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孫某彬,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黑龍江省烏馬河林業(yè)局干部,現(xiàn)住黑龍江省伊春市烏馬河區(qū)。
上訴人(原審被告):黑龍江綠都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伊春市烏馬河區(qū),組織機構代碼證號56064581-9。
法定代表人:王晶曄,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新福,黑龍江興福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孫某彬因與上訴人黑龍江省綠都房地產公司(以下簡稱綠都房地產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伊春市烏馬河區(qū)人民法院(2016)黑0711民初26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4月1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審理。上訴人孫某彬、上訴人綠都房地產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新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孫某彬上訴請求:依法改判黑龍江省伊春市烏馬河區(qū)人民法院(2016)黑0711民初267號民事判決。理由:綠都房地產公司與孫某彬簽訂的房屋認購合同存在欺詐行為,孫某彬購買的門市房不能實現(xiàn)商服目的。原審判決給付孫某彬60000元的賠償數額沒有達到訴訟要求,應將房屋退還綠都房地產公司及住房差價計算購房款按預期差孫某彬58958元及按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利率計算。
綠都房地產公司辯稱,孫某彬所購買的10號樓之間再次加蓋6棟樓房不是綠都房地產公司加蓋的,而是伊春市人民政府批準,伊春市永順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加蓋的樓房,綠都房地產公司也是受害者,孫某彬應向伊春市永順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主張權利,而不應向綠都房地產公司主張權利。綠都房地產公司上訴請求:依法撤銷黑龍江省伊春市烏馬河區(qū)人民法院(2016)黑0711民初267號民事判決,駁回孫某彬的訴訟請求。理由:原審判決綠都房地產公司賠償孫某彬60000元,認定事實錯誤,孫某彬在與綠都房地產公司簽訂房屋合同及交納房款時,是知道購買的10號不能實現(xiàn)商服的目的,并且加蓋6棟樓是知情的。所加蓋的樓房并非綠都房地產公司,而是伊春市人民政府批準,所以綠都房地產公司不存在違約,更不能承擔違約責任。孫某彬是2012年5月24日購買該房,那么,孫某彬從2012年5月24日起開始計算,而孫某彬在2016年8月29日才提起訴訟,己超過訴訟時效,應駁回其訴訟請求。孫某彬辯稱,孫某彬為此案多次與綠都房地產公司交涉無果,便到伊春市烏馬河區(qū)人民政府信訪局反映此事,在毫無結果的情況下才提起訴訟。所以本案未超過訴訟時效。
孫某彬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綠都房地產公司承擔違約責任,退還購房款118958元及及按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2.承擔本案的訴訟費及其他相關費用。事實及理由:2012年5月24日,孫某彬與綠都房地產公司之間簽訂美岸棲小區(qū)10號樓2號南門市(建筑面積90.12平方米)認購合同。約定孫某彬購買的房屋產權性質為商服,6號樓東側即為道路,道路和烏馬河之間為綠地。房屋單價每平米為2800元,總價款為252336元。孫某彬購買商服后,綠都房地產公司在10號樓和烏馬河之間再次動土施工,加蓋6棟樓房,違反雙方之間的承諾。孫某彬之所以花費如此高昂的價格購買此處房屋,即因為能夠直接面臨河岸,享受大片的草地,提高生活質量。綠都房地產公司為了帶來更高的經濟利益,擅自違反約定。另外,在10號樓周邊用鐵柵欄圍上,孫某彬所購買的商服已經不能實現(xiàn)商服性質,而在同期購買此小區(qū)住宅的樓房單價為每平方米1480元,綠都房地產公司的行為已經構成了違約,孫某彬要求按照住宅價格支付綠都房地產公司購房款。請求法院支持孫某彬的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2年5月24日,孫某彬與綠都房地產公司之間簽訂《綠都.美岸棲認購書》,約定綠都房地產公司將位于綠都美岸棲10棟南單元商層服號、建筑面積90.12平方米、每平方米2800元,總價格為252336元出售給孫某彬。孫某彬于2012年12月27日全額交納了房款。孫某彬在購買涉案房屋時,烏馬河永順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在涉案房屋東側建起樓房,當時在兩個小區(qū)之間未設立圍欄。孫某彬購買后,在兩個小區(qū)地界處建起了圍欄且在此處未設出入口,沒有路人從此經過。
一審法院認為:用于商服的房屋銷售單價通常高于同地段的一般商品房屋,購買者對商用房屋有著不同于一般商品住房的特性要求,具體體現(xiàn)為商服購房者對商服用房臨街屬性的追求。從孫某彬與綠都房地產公司簽訂的認購書中房產性質為商服的約定內容看,足以讓孫某彬認為其對所購房屋的臨街使用屬性,故孫某彬對涉案房屋的臨街使用屬性預期屬于合理預期。綠都房地產公司在明知涉案房屋不能實現(xiàn)商服的目的,而依然與孫某彬簽訂高于一般商品房購買價格的認購書,同時綠都房地產公司也未將在水一方及綠都小區(qū)住宅規(guī)劃信息告知孫某彬,導致孫某彬在購買該涉案房屋后,在兩個小區(qū)地界處建起圍欄且在此處未設出入口,沒有路人從此經過,所購房屋臨街商服的屬性不能實現(xiàn)。綠都房地產公司以訴訟主體、訴訟時效、明知不能實現(xiàn)商服的目的進行抗辯,從雙方簽訂的合同及孫某彬到烏馬河區(qū)政府主張過權利看,有證據證實,孫某彬的主張于法有據,故其辯解理由不成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履行合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賠償損失的違約責任。考慮到該門市房孫某彬是在2012年5月份購買,總價款為252336元,孫某彬在購買涉案門市時,抱著周圍沒設柵欄,有行人在此通過的心理,其應該預料到該門市不能達到預期的商服目的,自身也存在過錯,綠都公司不應按商服的價格出售給孫某彬,故酌定賠償孫某彬60000元為宜。關于孫某彬主張的利息,因缺乏法律依據,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黑龍江綠都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賠償孫某彬60000元,此款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給付;二、駁回孫某彬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660元,由黑龍江綠都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1330元,孫某彬負擔1330元。
二審中,孫某彬圍繞上訴請求提交證據:黑龍江省伊春市烏馬河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二份,證明本案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本院予以采信。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事實一致,對一審認定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孫某彬與綠都房地產公司簽訂的認購書中房產性質為商服,商服樓與商品住房有著不同于一般商品住房的特性,而導致孫某彬不能實現(xiàn)其商服目的,綠都房地產公司違反雙方約定。應承擔違的責任。孫某彬提出按住宅返還差價款的上訴理由,沒有證據證實。本院不予支持。綠都房地產公司提出原審法院判決賠償孫某彬60000元及本案己超過訴訟時效的上訴理由,沒有充分理由及證據證實。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孫某彬、綠都房地產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2580元,孫某彬負擔1250元。綠都房地產公司負擔133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焦 楊 審判員 蓋國建 審判員 于曉星
書記員:肖尊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