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頤而晟通風設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萬賢虎,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立平。
被告:上海鋼之杰鋼結構建筑系統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許金勇,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克勇,上海偉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邴園慶,上海偉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頤而晟通風設備有限公司(以下或簡稱為頤而晟公司)與被告上海鋼之杰鋼結構建筑系統有限公司(以下或簡稱為鋼之杰公司)承攬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吳立平及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克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頤而晟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質保金人民幣109,964元(以下幣種均相同)。事實和理由:2013年6月26日,原、被告簽訂了一份屋面順坡自然采光通風器制造、安裝合同,2014年5月20日簽訂了一份工程承包合同(增補)。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履行了義務,完成了上述兩份合同確定的義務。然被告至今未支付質保金,故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起本案訴訟。
被告鋼之杰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請。其一,涉案工程有質量問題,原告提供的產品質量及服務態(tài)度存在問題,在工程驗收前,兩次出現較大的質量問題,采光板嚴重變形,漏雨,開裂,被告多次催告原告進行維修,原告在被告催告后一年之久才第一次進行維修。2016年1月工程竣工驗收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大概2016年5月份,通風器、采光板出現問題,被告多次發(fā)函催告,原告置之不理。根據合同約定,在工程驗收合格5年內,原告承擔免費保修責任,原告違反了合同義務。其二,根據合同法第67條規(guī)定,原告具有維護瑕疵工程義務,原告已違反其先履行之義務,被告有權拒絕支付質保金。其三,被告為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已安排人員進行維修。被告已聯系相關單位對涉案工程維修進行初步估價,該估價與原告留在被告處的質保金存在較大差距,不足以彌補被告損失。
審理中,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提交了相關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現就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被告提供的其公司員工劉志強與原告員工溝通的郵件往來記錄,用以證明被告要求原告進行維修,但原告并未進行維修。對郵件往來記錄,原告表示2016年6月28日被告發(fā)送的整改通知內容已經知曉,但是原告員工胡春花已經于2014年離職,故對被告提供的除2016年6月28日的郵件以外的其他郵件均不予認可。另被告提供了一份詢價函,用以證明其向相關維修公司進行詢價,工程現在需要進行維修的金額遠高于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的質保金金額。原告認為上述證據系被告單方面制作,故對真實性不予認可。
本院認為,被告提供的郵件往來記錄僅能說明被告確實向原告反映了涉案工程存在的部分問題,要求原告進行維修,但是根據被告付款時間、雙方進行工程結算的時間及庭后被告提供的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單顯示時間,本院有理由相信被告郵件中提及的問題應該得到了解決,而且依據雙方合同約定,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一年內被告應支付質保金,現被告提出的證據并不能證明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該涉案工程存在應由原告承擔的質量問題而不應支付質保金。另被告自行制作的詢價函并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故本院對被告提供的上述證據均不予采信。
經過對證據的審查及分析,本院認定以下事實:
一、2013年6月26日,原、被告簽訂《屋面順坡自然采光通風器制造、安裝合同》,約定原告負責被告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qū)工地鋼結構廠房屋面順坡自然通風器的加工、制作,并運至現場進行安裝、調試驗收等工作。合同價款為2,245,430元,并約定了付款方式,其中工程驗收合格后,支付到結算款的95%,剩余5%作為質保金在工程驗收合格一年內支付,并約定質保期從驗收合格日計起。
二、2014年5月20日,原、被告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增補)》,合同約定由原告負責為被告增補4.5米喉徑,長約2條*13.55米=27.1米的氣樓,敞開式;增補1.5米喉徑屋脊氣樓,總長234米。合同價款為243,130元,并約定該份合同是前述合同的補充合同,該份合同未作約定之處應以前述合同為準。
三、2014年8月5日,雙方就涉案工程的工程數量、單價等進行結算,雙方共同確認《屋面順坡自然采光通風器制造、安裝合同》所涉及的工程以及《工程承包合同(增補)》涉及的27.1米的氣樓均已完工,并確認截至2014年8月5日被告應支付的結算費用合計應為2,040,578元,已經支付的價款為1,724,232.12元,質保金為102,028.90元,結算需支付的金額為214,316.98元。
四、2014年11月4日,被告確認屋脊能風氣樓(敞開式):YS-1500:234米即《工程承包合同(增補)》合同所涉及的234米的部分完工。
五、原告與被告員工劉志強多次溝通,要求被告支付質保金,另審理中雙方一致確認被告確實尚有109,964元質保金未付。
六、2016年6月28日,被告向原告發(fā)出整改通知,表示因為最近被告廠區(qū)有狂風刮過,氣樓有許多被掀翻的地方,希望原告進行整改檢修。
七、審理中,被告表示包括本案所涉工程在內的南京中建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新建廠區(qū)工程-主廠房整體工程已經于2016年1月21日通過驗收,并提交了工程竣工驗收證明書等材料。原告對該份工程竣工驗收證明書無異議,并且認為其所承攬的涉案工程實際是最先實施的,故工程竣工驗收時間應該在此時間之前,如果整體工程都已經通過驗收,完全能夠說明原告所承接的涉案工程最遲已經于前述時間通過驗收。
以上事實,可由《屋面順坡自然采光通風器制造、安裝合同》、《工程承包合同(增補)》、結算單、完工單、短信聊天記錄等證據以及各方當事人陳述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的承攬合同關系依法成立,合法有效,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原告已依約完成被告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qū)工地鋼結構廠房屋面順坡自然通風器的加工、制作、安裝等工程,被告理應依約支付合同價款。現被告提供的《竣工驗收證明書》顯示包括本案所涉工程在內的南京中建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新建廠區(qū)工程-主廠房已經于2016年1月21日整體通過驗收,即使以此時間點作為雙方合同約定的工程驗收合格的起算點,一年質保期應為2017年1月20日,那么被告支付質保金的付款條件也已經成就,故被告理應向原告支付前述質保金。被告抗辯并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信。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三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上海鋼之杰鋼結構建筑系統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上海頤而晟通風設備有限公司質保金109,964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為1,249.5元(原告已預繳),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劉??丹
書記員:蒯本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