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被告):夏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學智,黑龍江鈴蘭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蘭爽,黑龍江鈴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劉麗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加格達奇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麻雪松,北京市未名(哈爾濱)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夏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劉麗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加格達奇區(qū)人民法院(2018)黑2701民初61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1月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夏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學智和被上訴人劉麗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麻雪松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夏某某與張秀蘭為鄰居關系,劉麗某為張秀蘭兒媳。夏某某的兒子是夏卿。2014年7月5日、2016年7月21日、2016年9月12日、2016年12月31日,夏卿分別取得位于曙光社區(qū)(曙光大街與光輝路拐角處)的新建恒興綜合樓工程項目的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書。2016年7月14日,案涉工程項目的建設項目竣工規(guī)劃驗收合格證載明,該竣工工程業(yè)經規(guī)劃部門現場規(guī)劃驗收,符合規(guī)劃批準要求,驗收合格,特發(fā)此證。案涉工程項目的竣工工程驗收報告的驗收結論為:本工程于2016年8月1日開工,于2016年12月30日竣工,經建設單位組織施工、監(jiān)理、設計單位核驗,該工程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設計要求。劉麗某知道夏某某規(guī)劃建設一棟七層樓房后,與夏某某口頭協議,購買預計150平方米的西一門市房屋一戶,購房款1,500,000元。2014年8月11日,夏某某出具收條一份,內容“收到定金壹萬元整,西一門市,月末前交首付50%”。2014年8月30日,劉麗某從其在大興安嶺農村商業(yè)銀行賬號62122800089008****4中轉取740,000元轉存入夏某某名下同一銀行賬號6212280008900XXXX17中。2017年5月15日,張秀蘭給夏某某打電話,雙方就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合同進行了約定,如果2017年6月1日案涉房屋能辦理產權手續(xù),雙方繼續(xù)履行房屋買賣合同,如果到約定時間,產權手續(xù)辦不了,返還該房屋的購房款750,000元,返款期限至2017年7月1日,如果7月1日不返款,之后給付750,000元及此款的利息。2017年8月24日,夏卿取得自建的整棟房屋的不動產權證書,房權證號:黑(2017)加格達奇區(qū)不動產權第0003X**號。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供的收條、存取款憑條、光盤及書面整理資料,被告提供的不動產權證書、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書、建設工程驗收報告、建設項目竣工規(guī)劃驗收合格證,以及原被告的當庭陳述,在卷為憑,足以認定。
一審法院認為,劉麗某與夏某某口頭達成了房屋買賣合同,劉麗某已給付夏某某一半購房款750,000元,夏某某一直未交付房屋,房屋建成后,產權證一直不能辦理,雙方均未實際履行完畢。后雙方經協商對案涉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合同進行了約定,即2017年6月1日前如果夏某某能夠為劉麗某辦理案涉房屋的產權登記手續(xù),合同繼續(xù)履行,如果到期不能辦理產權登記手續(xù),返還劉麗某750,000元購房款,至2017年7月1日,夏某某不返款,之后給付劉麗某750,000元及此款的利息。雙方約定合同解除的條件后,至2017年6月1日,夏某某沒有為劉麗某辦理案涉房屋的產權登記手續(xù),夏某某的兒子夏卿于2017年8月24日取得整棟房屋不動產權證書,該時間晚于雙方約定的辦理產權時間,雙方解除合同的條件成立,故應解除劉麗某與夏某某口頭達成的房屋買賣合同,夏某某應返還劉麗某購房款,并自2017年7月2日起給付劉麗某利息。雙方未約定利率,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止。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九十三條、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解除劉麗某與夏某某口頭達成的房屋買賣合同;二、夏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劉麗某750,000元購房款,并給付以750,000元為基數,自2017年7月2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至實際給付之日止;三、駁回劉麗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利息。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650元,由夏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了雙方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和質證,對雙方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上訴人夏某某提交的第一組證據是2017年6月9日及2017年6月10日哈爾濱和加格達奇的往返飛機票兩張,欲證明上訴人夏某某回到加格達奇,和被上訴人商談房屋買賣事宜。被上訴人質證稱對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不能證明往返目的。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本院予以確認。上訴人夏某某提交的第二組證據是申請證人洪偉、XX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證人洪偉和XX證明夏某某于2017年6月份回到加格達奇,同被上訴人協商房屋買賣辦證、入住、交款的事。證人洪偉同時證實2017年夏天被上訴人的公公和婆婆和上訴人也找過他,商談買房的事情,當時洪偉答應幫他們找政策,規(guī)避稅費的問題,因為當時他幫助夏某某照看所建設的房屋。被上訴人質證稱對兩份證人的證言的真實性和證明問題均有異議,理由是上訴人在一審中沒有提出相關證人,不屬于二審新證據的范圍,證人與上訴人是朋友或發(fā)包方與承包方的關系,雙方之間具有利害關系,上訴人的代理人對證人有誘導因素,證人證言違反了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要件,不具有證明效力。該兩份證人證言證人洪偉在時間表述上模糊,同證人XX的證言及第一組證據沒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對該組證據本院不予以采信。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為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本案的爭議焦點是:一、當事人雙方解除合同的條件是否成就;二、被上訴人的解除權是否消滅;三、法定解除合同的條件是否成就。
2014年雙方當事人以口頭形式訂立了房屋買賣合同,雙方約定并沒有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合同合法有效。在合同履行過程中,2017年5月15日,雙方當事人通過電話溝通,確定2017年6月1日前上訴人如不能為被上訴人辦理完所購房屋的房產證,雙方解除合同,上訴人返還被上訴人購房款及利息,該約定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上訴人在2017年6月1日前沒有證據證明為被上訴人辦理完房產證,根據雙方對解除合同的約定,即到2017年6月2日,雙方解除合同的條件已經成就。
在合同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后,有解除權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對方當事人發(fā)出解除合同的通知,也可以和對方協商繼續(xù)履行合同,但是解除權人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方式,否則,雙方的合同法律關系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也不利于市場交易。本案上訴人在一、二審訴訟中主張在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后,即在2017年6月2日后雙方當事人仍在協商繼續(xù)履行合同,被上訴人并沒有提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被上訴人在向一審法院提交的起訴狀中事實和理由部分,充分證明了在合同解除條件成就后,直到2018年5月24日被上訴人仍然一直要求上訴人履行交付房屋的義務,基于被上訴人此部分自認的事實,如果解除權人在合同解除條件成就后,仍與對方協商履行合同,則意味著其默示表示放棄行使解除權,解除權歸于消滅。被上訴人主張在2017年6月1日以后,多次找上訴人要求按照約定解除雙方的買賣合同,但沒有提交證據予以證實?;谝陨鲜聦?,本案被上訴人的解除權消滅。
本案上訴人在一審訴訟前,即2017年8月24日已經取得了所建整棟房屋房屋的不動產權證書,被上訴人在訴訟中稱上訴人現在仍然不能為其辦理所購房屋的手續(xù),但沒有提交證據予以證實。雙方當事人在2017年5月15日的通話錄音中能證明上訴人已有交付房屋的意思表示。該房屋買賣合同不符合法定解除的條件,雙方當事人應本著公平、誠信的原則繼續(xù)履行合同。
綜上所述,上訴人夏某某的上訴請求成立,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九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李玉彬
審判員 李曉天
審判員 郭志川
書記員: 馬春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