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七臺河中心支公司
劉百春
張仁東
張某某
王森穆
朱某某
王本林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安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七臺河中心支公司。
負責人:單玉喜,男,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百春,男,該公司職員。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仁東,男,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女。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森穆,男,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朱某某,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本林,男,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中國安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七臺河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安某保險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某、朱某某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新興區(qū)人民法院(2016)黑0902民初34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6年8月1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9月1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上訴人安某保險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百春、張仁東,被上訴人張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森穆,被上訴人朱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本林到庭參加了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安某保險公司上訴請求:依法改判上訴人不承擔賠償金59,734.77元,上訴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事實與理由:一審判決傷殘賠償金據以依據的司法鑒定意見書適用法律錯誤,七臺河市司法警官醫(yī)院依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yè)病致殘等級》標準認定張某某為十級傷殘,而張某某系因交通事故受傷,根據《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張某某不構成傷殘,因此一審判決賠付的傷殘賠償金45,218.00元,上訴人不應當承擔。
事故發(fā)生時,張某某17周歲,系未成年人,其沒有提供勞動合同、工資收入等證明,不存在誤工損失,上訴人不應當承擔誤工費賠付11,010元。
依據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合同的特別約定,每人責任限額為40萬元,每次事故絕對免賠率為損失金額的10%或者每次事故絕對免賠額為350.00元,兩者以高者為準。
一審法院認定張某某的人身損失扣除上述誤工費和傷殘賠償金為12,477.73元,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扣除損失金額10%的免賠額,上訴人不應承擔賠償金為1,247.77元。
上訴人不應承擔本案鑒定費1,500.00元、訴訟費759.00元。
綜上,上訴人不應承擔理賠款金額為59,734.77元。
被上訴人張某某答辯稱,一審開庭時,被答辯人未提出傷殘等級異議,且答辯人起訴的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不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答辯人主張按交通事故受傷人員標準評定傷殘等級無法律依據。
答辯人十七歲已不讀書,系打工人員,無固定工作,因此無合同與工資證明,被答辯人主張不賠償誤工費無事實依據。
被答辯人的免賠率10%是格式條款,對答辯人不生效,在簽訂合同之時沒有對投保人履行告知和說明義務,是無效條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 ?規(guī)定,鑒定費應由保險人承擔。
本案不是侵權法律關系,與有無過錯無關,被答辯人是按照保險合同條款約定承擔保險責任,而訴訟費用承擔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六條 ?的規(guī)定所作出的判決,被答辯人承擔訴訟費759.00元是合法的,敗訴一方承擔訴訟費是最高人民法院明確規(guī)定的。
綜上,請求駁回上訴人的上訴。
被上訴人朱某某答辯稱,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是民事體系中兩大組成部分,在特定情況下二者發(fā)生競合,受害方有權選擇其中之一。
上訴人主張的免賠額條款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在簽訂合同時未將免責和免賠事由向被保險人解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 ?的規(guī)定,該免責和免賠額條款不發(fā)生效力。
本案的鑒定是合法的,鑒定是每起人身傷害事故的必經程序,否則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及人民法院無法知道損害的結果,因保險公司不及時履行理賠義務導致本案發(fā)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六條 ?的規(guī)定,訴訟費應由保險公司承擔。
其他意見與張某某的答辯意見一致。
張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醫(yī)藥費6,584.29元、誤工費11,010.00元(3,670.00元/月×3個月)、護理費5,137.86元(122.33元/天×42天)、伙食補助費630元(15.00元/天×42天)、交通費126.00元(3.00元/天×42天)、殘疾賠償金45,218.00元(22,609.00元/年×20年×10%)、鑒定費1,500.00元,合計70,206.15元。
