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許學會,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現(xiàn)住黑龍江省伊春市。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現(xiàn)住黑龍江省伊春市。上訴人(原審被告):蘇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現(xiàn)住黑龍江省伊春市。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現(xiàn)住黑龍江省伊春市。四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房忠華,黑龍江聯(lián)合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振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林場職工,現(xiàn)住黑龍江省伊春市。委托訴訟代理人:鞠曉朋,伊春市伊春區(qū)坤鵬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許學會、王某某、蘇某某、王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發(fā)回重審。事實和理由:1、本案案由為追償權糾紛,因李振坤未向賈文震支付全部賠償責任,不能行使追償權;2、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并非合伙關系,合同履行過程中自己打松塔自己支配,互不干涉;3、賈文震受傷時間不在承包約定采摘時間范圍內(nèi);4、賈文震受傷地點是湯旺河施業(yè)區(qū),不是承包合同約定新青樺林林場六林班;5、李振坤雇傭賈文震是個人行為;6、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若是合伙關系,則喬長利應共同承擔責任。李振坤辯稱,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李振坤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2015年7月24日我與上述四被告還有喬長利共六人共同承包新青林業(yè)局樺林經(jīng)營所6林班紅松種子采集權,承包年限為五年,共交承包費104000元,平均每人交17333元。采集種籽后按照銷售價格收入和每人出勤工日分利潤。由于喬長利只有出資沒有出勤,沒有共同經(jīng)營、共同勞動,因此他不是合伙人。2015年9月4日我雇傭賈文震采摘松塔,賈文震從樹上掉下將腰部摔傷,賈文震訴至法院,經(jīng)過一審、二審法院判決我賠償賈文震142522.84元。我認為,這是合伙人的共同債務,合伙人的連帶責任是法定責任。其責任規(guī)則為1、每個合伙人均對全部合伙債務付清償責任,合伙債權人一但要求全部、部分或個別合伙人清償,被要求者即有義務予以清償;2、其清償行為,對其他合伙人也有清償效力;3、若其清償?shù)膫鶆粘^應擔份額,則其就超出部分對其他應擔合伙人享有追償權。故請求判令四被告連帶賠償其應分擔的份額每人承擔28504.57元,共計114018.27元。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7月24日,李振坤、喬長利、許學會、王某某、蘇某某、王某某平均出資共同承包新青林業(yè)局樺林經(jīng)營所6林班散生紅松母樹林,承包年限為五年,共交承包費104000元,平均每人交17333元。林場下發(fā)采種證上時間是9月15日開始。原告李振坤雇傭賈文震替其上山,被告蘇某某雇傭其親屬付茂龍?zhí)嫫渖仙健?015年9月2日,李振坤給賈文震打電話讓他上山打松籽,并讓賈文震找王某某一起上山。9月3日,賈文震找到王某某后,跟著許學會、王某某、付茂龍、王某某一起上山,賈文震、付茂龍、王某某上樹打松塔,王某某、許學會在樹下?lián)焖伤斕齑蛳聛淼乃伤级言谝黄鸱诺缴缴稀?月4日,賈文震、許學會、王某某、付茂龍、王某某又一起上山,賈文震在樹上打松塔時不慎從樹上掉下,王某某與王某某將賈文震抬到道邊,李振坤將賈文震送到醫(yī)院,賈文震腰部受傷,治療終結(jié)后將李振坤訴至新青區(qū)人民法院,判決李振坤賠付賈文震142522.84元。李振坤上訴后被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上述事實,有原、被告與新青林業(yè)局樺林經(jīng)營所簽訂的合同書原件,李振坤、王某某、喬長利簽訂的協(xié)議原件,林場下發(fā)的采種證,新青區(qū)人民法院(2016)黑0707民初3號判決書原件,伊春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黑07民終446號判決書原件,對賈文震的詢問筆錄及庭審筆錄在卷佐證。一審法院認為,2015年7月24日,原告與四被告共同平均出資承包新青林業(yè)局樺林經(jīng)營所6林班散生紅松母樹林。雖合同書中沒有蘇某某、王某某的名字,但庭審中原、被告均認可共同平均交納的承包費,且經(jīng)法庭釋明后,原、被告對共同承包沒有提出異議。原、被告與新青林業(yè)局樺林經(jīng)營所共同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其合同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不違反公序良俗,當事人雙方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原、被告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原告雇傭賈文震替其與四被告王某某、許學會、付茂龍(蘇某某雇傭)、王某某共同上山打松塔,打下的松塔又混同放在一起符合合伙的構成要件,原、被告之間合伙關系成立。合伙期間原告李振坤雇傭的賈文震在打松塔時從樹上掉下來致使腰部受傷,法院判決原告李振坤賠付賈文震的142522.84元系合伙關系存續(xù)期間產(chǎn)生的債務,應為合伙人的共同債務。