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長江東某化工有限公司
馬某某
程峰(湖北文喆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赤壁市長江東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赤壁市赤馬港辦事處砂子嶺八組,組織機構代碼:69801072-8。
法定代表人李繼明,東某公司總經(jīng)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馬某某。
委托代理人程峰,湖北文喆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東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馬某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赤壁市人民法院于2012年10月30日作出的(2012)鄂赤壁民初字第0181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審理后認為原審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作出(2012)鄂咸寧中民三終字第231號民事裁定書,發(fā)回湖北省赤壁市人民法院重審。赤壁市人民法院重審后,于2013年11月20日作出(2013)鄂赤壁民重字第00004號民事判決。東某公司不服該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被告東某公司系2009年12月7日成立的經(jīng)營橡膠塑料制品及輔助化工原料等業(yè)務的有限責任公司。原告馬某某作為赤壁市糧食機械廠負責人及赤壁市中糧膠輥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自2010年6月13日起至2011年5月27日止與被告發(fā)生業(yè)務往來多次,雙方的交易習慣為每次交易單獨結算。2011年2月27日,被告方法人代表李繼明之兄李華明以被告名義出具欠條“今欠到市糧食機械廠白碳黑五噸整。系到3月份中旬提貨,長江東某公司李繼民2011年2月27日”。原告馬某某持有此欠條。由于赤壁市糧食機械廠2011年11月被注銷,該廠系馬某某獨資企業(yè),原告馬某某作為債權人以被告東某公司未按期交貨為由訴至原審法院。被告東某公司稱交付上述欠條中的貨物時原告稱欠條遺失,且2011年3月10日、3月13日、4月14日原告均向被告出具過欠條,出具欠條時未行使抵銷權,故認為“2010年2月27日欠條中的貨物已經(jīng)給付,且原告的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被告自認此條屬被告方單位行為。
原審認為,原、被告雙方在一定期限內(nèi)多次進行了含白炭黑等化工用品的貨物交易,未進行最終結算,原告馬某某憑被告東某公司的欠條主張權利,由于東某公司無有效證據(jù)證明其已按約定供應貨物,按民事訴訟證據(jù)規(guī)則的有關規(guī)定,其應承擔敗訴的結果;原告起訴,經(jīng)法院審查認定,其主張權利并未超過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期限,因此被告東某公司的抗辯理由不成立,對原告馬某某的訴訟請求應予以支持。經(jīng)原審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五條 ?、第一百三十八條 ?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東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向原告馬某某交付質(zhì)量合格的白炭黑五噸。案件受理費400元,由被告東某公司負擔。
本院認為,以有效證據(jù)為基礎對事實作出判斷,是司法審判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從事民事活動的主體有義務保存好具有證明力的交易憑證,以避免發(fā)生糾紛。本案中,被上訴人馬某某持有上訴人東某公司出具的欠條向上訴人東某公司主張權利,上訴人東某公司以所欠貨物已經(jīng)交付,且該筆債務已過訴訟時效為由拒付,但其提供的證據(jù)均不足以對抗被上訴人馬某某所持原始欠條所證明的事實。根據(jù)民事訴訟證據(jù)規(guī)則的有關規(guī)定,上訴人東某公司應當承擔敗訴的結果。對于上訴人東某公司在二審中提出對欠條進行鑒定的請求,本院認為,本案經(jīng)過了原審法院二次審理,已經(jīng)給予了上訴人東某公司充分的舉證時間,且原審法院在重審時就此問題已向上訴方作出釋明,上訴方明確表示不鑒定,應當視為已放棄了申請鑒定的權利。故對上訴人東某公司的此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本院需要說明的是,欠條出具的時間對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決定因素,法定中止和中斷的各項事由都將影響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上訴人以欠條載明的年份時間不明確為由,提出被上訴人起訴已超過時效的抗辯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處理并無不妥。本案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00元,由上訴人東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以有效證據(jù)為基礎對事實作出判斷,是司法審判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從事民事活動的主體有義務保存好具有證明力的交易憑證,以避免發(fā)生糾紛。本案中,被上訴人馬某某持有上訴人東某公司出具的欠條向上訴人東某公司主張權利,上訴人東某公司以所欠貨物已經(jīng)交付,且該筆債務已過訴訟時效為由拒付,但其提供的證據(jù)均不足以對抗被上訴人馬某某所持原始欠條所證明的事實。根據(jù)民事訴訟證據(jù)規(guī)則的有關規(guī)定,上訴人東某公司應當承擔敗訴的結果。對于上訴人東某公司在二審中提出對欠條進行鑒定的請求,本院認為,本案經(jīng)過了原審法院二次審理,已經(jīng)給予了上訴人東某公司充分的舉證時間,且原審法院在重審時就此問題已向上訴方作出釋明,上訴方明確表示不鑒定,應當視為已放棄了申請鑒定的權利。故對上訴人東某公司的此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本院需要說明的是,欠條出具的時間對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決定因素,法定中止和中斷的各項事由都將影響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上訴人以欠條載明的年份時間不明確為由,提出被上訴人起訴已超過時效的抗辯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處理并無不妥。本案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00元,由上訴人東某公司負擔。
審判長:熊魁
審判員:楊三華
審判員:王洪斌
書記員:成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