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新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為武漢新八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八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qū)辛沖東城灣。
法定代表人劉先成,新八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涂志鵬,湖北偉宸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戴天明,湖北山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黎某某。
委托代理人劉昕,湖北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柯建平,湖北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鄂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原名為咸寧鄂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鄂南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咸寧市溫泉路90號。
法定代表人王文博,鄂南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馬登平,鄂南公司法律顧問。
上訴人新八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黎某某、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咸安民初字第0398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審認定,2005年9月28日,被告新八公司將湖北科技學院學生公寓第一標段4#、5#、6#、7#、8#樓的建設工程,分包給被告鄂南公司承建。2005年9月29日,被告鄂南公司將該項目工程分別轉(zhuǎn)包給不具有建設資質(zhì)的實際施工人承建,其中4#、5#、6#樓的承包人是袁繼業(yè),7#樓的承包人是黎某某,8#樓的承包人是孫建光。公司委派袁繼業(yè)負責4#、5#、6#、7#樓的施工,黎某某負責8#樓的施工。工程完工后,湖北科技學院作為建設方委托審計,被告新八公司作為施工單位在審計報告上簽字蓋章認可工程造價為20020676.30元,其中7#樓工程造價為4330934.89元。2013年11月14日,建設方向法院提供財務結(jié)算憑證,證實建設方已于2011年10月21日付清施工單位新八公司工程款19838722.73元,賬面余額為零。庭審中,被告新八公司自認已支付被告鄂南公司工程款13891000元,還下欠被告鄂南公司工程款5947722.73元(19838722.73元-13891000元)。下欠部分的工程款5947722.73元,咸安區(qū)人民法院扣劃1058800元,清償了袁繼洪對外的借款。另外,袁繼洪涉嫌偽造新八公司印章在湖北科技學院領(lǐng)走了部分工程款,公安機關(guān)已立案偵查。同時查明,原告黎某某承建的7#樓,造價是4330934.89元,被告鄂南公司自認已支付黎某某的工程款2746228元,下欠工程款1584706.89元(4330934.89元-2746228元)未付。此款,原告多次找兩被告催討未果。為此,訴至法院請求依法處理。
原審認為,被告新八公司與被告鄂南公司簽訂的《分包協(xié)議書》,被告鄂南公司與不具有建設資質(zhì)的實際施工人黎某某簽訂的《單位工程經(jīng)濟責任承包合同書》,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項,第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均應為無效合同。建設方湖北科技學院與被告新八公司結(jié)清學生公寓第一標段4#、5#、6#、7#、8#樓的工程款后,被告新八公司作為該工程的分包人,未按《分包協(xié)議書》約定的結(jié)算方式,向被告鄂南公司支付下欠部分的工程款5947722.73元,導致轉(zhuǎn)包人被告鄂南公司拖欠實際施工人黎某某7#樓的工程款1584706.89元未付。原告主張兩被告支付下欠部分的工程款1584706.89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七條“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guān)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予以支持。原告黎某某主張兩被告支付延期付款的利息損失(利息從2006年8月9日竣工交付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年利率計算至兩被告還清原告工程款1584706.89元之日止),利息的計付標準,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當事人對欠付工程價款利息計付標準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息”的規(guī)定計息。利息應付時間,根據(jù)《分包協(xié)議書》、《單位工程經(jīng)濟責任承包合同書》約定的付款方式,從建設方湖北科技學院付清該項目工程款之日2011年10月21日的第二日起開始計息至兩被告還清原告黎某某工程款之日止,對原告黎某某主張的計息時間不予支持。被告新八公司在本案中的辯稱理由依法不能成立,不予支持。袁繼洪掛靠新八公司承包工程,原告黎某某、被告鄂南公司不知情,法院從湖北科技學院賬戶上扣劃新八公司應收取的工程款1058800元,清償袁繼洪對外的借款,是公司與袁繼洪的內(nèi)部結(jié)算問題,與本案無關(guān)。