根據(jù)《民法通則》35條規(guī)定,合伙債務由合伙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xié)議約定,原、被告沒有約定合同債務的協(xié)議,應按出資比例以各自的財產(chǎn)承擔清償責任。原告李振坤作為合伙人之一,在承擔賈文震的全部賠償責任后,有權就超出自己賠償費用部分向其他合伙人行使追償權。原告李振坤要求四被告共同承擔因賈文震受傷所賠償?shù)馁M用142522.84元,原告要求四被告連帶賠償其應分擔的份額每人承擔28504.57元,共計114018.27元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四被告辯稱他們之間是合作不是合伙,傷者賈文震采摘的時間和掉落的地點不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nèi)不予賠付的理由與是否構成合伙關系無關聯(lián),結(jié)合傷者賈文震的敘述和林場所采摘習慣四被告又在情理上不能做合理解釋,故本院對四被告的主張不予支持。原、被告應共同賠償賈文震受傷的費用142522.84元,扣除原告李震坤應承擔的28504.57元,四被告每人應平均分擔28504.57元。綜上,判決:被告王某某、許學會、蘇某某、王某某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每人給付原告李振坤28504.57元。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經(jīng)本院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一致,對一審認定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許學會、王某某、蘇某某、王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李振坤追償權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伊春市新青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707民初11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許學會、王某某、蘇某某、王某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房忠華、被上訴人李振坤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鞠曉朋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在賈文震起訴李振坤要求賠償案件中,根據(jù)法院生效判決,李振坤賠償賈文震142522.84元,該案已進入執(zhí)行程序。李振坤對賈文震負有賠償責任的裁判結(jié)果是否全額支付賠償款,并不影響其行使追償權,故四上訴人主張李振坤未全部向賈文震賠償完結(jié)不能行使追償權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李振坤、喬長利、許學會、王某某、蘇某某、王某某共同出資承包新青林業(yè)局樺林經(jīng)營所6林班散生紅松母樹林,承包年限為五年,平均每人交17333元,共交承包費104000元,其合伙關系成立。四上訴人稱合同履行過程中互不干涉,不屬合伙關系,是合作關系的上訴理由未能提供證據(jù)證實其主張,本院對此不予支持。四上訴人稱賈文震受傷地點是湯旺河施業(yè)區(qū)與四上訴人承包地點不符的上訴理由,因未能提供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采信。賈文震受傷時雖未在承包約定采摘時間范圍內(nèi),但事發(fā)當日賈文震代替李振坤與四上訴人共同進入林場是事實,提前進行采摘也是當?shù)亓謭鏊牟烧晳T,故四上訴人以非采摘時間發(fā)生的損害與其無關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李振坤在主張權利時對喬長利未提起訴訟,應視為是對自己權利的處分,故本院對四上訴人請求喬長利共同承擔責任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李振坤雇傭賈文震是個人行為,但是,李振坤作為合伙人之一,雇傭賈文震替代自己完成工作,其他合伙成員對此雖無過錯,但賈文震替代合伙人從事合伙事務的行為,是為全體合伙成員謀取利益。在沒有具體侵權人的情況下,全部由自己承擔這一風險,有違公平原則。合伙成員為合伙人的共同利益,在經(jīng)營活動中受傷,作為合伙經(jīng)營的受益人之一,給予適當?shù)慕?jīng)濟補償,既合情合理,也符合有關法律規(guī)定的精神,本院酌情四上訴人每人補償李振坤10000元為宜。李振坤在選任用人時未盡到謹慎及安全提醒義務,剩余部分應由其全部承擔。綜上所述,上訴人許學會、王某某、蘇某某、王某某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應予以支持。本案經(jīng)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黑龍江省伊春市新青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707民初111號民事判決;二、許學會、王某某、蘇某某、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15日內(nèi)一次性分別補償李振坤10000元,共計40000元。三、駁回李振坤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2900元,由許學會、王某某、蘇某某、王某某分別負擔200元,李振坤負擔210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900元,由許學會、王某某、蘇某某、王某某分別負擔200元,李振坤負擔2100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