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1月25日21時許,柯彥軍駕駛黑KV9819號牌小型轎車,沿新興區(qū)北山環(huán)城公路由東向西直行行駛,當車駛至六號大道交通信號燈處,闖紅燈行駛時,與朱某某駕駛的從六號大道駛入北山環(huán)城公路實施左轉彎的黑KU8385號牌小型普通客車相撞,造成乘車人張某某受傷、雙方車輛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
七臺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張某某及朱某某此次事故無責任、柯彥軍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事故發(fā)生后,張某某被送往七臺河市中醫(yī)醫(yī)院救治,住院42天出院,經診斷為頭外傷,共花去醫(yī)藥費6,584.29元。
經鑒定,張某某損傷構成10級傷殘、醫(yī)療終結期為傷后3個月。
張某某花費鑒定費1,500.00元。
朱某某駕駛肇事車輛在安某保險公司投保了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保險限額為每座40萬元。
一審法院認為,張某某與朱某某之間形成客運合同關系,該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應認定合法有效。
做為承運人的朱某某負有在約定期間或合理期間內將旅客張某某安全運送到約定地點的法定義務。
朱某某未將旅客張某某安全運送至約定地點,應承擔違約責任,其對運輸過程中造成張某某的傷害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安某保險公司承保了朱某某駕駛的肇事車輛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該肇事車輛在保險期間內肇事。
本案中,張某某同時起訴安某保險公司,故其應在保險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
張某某合理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不合理的訴訟請求,予以調整。
確定張某某各項損失如下:醫(yī)藥費6,584.29元、誤工費11,010.00元(3,670.00元/月×3個月)、護理費5,137.44元(122.32元/天×42天)、伙食補助費630元(15.00元/天×42天)、交通費126.00元(3.00元/天×42天)、殘疾賠償金45,218.00元(22,609.00元/年×20年×10%),合計68,705.73元。
安某保險公司在保險限額內全部賠償張某某,故朱某某不再履行賠償義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一條 ?、第一百一十二條 ?、第一百三十四條 ?(七)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第二百九十條 ?、第三百零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 ?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安某保險公司賠償原告張某某醫(yī)藥費6,584.29元、誤工費11,010.00元(3,670.00元/月×3個月)、護理費5,137.44元(122.32元/天×42天)、伙食補助費630.00元(15.00元/天×42天)、交通費126.00元(3.00元/天×42天)、殘疾賠償金45,218.00元(22,609.00元/年×20年×10%),合計68,705.73元。
二、被告朱某某不再履行賠償義務。
上款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本案鑒定費1,500.00元,由被告安某保險公司承擔。
本案訴訟費1,518.00元,減半收取759.00元,由被告安某保險公司承擔。
二審中,上訴人安某保險公司向法院提供”安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道路客運承運人保險條款”復印件一份,其來源為安某保險公司官網,用以證明上訴人對免責條款和不計免賠條款進行了充分提示。
被上訴人張某某的質證意見,對該份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該合同條款未交付給投保人,無投保人簽字。
免責條款未向投保人提示、說明和解釋。
該合同雖然在官網能查到,但上訴人未將保單和保險合同一并交付投保,因此,對投保人不發(fā)生法律效力。
被上訴人朱某某的質證意見,對該份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該條款未給朱某某,且其與最高院研究室的相關說明相抵觸,上訴人未向投保人解釋該條款,因此不發(fā)生法律效力。
在官網能查到,亦不能說明朱某某知曉其真實含義和后果。
本院認為,本案為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爭議焦點為被上訴人張某某的傷殘等級鑒定標準適用是否有誤、張某某能否享受誤工費、上訴人安某保險公司應否免除對張某某損失10%的理賠責任,及鑒定費、訴訟費由誰承擔的問題。
關于上訴人安某保險公司主張被上訴人張某某的傷殘等級鑒定適用標準的問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案件受理費1,518.00元,由上訴人中國安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七臺河中心支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本案為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爭議焦點為被上訴人張某某的傷殘等級鑒定標準適用是否有誤、張某某能否享受誤工費、上訴人安某保險公司應否免除對張某某損失10%的理賠責任,及鑒定費、訴訟費由誰承擔的問題。
關于上訴人安某保險公司主張被上訴人張某某的傷殘等級鑒定適用標準的問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案件受理費1,518.00元,由上訴人中國安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七臺河中心支公司承擔。
審判長:徐中華
審判員:解涵
審判員:李金弟
書記員:焉慶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