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丁坤,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淑芹,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新青區(qū)退休五七工。
二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榮海,黑龍江和玄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退休職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曉梅,黑龍江新飛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丁坤、劉淑芹因與被上訴人孫某某同居關系析產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伊春市新青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707民初4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7月2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丁坤及丁坤、劉淑芹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榮海、被上訴人孫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曉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丁坤、劉淑芹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第一項,撤銷第二項,改判孫某某給付丁坤、劉淑芹65000元購房款。事實與理由:本案案由為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涉案房屋屬同居期間購買,在近20年同居期間,丁坤的母親萬新生與孫某某的財產已處于混同狀態(tài),涉案房屋應屬于二人共同財產。丁坤、劉淑芹在一審法院提供萬新生工資卡和其他銀行明細已證實萬新生出資事實,上訴人已完成了舉證責任。購房當天萬新生取款50000元,孫某某辯稱該款并未用于購房之用,但卻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本案涉案房屋的舉證責任由孫某某負擔。
孫某某辯稱,萬新生與孫某某同居期間財產混同缺少證據(jù)證實。萬新生于2014年4月30日取款的事實,不能證實該款用于購買房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丁坤、劉淑芹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伊春市社會保險事業(yè)管理局新青分局發(fā)放萬新生的喪葬費、撫恤金10000元及伊春市新青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fā)放萬新生的喪葬費、撫恤金40478元歸丁坤、劉淑芹所有,合計50478元;2、返還萬新生的身份證和6張銀行卡的原件及居民死亡醫(yī)學(推斷)書、火化證明、喪葬費收據(jù)、戶口注銷證明的原件;3、孫某某給付丁坤、劉淑芹65000元購房款。事實與理由:死者萬新生系丁坤的母親,劉淑芹的女兒,生前與孫某某是同居關系。2016年12月20日,萬新生因腦出血去世。萬新生去世后,其身份證、6張銀行卡及居民死亡醫(yī)學證明(推斷)書,火化證明、喪葬費收據(jù)、戶口注銷證明等證件均由孫某某持有。隨后,孫某某將相關證明交給伊春市社會保險事業(yè)管理局新青分局和伊春市新青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理萬新生喪葬費、撫恤金領取事宜。丁坤、劉淑芹認為,撫恤金是職工死后,所在單位給予死者親屬的精神撫慰和經濟補償。萬新生與孫某某并未領取結婚證,雙方之間屬于同居關系,孫某某并無繼承權,丁坤、劉淑芹是萬新生的女兒和母親,屬于其近親屬,因此,萬新生死亡后的喪葬費和撫恤金應依法歸丁坤、劉淑芹所有。2014年4月30日,死者萬新生與孫某某同居期間,共同出資130000元購買了位于新青區(qū)利民小區(qū)B區(qū)10號樓4單元203室房屋,其中萬新生出資50000元,萬新生患病期間,孫某某私自以132500元的價格將房屋出售,該房屋屬于雙方同居生活期間共同購置的房產,屬于一般共有財產,該房款丁坤、劉淑芹應分得一半。
一審法院認定:死者萬新生與孫某某自1999年初一直同居。2016年12月20日萬新生去世,所有喪事費用均由孫某某出資辦理。伊春市社會保險事業(yè)管理局新青分局和伊春市新青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fā)放萬新生的撫恤金46478元,喪葬費4000元,共計50478元。萬新生的居民死亡醫(yī)學(推斷)書、火化證明、喪葬費收據(jù)、戶口注銷證明的原件已用于辦理萬新生喪葬費、撫恤金事宜。萬新生的居民身份證、工商銀行卡1張卡號:xxxx6;儲蓄銀行卡2張,孫某某在審理期間已返還丁坤、劉淑芹。農行xxxx6,xxxx7,xxxx5卡內,經查詢其中無存款,近兩年無交易明細,丁坤、劉淑芹不再要求返還。2014年4月30日,孫某某與賣方鄭殿富簽訂買房協(xié)議,以130000元價格購買位于新青區(qū)利民小區(qū)B區(qū)10號樓4單元203室房屋。購房當日在萬新生工資卡中有提取50000元的明細記錄。一審法院認為,萬新生去世后,喪葬費和撫恤金是按國家相關政策作為近親屬享有的待遇,但不屬于遺產繼承范圍。萬新生生前與孫某某屬于同居關系,丁坤、劉淑芹作為近親屬享有其待遇,對其主張喪葬費和撫恤金的訴求,本院予以支持。萬新生去世后,所有喪葬事宜均由被告孫某某出資辦理,故應從萬新生喪葬費中扣除。對于孫某某辯稱,萬新生患病期間,為其治病的借款應該用萬新生的撫恤金償還的辯解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信。丁坤、劉淑芹要求孫某某給予65000元購房款的訴求,購房日期與取款日期雖然一致,但無其他證據(jù)相互佐證,不能證明該款項是否用于購買其房屋,且在購買房屋的協(xié)議書上并無萬新生的簽名,丁坤、劉淑芹增加的訴訟請求,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三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1、伊春市社會保險事業(yè)管理局新青分局和伊春市新青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fā)放萬新生的喪葬費、撫恤金,共計50478元,其中撫恤金46478元歸丁坤、劉淑芹所有,喪葬費4000元歸孫某某所有。2、駁回丁坤、劉淑芹要求孫某某給付65000元購房款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487元,簡易程序減半收取1243.5元,由孫某某承擔489元,丁坤、劉淑芹承擔754.50元。
二審中,上訴人、被上訴人均未向本院提交新證據(jù)。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2014年4月30日,孫某某與賣方鄭殿富簽訂買房協(xié)議,以130000元價格購買位于新青區(qū)利民小區(qū)B區(qū)10號樓4單元203室房屋。購買房屋當日在萬新生工資卡中有提取50000元的明細記錄。后孫某某于2016年10月5日以132500元的價格將房屋出售給劉顯發(fā)。該房屋是萬新生與孫某某同居期間購買,并被孫某某出賣。丁坤、劉淑芹已提供了萬新生的工資卡明細和郵儲銀行的明細?,F(xiàn)孫某某不能提供充分證據(jù)證實130000元購房款來源,結合孫某某、萬新生同居近20年的事實,購房款130000元應認定為孫某某與萬新生共同出資,丁坤、劉淑芹請求孫某某返還65000元購房款的上訴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丁坤、劉淑芹的上訴請求成立,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黑龍江省伊春市新青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707民初44號民事判決第一項;
二、撤銷黑龍江省伊春市新青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707民初44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三、被上訴人孫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給付二上訴人丁坤、劉淑芹65000元;
四、駁回二上訴人丁坤、劉淑芹其他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3730.5元,上訴人丁坤、劉淑芹負擔1865.25元,被上訴人孫某某負擔1865.2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焦 楊 審判員 蓋國建 審判員 于曉星
書記員:肖尊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