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坤
張某某
徐長春(黑龍江劍橋律師事務所)
李淑蘭
孫淑梅
楊昊
楊健
楊佳
安瑞(孫吳縣司法局辰清法律服務所)
李志剛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原坤,男,漢族,農(nóng)民。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男,漢族,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徐長春,黑龍江劍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李淑蘭,女,漢族,退休干部。
被上訴人孫淑梅,女,漢族。
被上訴人楊昊,男,漢族。
被上訴人楊健,男,漢族。
被上訴人楊佳,女,漢族。
被上訴人
委托代理人安瑞,孫吳縣司法局辰清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審第三人李志剛,男,漢族,農(nóng)民。
上訴人王原坤、張某某此前因與楊某某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孫吳縣人民法院于2013年6月18日作出(2013)孫民初字第261號民事判決。宣判后,王原坤、張某某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3年9月30日作出(2013)黑中民終字第234號民事裁定,撤銷原審法院判決,發(fā)回重審。孫吳縣人民法院于2013年12月11日作出(2013)孫民重字第12號民事判決。判決宣判后,王原坤、張某某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在本院審理本案期間,楊某某于2014年2月10日因疾病死亡,楊某某的母親李淑蘭、妻子孫淑梅、長子楊健、次子楊昊、長女楊佳作為申請人申請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王原坤、張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徐長春,被上訴人李淑蘭、孫淑梅、楊健、楊昊、楊佳的委托代理人安瑞到庭參加訴訟。原審第三人李志剛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判決認定,2010年11月份,經(jīng)人介紹王原坤、張某某與楊某某雙方協(xié)商,楊某某將承包沿江林場的68坰山荒地轉(zhuǎn)包給王原坤、張某某耕種。雖后王原坤、張某某于2010年11月15日向楊某某交納種地抵押金10,000.00元。并于2011年3月10日,雙方就承包林地的具體事宜簽訂了書面承包合同。該合同約定了“楊某某將現(xiàn)有土地按原數(shù)68坰承包給王原坤、張某某,每坰地按2,000.00元(貳仟元),林場所有費用由楊某某負責。承包期為三年,每年3月15日前一次交清全部承包費,再交下年抵押金壹萬圓整。否則解除合同......第一年楊某某方在承包費中拿出了伍仟元,用于整理荒地的人工費用,以后沒有”等事項。合同簽訂后,王原坤、張某某于2011年3月18日向楊某某交納了2011年的土地承包費121,000.00元。實際應交136,000.00元,扣除10,000.00元抵押金及5,000.00元荒地整理費,2011年承包費賬目結清。2012年初王原坤、張某某與楊某某協(xié)商,將土地承包費變更為2,100.00元/坰,68坰土地承包費共計142,800.00元,加之抵押金10,000.00元,共計152,800.00元,但2012年3月17日王原坤、張某某僅向楊某某交納了2012年承包費136,000.00元,剩余款項為楊某某出具了欠條一張。該欠條載明:“欠抵押金10,000.00元,每坰地欠100.00元,合計16,800.00元?!?012年9月29日,王原坤、張某某方給付楊某某欠款10,000.00元,楊某某給王原坤、張某某出具收條一張,載明:“人民幣壹萬元整,事由系,收租地款14,800.00元(應為16,800.00元,庭審時已查清14,800.00元屬筆誤)預付壹萬元剩余款項下次算”。庭審中楊某某表示收條載明的“下次算”的意思是過兩天再算同時向法庭提供證人張維范、陳敏楠出庭證實,楊某某于2012年“十一”放假期間曾向王原坤、張某某索要欠款6,800.00元的經(jīng)過。但此款王原坤、張某某一直未能給付,故楊某某于2013年3月13日,在與王原坤、張某某電話通話中,告知不再將土地承包給王原坤、張某某耕種,稱“今年不包了,今年欠點,明年欠點,到時候年年交不齊,不跟你扯了”,表示要解除合同。后楊某某于同月18日,將68坰土地承包給李志剛耕種?,F(xiàn)王原坤、張某某訴至法院。要求1、確認王原坤、張某某與楊某某簽訂的租地合同有效;2、確認楊某某與李志剛所簽訂的租地合同無效;3、由楊某某和李志剛共同賠償王原坤、張某某因未耕種土地而所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173,000.00元;4、要求楊某某返還種地抵押金3,200.00元。