袁繼洪涉嫌偽造新八公司印章在湖北科技學院領(lǐng)取部分工程款,是公司的內(nèi)部管理問題,與本案無關(guān),新八公司可另案主張權(quán)利。為了保護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quán)益,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條、第四條、第十七條、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鄂南公司欠原告黎某某工程款1584706.89元及利息(利息從2011年10月22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年利率計算至還清原告工程款1584706.89元之日止)。此款,定于被告鄂南公司在本判決書生效后十五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原告黎某某。被告新八公司在欠付被告鄂南公司工程款5947722.73元范圍內(nèi)承擔該筆款項的連帶清償責任。二、駁回原告黎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0193元,被告鄂南公司負擔10097元,被告新八公司負擔10096元。
經(jīng)審理查明:一、上訴人新八公司主張袁繼洪、袁繼業(yè)私刻“武漢新八建設集團咸寧學院學生公寓一標段項目部”印章在湖北科技學院領(lǐng)取了本案訟爭的工程款,但不能舉證證明袁繼洪、袁繼業(yè)私刻印章領(lǐng)款的具體數(shù)額。二、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09)咸執(zhí)字第349-2號民事裁定書認定袁繼洪是咸寧學院學生公寓樓工程的“實際投資人”,并于2010年9月20日強制執(zhí)行劃撥了袁繼洪在原咸寧學院的工程款1058800元。三、與本案訟爭工程原咸寧學院學生公寓樓7號樓相關(guān)聯(lián)的8號樓工程款糾紛,實際施工人孫建光在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對袁繼洪提起訴訟,后孫建光與袁繼洪達成了一致調(diào)解協(xié)議,袁繼洪同意支付孫建光8號樓工程款650000元,退還工程保證金400000元。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并制作了(2010)咸民初字第804號、805號民事調(diào)解書,其中805號民事調(diào)解書認定“2005年原(孫建光)、被告(袁繼洪)共同以武漢新八建公司的名義承接了咸寧學院學生公寓4#、5#、6#、8#樓,其中8#樓由原告承建”。四、湖北省咸寧市人民檢察院咸檢刑不訴(2010)第3號《不起訴決定書》認定:“2005年7月,咸寧學院教學實驗樓、學生公寓樓建筑工程公開招標。咸寧市個體建筑商袁繼業(yè)想承建該工程,但無相應建筑資質(zhì),遂找到時任新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jīng)理、武漢新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吳智泉,想通過吳智泉借用二公司資質(zhì),用于承包該工程。吳智泉同意借用資質(zhì)……”五、袁繼洪、袁繼業(yè)稱借用新八公司資質(zhì)參與咸寧學院學生公寓樓工程投標并中標,新八公司對此予以認可,但雙方均稱未辦理借用資質(zhì)書面手續(xù)。六、袁繼洪、袁繼業(yè)稱以鄂南公司名義與新八公司簽訂《分包協(xié)議書》,但鄂南公司只認可袁繼業(yè),且雙方未辦理書面手續(xù)。七、新八公司與鄂南公司、原咸寧學院均未辦理原咸寧學院學生公寓樓工程結(jié)算手續(xù)。八、原咸寧學院學生公寓樓工程總造價經(jīng)審計為20020676.30元,湖北科技學院財務賬目反映已支付新八公司19838722.73元,賬面反映余額為零;原審訴訟中,新八公司舉證證明已付鄂南公司工程款13891000元,二審訴訟中新八公司主張其在原審提出的工程款付款數(shù)額之外,2008年1月25日袁繼業(yè)經(jīng)手在湖北科技學院領(lǐng)取的200000元款項應作為支付鄂南公司的工程款,另外2010年9月20日原審法院在湖北科技學院劃撥的袁繼洪的款項1058800元及2006年6月22日上訴人新八公司向鄂南公司電匯了746577元工程款,新八公司支付給袁繼洪的工程款1050200元均應作為新八公司的付款。被上訴人黎某某、鄂南公司對此均不認可。雙方存在爭議的付款數(shù)額合計3055577元。新八公司在一、二審主張的付款額共計16946577(包括爭議的付款額3055577元)元,與湖北科技學院賬面反映的支付新八公司的款額相差2892145.73元。
原審查明的其它事實屬實,二審繼續(xù)予以認定。
本案爭議焦點是:一、被上訴人黎某某是否是本案訟爭的原咸寧學院學生公寓7#樓工程的實際施工人。二、上訴人新八公司是否欠付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工程款項數(shù)額的認定問題。三、原審是否遺漏當事人湖北科技學院、袁繼洪、袁繼業(yè)。
