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白某支行,住所地上海市。
負責人:宋利群,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奕,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孝菁,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市青浦區(qū)金某某人民政府,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qū)。
負責人:凌敏,鎮(zhèn)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輝,上海衡茂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白某支行與被告上海市青浦區(qū)金某某人民政府股東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責任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于2017年12月21日和2018年4月13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奕、徐孝菁,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輝到庭參加訴訟。經(jīng)雙方當事人合意,本案繼續(xù)適用簡易程序并延長審理期限三個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白某支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zhèn)鶆毡窘鹑嗣駧?4萬元及逾期還款利息(遲延履行金:以34萬元為基數(shù),自1997年4月1日起至2014年7月31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二倍計算;一般債務利息:自2014年8月1日起計算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自2014年8月1日起計算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按日萬分之一點七五計算)。事實與理由:1996年,因上海汪洋時裝公司(簡稱汪洋公司)、上海市青浦縣商榻工業(yè)公司(簡稱商榻工業(yè)公司)未能按借款合同約定歸還原告的借款,上海市徐匯區(qū)人民法院于1996年4月21日作出(1996)徐經(jīng)初字第2048號民事判決書,判決確認:汪洋公司應給付原告借款本金39萬元,應償付原告利息9,672元,案件受理費8,505元(原告已預交),財產保全費2,520元,應在判決十日內付清,逾期按銀行貸款利率的雙倍計付遲延履行金。商榻工業(yè)公司對汪洋公司支付原告上述款項負連帶清償責任。判決生效后,汪洋公司及商榻工業(yè)公司均未能按判決書履行還款義務,原告申請強制執(zhí)行,因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法院出具中止執(zhí)行的裁定。后商榻工業(yè)公司支付原告5萬元,汪洋公司至今尚欠原告借款本金34萬元及相應利息、遲延履行利息。汪洋公司于1993年3月1日設立,系集體所有制企業(yè),上級主管部門為商榻鎮(zhèn)人民政府,注冊資金為400萬元,其中貨幣資金140萬元,7,000平方米房屋及設備等固定資產合計260萬元,資金來源為上級單位撥款。然而,汪洋公司的工商資料中,僅有1份由青浦縣審計事務所出具的《驗資證明書》,而并沒有現(xiàn)金入賬、廠房過戶及固定資產交接清單等財產轉移手續(xù),無法證明商榻鎮(zhèn)政府已經(jīng)實際投入相應資產,且汪洋公司于1997年貸款逾期時400萬元資產全無,明顯不符合常理。2004年3月15日,青浦區(qū)人民政府行政區(qū)劃調整,撤銷原商榻鎮(zhèn)建制,建立新的金某某。因此,原商榻鎮(zhèn)人民政府的債權債務應由被告承繼和受讓。2006年4月10日,被告在沒有對汪洋公司所負原告?zhèn)鶆者M行清償?shù)那闆r下,辦理了汪洋公司的注銷手續(xù),并向工商部門出具材料證明已經(jīng)清理完畢汪洋公司的所有債務,并出具“如有未了業(yè)務及事由,概由被告單位負責處理”之承諾。2016年9月29日,原告在上海市青浦區(qū)房地產交易中心調取證據(jù)顯示,2005年12月15日,金某某政府將包括房屋土地產權在內的汪洋公司的所有產權劃歸上海青浦區(qū)商榻集體資產經(jīng)營有限公司(簡稱商榻集體資產公司)所有。2006年4月29日,商榻集體資產公司將商周路XXX號(后變更為商洋路XXX弄XXX號)地址上的土地面積5,553.62平方米、建筑面積3,740.80平方米的房屋以90萬元價格轉讓給青浦名流針織內衣廠。原商榻鎮(zhèn)人民政府并未足額出資,且被告在注銷之前抽逃不動產出資,損害債權人利益,被告應當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上海市青浦區(qū)金某某人民政府承認原告在本案中所主張的事實,但認為,本案存在重復訴訟的事實,原告在前案中基于同樣事實和理由起訴,本案所涉?zhèn)鶆占跋嚓P事實在前案中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判決,本案系重復訴訟。原告的訴訟請求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汪洋公司依法注冊成立,且足額繳納注冊資金,也不存在抽逃資金的行為。