原審法院判決認為,2010年3月10日王原坤、張某某與楊某某簽訂的租地合同中已明確約定了訴爭土地的租金及給付方式、承包年限以及合同解除條件。但在2012年王原坤、張某某未能按照合同的約定給付楊某某全部承包費和抵押金,因王原坤、張某某與楊某某簽訂的租地合同系附解除條件的土地轉(zhuǎn)包合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三條 ?第二款 ?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痹诒景钢杏捎谕踉?、張某某未能按照合同約定按時足額給付土地租金,故該土地承包合同約定的解除條件已經(jīng)成就。并且在2013年3月13日,楊某某已告知王原坤、張某某解除合同,不再將土地承包給王原坤、張某某。據(jù)此,自該日起,雙方簽訂的租地合同即告解除。故王原坤、張某某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jù)。法院不予支持,楊某某辯解理由成立,法院予以認可。該合同解除后,楊某某亦應返還王原坤、張某某種地抵押金10,000.00元,王原坤、張某某應給付尚欠王原坤土地租金6,800.00元。兩項數(shù)額相抵后,楊某某應給付王原坤、張某某3,200.00元。據(jù)此判決,一、楊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給付王原坤、張某某3,200.00元;二、駁回王原坤、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768.00元,財產(chǎn)保全費2,770.00元,由王原坤、張某某負擔6,417.00元,楊某某負擔121.00元。
判決宣判后,王原坤、張某某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主要上訴理由:一、原審法院判決認定王原坤、張某某沒有交齊土地承包款已成就合同解除權錯誤,因2012年雙方口頭協(xié)商每坰地增加100.00元,是對原合同內(nèi)容以外的補充條款,不能和本合同混為一談,楊某某不能以欠費漲價款為由行使合同解除權。二、雙方簽訂的合同內(nèi)容不僅約定附條件解除權,還約定了附期限的解除權,楊某某只能在每年的3月15日后行使解除權,而在3月13日前行使解除權是沒有法律依據(jù)的。三、楊某某通知解除合同方式違反法律規(guī)定,應當由合同當事人親自通知,不應由合同當事人之外的人通知,且應用書面形式通知,否則違反法律規(guī)定。請求撤銷原審法院判決,判決王原坤、張某某與楊某某簽訂的承包合同有效,楊某某與李志剛簽訂的承包合同無效,楊某某與李志剛賠償經(jīng)濟損失173,400.00元,訴訟費用由楊某某承擔。
本院認為,楊某某與王原坤、張某某于2010年3月10日簽訂的租地合同系雙方就承包地承租事宜達成的一致意見,在此份合同中明確約定承包期三年,每年3月15日前一次交清全部承包費,再交下一年抵押金10,000.00元,否則解除合同,故此合同內(nèi)容系附解除條件的土地轉(zhuǎn)包合同。王原坤、張某某于2012年在約定期限內(nèi)及后續(xù)時間內(nèi)均未交齊全部土地承包費及抵押金,故此合同解除條件已成就。另楊某某曾在電話中告知王原坤、張某某解除合同,因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內(nèi)容已達到合同解除條件,故楊某某電話告知合同予以解除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綜上,王原坤、張某某與楊某某各自款項相抵后,原審法院判決楊某某給付王原坤、張某某3,200.00元并無不當。因楊某某在本院審理本案過程中死亡,故此款應由其繼承人在繼承范圍內(nèi)給付。
綜上,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孫吳縣人民法院(2013)孫民重字第12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變更孫吳縣人民法院(2013)孫民重字第12號民事判決第一項,即楊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給付王原坤、張某某3,200.00元為李淑蘭、孫淑梅、楊健、楊昊、楊佳在繼承楊某某遺產(chǎn)范圍內(nèi)給付王原坤、張某某3,200.00元。
二審案件受理費3,768.00元、郵寄費80.00元,由上訴人王原坤、張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楊某某與王原坤、張某某于2010年3月10日簽訂的租地合同系雙方就承包地承租事宜達成的一致意見,在此份合同中明確約定承包期三年,每年3月15日前一次交清全部承包費,再交下一年抵押金10,000.00元,否則解除合同,故此合同內(nèi)容系附解除條件的土地轉(zhuǎn)包合同。王原坤、張某某于2012年在約定期限內(nèi)及后續(xù)時間內(nèi)均未交齊全部土地承包費及抵押金,故此合同解除條件已成就。另楊某某曾在電話中告知王原坤、張某某解除合同,因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內(nèi)容已達到合同解除條件,故楊某某電話告知合同予以解除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綜上,王原坤、張某某與楊某某各自款項相抵后,原審法院判決楊某某給付王原坤、張某某3,200.00元并無不當。因楊某某在本院審理本案過程中死亡,故此款應由其繼承人在繼承范圍內(nèi)給付。
綜上,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孫吳縣人民法院(2013)孫民重字第12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變更孫吳縣人民法院(2013)孫民重字第12號民事判決第一項,即楊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給付王原坤、張某某3,200.00元為李淑蘭、孫淑梅、楊健、楊昊、楊佳在繼承楊某某遺產(chǎn)范圍內(nèi)給付王原坤、張某某3,200.00元。
二審案件受理費3,768.00元、郵寄費80.00元,由上訴人王原坤、張某某負擔。
審判長:代柳怡
審判員:張可秋
審判員:張巖
書記員:仇長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