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
行為人雖明知友人已醉酒嘔吐情況下仍將其獨自一人置于車內(nèi),沒有將其安全送回家,對友人的死亡存在一定過錯,但行為人的不作為相對于友人的醉酒行為,對其死亡的影響力較輕,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且行為人主觀上也無故意或重大過失,不能以刑事責任予以評價。
(2020)蘇0830刑初200號
死者王某乙自訴人暨附帶民事訴訟原告近親屬,系附帶民事訴訟被告陳志燕朋友,陳志燕與被告人暨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梁艷系朋友。
2019年3月8日中午,王艷載梁艷、案外人唐某(系陳志燕嫂子)前往盱眙縣黃花塘鎮(zhèn)崗村陳志燕家出禮,后在酒席上飲酒至醉酒狀態(tài)。因事前陳志燕已安排酒席后由梁艷駕駛王艷車輛載王艷,唐某駕駛陳志燕車輛載陳志燕在前帶路,故當日午飯后,即按上述約定由梁艷駕駛王艷車輛跟隨陳志燕車輛回盱眙,途中梁艷發(fā)現(xiàn)王某甲車座后排嘔吐、昏睡并告知陳志燕,因跟丟車輛又詢問陳志燕是否到金源花苑,得到肯定答復后,梁艷駕車至陳志燕位于金源花苑小區(qū)家中樓下,并與陳志燕通話商談相關(guān)情況。商談后,梁艷將車輛后窗留下縫隙、車鑰匙放在門衛(wèi)處后自行離開,當日22時許發(fā)現(xiàn)王某甲車后排死亡。
2019年3月14日,盱眙縣公安局立案偵查。2019年4月1日,淮安市公安局物證鑒定室檢驗死者王艷心血中乙醇成分含量為369mg/100m1。2019年4月4日,盱眙縣公安局物證鑒定室鑒定王某乙醉酒后嘔吐物吸入呼吸道致機械性窒息死亡。2019年4月22日,盱眙縣公安局將該案移送盱眙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2019年9月30日,盱眙縣公安局作出盱公(刑)撤案字[2019]155號撤銷案件決定書,內(nèi)容為:“我局辦理的梁艷過失致人死亡案,因沒有犯罪事實,綜上所述,盱眙縣人民檢察院告知偵查員該案已經(jīng)由淮安市人民檢察院審核,市檢察院審核后認為該案嫌疑人梁艷不構(gòu)成犯罪,建議我局二次退查不要再訴,案件撤回。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決定撤銷此案。”自訴人不服,向本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犯罪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可概括為兩種基本形式:作為與不作為。成立不作為必須以有作為義務為前提。不作為的作為義務來源,理論上分為以下四種情形: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作為義務、職務或者業(yè)務要求的作為義務、法律行為產(chǎn)生的作為義務、先行行為引起的作為義務。本案被告人梁艷如果構(gòu)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其犯罪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顯然為不作為,而該不作為的作為義務來源為先前口頭約定送王艷回家這一法律行為。但王艷作為完全行為責任能力人,其對醉酒所產(chǎn)生的包括使自己的生命處于危險境地在內(nèi)的危險有足夠的預見能力,仍然醉酒使自己處于危險境地,系對自身權(quán)益的自由處分,也是其因醉酒后嘔吐物吸入呼吸道致機械性窒息死亡的直接原因。雖然梁艷沒有將王艷安全送回家,而且在明知王艷已醉酒嘔吐情況下仍將其獨自一人置于車內(nèi),對王艷的死亡存在一定過錯,但不是王艷死亡的主要原因。刑法因果關(guān)系首先要求在事實上具有因果關(guān)系,在此基礎(chǔ)上也要進行結(jié)果歸屬判斷,只有當結(jié)果應當歸屬于行為時,行為人才對結(jié)果負責。本案中梁艷在刑法上的作為義務來源于共同聚會后的口頭約定,該義務具有“附隨性”、“臨時性”的特點,所要求的注意義務應從一般人角度評價,其作為一般人在王艷并無現(xiàn)實、急迫危險時,采取了告知陳志燕、窗戶留縫等一定措施避免其能夠預見的危險發(fā)生,而王艷醉酒死亡這一危害結(jié)果本身也具有較大的偶然性,對梁艷的注意義務不應超出一般人程度予以苛求。綜合而言,梁艷的不作為相對于王艷的醉酒行為,對王艷的死亡影響力較輕,梁艷主觀上也無故意或重大過失,對梁艷的不作為行為不能以刑事責任予以評價。綜上,梁艷不構(gòu)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quán)益,應當承擔侵權(quán)責任。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被侵權(quán)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quán)人的責任。本案死者王艷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自行飲酒至醉酒狀態(tài),最終導致因嘔吐窒息死亡,醉酒是導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自身應承擔主要責任。陳志艷作為宴席的邀請者,在知曉王艷飲酒較多的情況下,負有妥適安排或護送的義務。陳志艷在王艷醉酒后雖安排梁艷護送,但卻并未將王艷的準確住處告知梁艷,且在梁艷與其聯(lián)系時也答復去金源花苑而非王艷家,導致王艷被遺置在車輛上,最終發(fā)生了損害后果,其主觀上存在過錯。梁艷在答應護送王艷時,未確認具體送達地點,明知王艷已昏睡、嘔吐,卻將王艷及車輛置于陳志燕所在小區(qū)的停車位,未能將其送回家或送醫(yī)更大程度避免危險的發(fā)生,其雖已將車窗搖下,但該行為不足以對醉酒者的生命健康起到足夠保護作用,主觀上也存在過錯。二附帶民事訴訟被告的行為與王艷的死亡均有事實因果關(guān)系,均應承擔次要責任,但相對而言梁艷責任較輕。綜合上述情形,對上述具體責任劃分如下:陳志燕承擔20%責任,即賠償228814.6元,梁艷承擔5%責任,即賠償57203.65元。
一、被告人梁艷無罪。
二、附帶民事訴訟被告陳志燕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孫道露、孫宇涵、王立謀、王學萍人民幣228814.6元。
三、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梁艷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孫道露、孫宇涵、王立謀、王學萍人民幣57203.65元。
四、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孫道露、孫宇涵、王立謀、王學萍其他訴訟請求。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