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汪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通山縣人,住湖北省通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功朝,湖北仁賢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通山縣人,住湖北省通山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能法,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通山縣人,住湖北省通山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周傳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通山縣人,住湖北省通山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周禮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通山縣人,住湖北省通山縣。系被告周傳富之兒子。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周理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通山縣人,住湖北省通山縣。
原審第三人:周理雄,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通山縣人,住湖北省通山縣。
上訴人汪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陳某某、王能法、周傳富、周禮軍、周理田、原審第三人周理雄合伙協(xié)議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通山縣人民法院(2015)鄂通山民二初字第0026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8月29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汪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被上訴人對通山縣洪港鎮(zhèn)北臺山煤礦進行合伙清算后,返還上訴人投資款60萬元;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審認定上訴人不具備通山縣洪港鎮(zhèn)北臺山煤礦合伙人資格系認定法律關系錯誤。被上訴人等作為原始股東開發(fā)通山縣洪港鎮(zhèn)北臺山煤礦,但均未進行實際的貨幣或實物出資,而是以巨大的利潤分紅為招牌吸收他人資金開發(fā)煤礦?;诖?,上訴人才在陳某某的介紹下出資60萬元共同開發(fā)煤礦,且事實上,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等一起辦理采礦許可證事宜。因此,上訴人不僅有出資行為,而且積極參與了合伙事務,應當是煤礦的新增股東和合伙人。原審否認上訴人合伙人身份,致使上訴人巨額投資款無法收回,請求二審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陳某某、王能法、周理雄答辯稱,原審判決正確,請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周傳富、周禮軍、周理田未予答辯。
汪某某在一審起訴請求:1、原、被告進行合伙清算。2、五被告返還原告合伙出資款人民幣60萬元;第三人負連帶返還責任。
原審法院認定事實:2001年,通山縣洪港鎮(zhèn)北臺山煤礦采礦許可證被吊銷。2008年,被告陳某某邀約原告共同投資北臺山煤礦,因需辦理采礦許可證等有關手續(xù),原告即先期投入了資金5萬元,和被告陳某某、第三人周理雄等人一同到武漢等地疏通關系。但采礦許可證等有關手續(xù)均未能辦妥。2008年4月1日,被告周傳富、周禮軍、周理田、陳某某、王能法為了重新開發(fā)通山縣洪港鎮(zhèn)北臺山煤礦,簽訂了通山縣洪港鎮(zhèn)北臺山煤礦開發(fā)股東協(xié)議書,約定:一、董事長周傳富,礦長王能法,副礦長陳某某,財務管理周理田。二、前期煤礦開發(fā)及山本和周傳富多年的勞心勞力費計折人幣200萬元,100萬元由王能法全權負責老股東及老礦一切股權和費用,100萬元補貼周傳富一方。四、由周傳富、周禮軍、周理田三位原始股東組閣5股,由王能法、陳某某兩位原始股東組閣2股,計按7股籌資,每股籌資120萬元。五被告均在該協(xié)議書上簽名(周理田由周理雄代簽)。2008年4月8日,經被告陳某某介始,原告投資60萬元(含前期投入了資金5萬元及利息壹萬陸仟元)到北臺山煤礦股東被告陳某某名下(被告陳某某未投資),第三人周理雄(該煤礦出納)出具了收條,收條內容為:收到陳某某投資北臺山煤礦款陸拾萬元正,由汪某某經手交,其中壹萬陸仟元為首期五萬元的利息。周理雄。證明人陳某某。2008年4月8日。隨后,北臺山煤礦進行了修公路、安裝用電設備、請有關單位對煤礦進行勘探、安全評審、對煤礦通風巷道進行挖掘等工作。后因采礦許可證未能辦妥,煤礦不能開采,故原告認為,五被告及第三人在收到原告60萬元投資款后,一直未進行北臺山煤礦的開發(fā),又不返還投資款。故具狀起訴,請求判令:1、原、被告進行合伙清算。2、五被告返還原告合伙出資款人民幣60萬元;第三人負連帶返還責任。
原審法院認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五十一條“在合伙經營過程中增加合伙人,書面協(xié)議有約定的,按照協(xié)議處理;書面協(xié)議未約定的,須經全體合伙人同意;未經全體合伙人同意的,應當認定入伙無效”的規(guī)定,北臺山煤礦開發(fā)股東協(xié)議書中無原告系該煤礦合伙人的約定,原告投資60萬元的收條中,載明系收到陳某某投資北臺山煤礦款陸拾萬元正,由汪某某經手,且被告周傳富、周禮軍、第三人周理雄對原告股東身份予以否認,被告王能法、陳某某亦只認同原告系掛靠在被告陳某某名下的隱名股東,原告又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具備北臺山煤礦股東身份,故原告不具備北臺山煤礦股東身份,其無權向被告周傳富、王能法、周禮軍、周理田、第三人周理雄主張權利。原告投資款系投入在被告陳某某的名下,其二人系合伙關系,故其投資款應由被告陳某某返還。但北臺山煤礦尚未撤銷,5被告(即5股東)又未進行退伙清算,致原告與被告陳某某之間的合伙無法清算,應由被告陳某某返還的投資款額無法確定,故對原告請求:1、原、被告進行合伙清算;2、五被告返還原告合伙出資款人民幣60萬元的訴求,原審不予支持。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五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本案訴訟費9800元,由原告負擔。
經二審審理后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一致。
本案爭議焦點為汪某某與周傳富、周禮軍、周理田、陳某某、王能法之間是否形成合伙法律關系,汪某某要求五被上訴人返還投資款60萬元是否具有法律依據。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6條規(guī)定:“公民按照協(xié)議提供資金或者實物,并約定參與合伙盈余分配,但不參與合伙經營、勞動的,或者提供技術性勞務而不提供資金、實物,但約定參與盈余分配的,視為合伙人?!钡?1條規(guī)定:“在合伙經營過程中增加合伙人,書面協(xié)議有約定的,按照協(xié)議處理;書面協(xié)議未約定的,須經全體合伙人同意;未經全體合伙人同意的,應當認定入伙無效?!币陨戏蓷l款對于如何確認合伙人法律地位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參與合伙組織的公民需要提供資金、實物或技術性勞務,并需約定參與合伙盈余分配,或者經全體合伙人同意,或者有書面協(xié)議約定。從本案查明的事實看,五被上訴人組成合伙組織,有明確的書面協(xié)議,協(xié)議中對于合伙人的確定有明確約定。汪某某并非合伙協(xié)議中的合伙人。針對汪某某上訴提出其實際交納了60萬元投資款并認為其實際參與了合伙事務,而主張其具有合伙人法律地位的問題,本院認為,汪某某的60萬元是以陳傳富投資款的名義交納,汪某某與合伙組織或者陳傳富之間均未形成任何書面的協(xié)議,亦未對合伙的盈余分配等合伙事宜進行明確的口頭或書面約定,且周傳富、周禮軍、第三人周理雄否認汪某某的合伙人地位,王能法、陳某某亦只認同汪某某系掛靠在陳某某名下的出資人。因此,汪某某與五被上訴人組成的合伙組織并沒有形成合伙法律關系,汪某某并不具備合伙人身份,上訴人汪某某提出對合伙組織進行清算并請求五被上訴人返還其60萬元的上訴理由根據不足。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9800元,由上訴人汪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趙 斌 審判員 王凱群 審判員 李 偉
書記員:蔣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