本院另查明,在申請人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青浦支行與被執(zhí)行人汪洋公司、商榻工業(yè)公司執(zhí)行案件中,上海信衡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對汪洋公司名下位于青浦區(qū)商榻鎮(zhèn)商周路86幢的房屋進行了價值評估,認定建筑面積為3,740.80平方米,以2004年4月2日為評估時點,確定公開市場價值為200.60萬元。在執(zhí)行過程中,汪洋公司的相關房產進行了變賣,商榻集體資產公司出資972,400元購得相關房產,該972,400元由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青浦支行受償。
2016年8月1日,本院立案受理了原告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白某支行與被告上海市青浦區(qū)金某某人民政府清算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作出(2016)滬0118民初8123號民事判決,駁回了原告訴請。原告上訴后撤訴。
本院認為,前案訴訟系原告向作為清算義務人的被告主張賠償責任的糾紛,本案中原告就被告未出資及抽逃出資的事實主張賠償責任,兩案雖訴請一致,但請求權基礎不同,并非重復訴訟。根據(jù)本案查明的事實,商榻集體資產公司在執(zhí)行程序中支付對價獲得原屬汪洋公司的資產,故被告不存在抽逃資金的事實。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出資不實的賠償責任,其訴請系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被告的訴訟時效抗辯不能成立。
汪洋公司設立時,注冊資金為400萬元,其中貨幣資金140萬元,7,000平方米房屋及設備等固定資產合計260萬元,企業(yè)法人申請開業(yè)登記注冊書中以列舉方式記載汪洋公司有較大數(shù)量的平縫機、拷邊機、撬邊機等設備。汪洋公司的驗資報告中并無貨幣資金的支付憑證,也沒有房屋及設備等固定資產的評估報告,該驗資報告不能證明被告足額出資的事實。被告作為汪洋公司的出資人,應對其足額出資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被告在本院給予的舉證期限內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足額出資,因其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應當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賠償責任。對于汪洋公司名下的房屋,經(jīng)執(zhí)行評估以2004年4月2日為評估時點,確定公開市場價值為200.60萬元,原告在本案中同意按照該時間節(jié)點和金額確定汪洋公司名下的房屋價值,本院予以確認。汪洋公司的設備已經(jīng)滅失,無法評估其價值,但是,相關設備確為汪洋公司經(jīng)營所需,驗資報告中陳述的設備種類和數(shù)量具有可信性,本院酌定被告出資時相關設備的價值為50萬元。綜上,原商榻鎮(zhèn)人民政府在設立汪洋公司時僅出資250.60萬元,應在未出資的149.40萬元本息范圍內對汪洋公司不能清償?shù)膫鶆粘袚a充賠償責任。由于行政區(qū)劃調整,原商榻鎮(zhèn)人民政府對汪洋公司的責任、義務應由被告承繼,包括出資不實的責任。原告的訴請屬于汪洋公司不能對外清償?shù)膫鶆?,被告應對該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汪洋公司未清償原告的經(jīng)生效判決確認的債權本金為34萬元。原告主張的生效判決的遲延履行利息亦屬于汪洋公司應當向原告清償?shù)膫鶆?,其計算方式并無不當,應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一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上海市青浦區(qū)金某某人民政府應在149.40萬元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1996)徐經(jīng)初字第2048號民事判決確定的上海汪洋時裝公司對原告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白某支行不能清償?shù)?4萬元債務及以34萬元為基數(shù),自1997年4月1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履行期限為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6,400元,減半收取計3,200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劉建雷
書記員:姚??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