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區(qū)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渝涪檢刑不訴〔2020〕Z93號
被不起訴人全某某,男,2001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205852001********,漢族,中專文化程度,無業(yè),戶籍地江蘇省太倉市**鎮(zhèn)**村**組**號,住江蘇省太倉市**小區(qū)**單元**苑**棟**。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2020年4月29日被重慶市涪陵區(qū)公安局取保候審。
本案由重慶市涪陵區(qū)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全某某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于2020年6月16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
經本院依法審查查明:2019年8月,被不起訴人全某某受孫某某(另案處理)的邀約而提供微信二維碼為他人收轉犯罪所得贓款,孫某某承諾給予全某某收轉犯罪金額2.5%的提成。被不起訴人全某某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款而發(fā)展鄭某某、陳某某(二人均另案處理)提供維信二維碼從被害人孟某某、劉某某處轉移贓款共計人民幣5300元,全某某非法獲利250元。具體犯罪事實如下:
2019年8月8日,云南省牟定縣的被害人孟某某被人冒充好友,以住院等為由被騙人民幣3800元,孟某某以掃碼的方式將3800元轉移至鄭某某持有的微信賬號,鄭某某收款后將3800元轉移至全某某持有的微信賬號,全某某又將3800元轉移至孫某某持有的微信賬號,最后由孫某某將贓款3800元轉移至王某某(另案處理)提供的微信賬號。
2019年8月13日,上海市閔行區(qū)的被害人劉某某被人冒充好友,以住院等為由被騙人民幣1500元,劉某某以掃碼的方式將1500元轉移至陳某某持有的微信賬號,陳某某收款后將1500元轉移至全某某持有的微信賬號,全某某又將1500元轉移至孫某某持有的微信賬號,最后由孫某某將贓款1500元轉移至王某某提供的微信賬號。
2020年4月26日,公安民警將被不起訴人全某某抓獲,其到案后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案發(fā)后,被不起訴人全某某退賠贓款人民幣5300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抓獲經過、轉款記錄、扣押清單等書證;
2.證人鄭某某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孟某某、劉某某的陳述;
4.被不起訴人全某某的供述和辯解。
上述證據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不起訴人全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全某某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行為,但全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其到案后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真誠悔罪,認罪認罰,積極退賠贓款,又系初犯,主觀惡性不大。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guī)定,應當免除處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全某某不起訴。
被不起訴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內向本院申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重慶市涪陵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重慶市涪陵區(qū)人民檢察院
2020年7月11日
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
對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照刑法規(guī)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