬元,全部用于劉某某給妻子的家庭生活實用,2016年10月,劉某某使用該筆資金的11.5萬元轉賬給楊某某,支付了劉某某在盤錦注冊公司拆借注冊資金的服務費,這些資金都被劉某某非法占有。劉某某將另外資金分多筆使用,并且都是小額支出,拒不說明資金去向,經查也沒有用到該項目的生產經營上面,該項目只進來一條生產線,試生產后項目就停止了,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進行生產設備搬遷并安裝到位,安裝的試生產線也是用產業(yè)引導資金購買的,該項目劉某某沒有投資能力,也沒有投資一分錢,騙取了古冶區(qū)**投資有限公司500萬元,也沒能力歸還。
經本院審查并退回補充偵查,本院認為被不起訴人劉某某涉嫌合同詐騙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三百六十七條的規(guī)定,決定對劉某某不起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唐山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唐山市古冶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古冶區(qū)人民檢察院????
2020年6月9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