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特前旗人民檢察院
不起訴決定書
烏前檢刑檢刑不訴〔2020〕41號
被不起訴人何某甲(曾用名何某乙),男,1987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1528241987********,漢族,初中文化程度,個體,戶籍所在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現(xiàn)住烏拉特前旗**鎮(zhèn)**小區(qū)**號樓**單元**樓東戶。因賭博,于2020年3月17日被烏拉特前旗公安局行政拘留10日并處罰款人民幣2000元(因疫情未執(zhí)行)。因涉嫌虛假訴訟罪,于2019年11月21日被烏拉特前旗公安局取保候?qū)?,?020年5月15日經(jīng)本院決定繼續(xù)取保候?qū)彙?/span>
本案由烏拉特前旗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不起訴人何某甲涉嫌虛假訴訟罪,于2020年5月15日向移送本院審查起訴。其間,因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一次(自2020年6月12日至2020年7月10日)。
烏拉特前旗公安局移送審查起訴認定:
2018年3月23日晚上,受害人袁某某經(jīng)王某某介紹,將自己一輛蒙L*****號牌長城M4轎車以人民幣1.5萬元抵押給何某甲并約定月利息為5分錢。在收到車輛后,何某甲扣除了一個月利息人民幣750元支付給袁某某現(xiàn)金人民幣8250元,剩余的人民幣6000元經(jīng)袁某某同意交給王某某,用于頂?shù)衷衬城吠跄衬车那房睢1缓θ嗽衬炒撕笸ㄟ^微信轉(zhuǎn)賬的方式分兩次陸續(xù)付了人民幣1500元利息、支付了人民幣8000元本金,后又借走人民幣2000元。2018年12月25日,何某甲將袁某某的長城M4車以人民幣10500元賣掉。半個月后,袁某某向何某甲索要他的長城M4車,因索要車輛未果,袁某某將何某甲起訴到烏拉特前旗人民法院。被袁某某起訴后,犯罪嫌疑人何某甲在二手車買賣合同上虛構袁某某是2018年3月22日把車賣給他,次日又向其借款人民幣15000元,于2019年11月4日向烏拉特前旗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袁某某返還欠款,烏拉特前旗人民法院受理后開庭審理了該案。2019年11月18日袁某某以何某甲虛假訴訟報案至烏拉特前旗公安局。
經(jīng)本院審查并退回補充偵查,本院仍然認為烏拉特前旗公安局認定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被不起訴人何某甲提起民事訴訟時,向人民法院謊稱袁某某質(zhì)押車輛行為系已經(jīng)履行完畢的買賣行為,并以被害人袁某某欠自己本利人民幣12090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在偵查階段及審查起訴階段供述自己虛構了車輛交易的事實,認為自己將質(zhì)押車輛出售后不應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返還借款本利;但被害人袁某某在法院民事審理階段、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對于欠款一事一直予以認可,只是對于借款數(shù)額及利息等存在異議,并一直稱在中途償還的人民幣6000元為預付利息,認為預付利息充足的情況下被不起訴人何某甲無權出售質(zhì)押車輛;即被不起訴人何某甲認為債權已經(jīng)得到清償不應當提起訴訟,而被害人袁某某認為債務未清償完畢,何某甲出售車輛行為無效應當返還車輛,雙方對于債權債務是否清償完畢的說法完全相反,在無法確定雙方債權債務是否清償完畢的情況下,不能充分認定被不起訴人何某甲是以捏造的債權債務關系提起虛假民事訴訟,證據(jù)之間相互矛盾沖突,且無再次補充偵查必要,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三百六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何某甲不起訴。
被害人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后七日以內(nèi)向巴彥淖爾市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也可以不經(jīng)申訴,直接向烏拉特前旗人民法院提起自訴。
???????????????????????????????烏拉特前旗人民檢察院
??????????????????????????????????????????????????????????????????????2020年8月10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