關(guān)于以上爭議焦點,本院認為:一、原咸寧學院學生公寓樓工程系由上訴人新八公司總承包后,又分包給被上訴人鄂南公司,最后由鄂南公司將總工程中的4#、5#、6#、7#、8#樓工程分別違法分包給各實際施工人施工的,各分包工程的實際施工人身份只能通過鄂南公司與實際施工人簽訂的分包合同、發(fā)生的工程施工、結(jié)算等關(guān)系來認定。根據(jù)2005年9月29日被上訴人黎某某與鄂南公司簽訂的《單位工程經(jīng)濟責任承包合同書》,2013年12月10日鄂南公司與被上訴人黎某某對于本案訟爭7#樓工程款的結(jié)算憑證,以及鄂南公司分別于2013年8月10日、12月10日出具的證明材料,均可證實被上訴人黎某某是本案訟爭7#樓工程的實際施工人。上訴人新八公司主張案外人袁繼洪、袁繼業(yè)系本案訟爭的7號樓工程實際施工人,而不認可被上訴人黎某某本案訟爭工程實際施工人的身份,但未能舉證證明,該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二、包括本案訟爭7#樓工程在內(nèi)的湖北科技學院學生公寓工程總造價經(jīng)審計為20020676.30元,湖北科技學院財務賬目反映給付新八公司的款項為19838722.73元。而從上訴人新八公司給付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工程款的舉證情況來看,一審訴訟中上訴人新八公司主張已付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工程款13891000元,雙方均不持異議;二審訴訟中上訴人新八公司主張另外還付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工程款3055577元,雙方對該付款額存在爭議;上訴人新八公司主張的有爭議和無爭議的付款額合計16946577元。因上訴人新八公司與被上訴人鄂南公司未最終結(jié)算工程款,故本案中將雙方當事人有爭議的付款額3055577元予以擱置,以此計算,上訴人新八公司最低仍欠付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工程款2892145.73元(19838722.73元-16946577元)。相對被上訴人鄂南公司而言,上訴人新八公司是將工程分包給被上訴人鄂南公司的發(fā)包方,應在最低欠付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工程款2892145.73元的范圍內(nèi)對被上訴人鄂南公司所欠實際施工人黎某某的工程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三、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實際施工人以轉(zhuǎn)包人、違法分包人為被告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實際施工人以發(fā)包人為被告主張權(quán)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轉(zhuǎn)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為本案當事人。發(fā)包人只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nèi)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的規(guī)定,發(fā)包人湖北科技學院屬實際施工人黎某某可以選擇起訴的主體身份,并非必須參加訴訟的主體,可不予追加;如上訴人新八公司認為湖北科技學院欠其工程款或在付款中存在過錯,可另行主張權(quán)利。關(guān)于是否遺漏當事人袁繼洪、袁繼業(yè)的問題。因被上訴人黎某某是與被上訴人鄂南公司之間簽訂的違法分包合同,而被上訴人鄂南公司是與上訴人新八公司簽訂的轉(zhuǎn)包合同,被上訴人黎某某、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均與案外人袁繼業(yè)、袁繼洪沒有簽訂任何關(guān)于本案訟爭工程的書面合同,故在本案中可不予追加袁繼業(yè)、袁繼洪為當事人參加訴訟。上訴人新八公司認為袁繼業(yè)、袁繼洪有借用其建筑資質(zhì)并掛靠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在本案工程中投資、施工,或存在冒領(lǐng)上訴人新八公司應領(lǐng)的工程款,可在收集相關(guān)證據(jù)后另行向袁繼洪、袁繼業(yè)主張權(quán)利。上訴人新八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在認定事實上根據(jù)新八公司的舉證情況認定“新八公司下欠鄂南公司工程款5947722.73元”無誤,適用法律正確,處理并無不當,依法應予以維持。但二審訴訟中因新八公司提出的新證據(jù)導致原審認定的事實發(fā)生改變,對此本院變更認定為“上訴人新八公司最低仍欠付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工程款2892145.73元”,并據(jù)此予以改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咸安民初字第03989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二項。
二、變更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咸安民初字第03989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一項為“被上訴人鄂南公司欠被上訴人黎某某工程款1584706.89元及利息(利息從2011年10月22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年利率計算至還清被上訴人黎某某工程款1584706.89元之日止)。由被上訴人鄂南公司于本判決送達后十五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被上訴人黎某某。上訴人新八公司在最低欠付被上訴人鄂南公司工程款2892145.73元范圍內(nèi)承擔該筆款項的連帶清償責任。”
二審案件受理費20193元,由上訴人新八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熊 魁 審判員 吳曉梅 審判員 楊榮華
書記員:肖少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