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趣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注冊地上海市徐匯區(qū),經營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表人:孟丹丹,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杭軍,上海昌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沈雁珺,女,1988年2月22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長寧區(qū),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原告上海趣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被告沈雁珺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1日立案受理后,因被告沈雁珺已出境,且境外地址不明,本院于2018年4月15日依法轉為普通程序,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9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趣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杭軍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沈雁珺經本院公告?zhèn)鲉?,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趣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2017年8月2日至2017年11月20日稅后工資差額1,430.61元;二、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12,000元;三、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2017年11月21日至2018年1月31日的競業(yè)限制補償金5,087.18元。事實與理由:原告按照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發(fā)放工資,不存在拖欠工資的問題。被告入職后,基本不來公司報到,簽合同帶壞業(yè)務部門的風氣,并且欺上瞞下,被告入職以來,在試用期內業(yè)績始終不達標,原告系合法解除。被告未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匯報其就職新單位,其單方面要求原告支付競業(yè)限制補償金并不合理,且原告已全額支付被告24個月的競業(yè)限制補償金358.80元。原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仲裁裁決書、勞動合同及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書、鄰匯吧2017業(yè)務部激勵制度V3.1及發(fā)送的電子郵件截圖、2017年8月7日、10月9日的商家拓展部月度面談表、被告的工資流水、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書等證據。
被告沈雁珺未到庭參加訴訟,亦未提供書面答辯意見。
根據原告提供的證據查明如下事實:
被告于2017年8月2日入職原告處,雙方簽訂了期限自2017年8月2日起至2020年8月1日止的勞動合同,試用期自2017年8月2日起至2018年2月1日止,合同約定被告從事大客戶經理崗位。當日,雙方還簽訂了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書,約定“甲方(原告)在乙方(被告)遵守本合同的前提下,在乙方競業(yè)禁止期間,即與乙方勞動關系解除或中止后2年內,每月向乙方按其離職前最后一個月從企業(yè)獲得的稅后月工資的0.5%的標準支付津貼作為補償,支付方式為轉賬形式,于離職次月11日前一次性支付所有補償費?!?br/> 2017年11月20日,原告以被告試用期業(yè)績不達標,無法勝任公司所提供崗位為由,解除了雙方的勞動合同。
2017年8月2日至2017年11月20日間,被告每月實得工資分別為9,662.13元、12,119.18元(含獎金)、6,479元、5,571.23元。被告離職后,原告根據雙方簽訂的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書約定的標準支付了被告24個月的競業(yè)限制補償金共計358.80元。原告確認被告月工資為稅前12,000元。
2017年12月5日,被告向上海市靜安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原告支付:一、2017年8月2日至11月20日的工資差額20,201.30元;二、支付2017年8月2日至2017年11月20日的休息日加班工資17,349.40元;三、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2,000元;四、支付2017年8月2日至11月20日報銷費5,191元;五、支付競業(yè)限制補償金86,400元。該仲裁委于2018年2月11日作出靜勞人仲(2017)辦字第2732號裁決:一、原告支付被告2017年8月2日至2017年11月20日的稅后工資差額1,430.61元;二、原告支付被告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12,000元;三、原告支付被告2017年11月21日至2018年1月31日的競業(yè)限制補償金5,087.18元;四、被告的其余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不服該裁決,遂訴訟來院。
原告在審理中提供:1、鄰匯吧2017業(yè)務部激勵制度V2.0、V3.1及電子郵件截圖,證明兩個規(guī)定具有延續(xù)性,已通過郵件方式發(fā)送給全體員工,根據鄰匯吧2017業(yè)務部激勵制度V3.1的規(guī)定,連續(xù)兩個月未達到相應業(yè)績,薪資降級,連續(xù)三個月銷售額低于5萬元并且毛利低于8,000,予以降級或直接淘汰;2、有被告簽字的面談時間分別為2017年8月7日、2017年10月9日的商家拓展月度面談表、9月商家數據,證明被告業(yè)績連續(xù)不達標,在2017年10月9日的商家拓展部月度面談表上有簽字,認可工資打八折;3、原告提供電子郵件截圖,證明該制度于2017年9月19日發(fā)送至收件人“鄰匯吧”,原告稱“鄰匯吧”是工作群組,被告也在該群組,且該制度系被告在仲裁時提交的證據。該份證據顯示,2017業(yè)務部激勵制度V3.1公示期為7天,自2017年10月1日起執(zhí)行。
審理中,原告對仲裁委根據被告稅后工資9,235元的標準,核算被告2017年8月2日至2017年11月20日稅后工資差額為1,430.61元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關于工資差額,本院認為,因用人單位作出的減少勞動報酬等決定而發(fā)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F原告認可仲裁委根據被告的稅后工資計算被告2017年8月2日至2017年11月20日稅后工資差額為1,430.61元,本院予以照準,原告應向被告支付該筆款項。
關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本院認為,因用人單位作出的解除勞動合同等決定而發(fā)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原告以被告試用期業(yè)績不達標,無法勝任公司可提供崗位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但原告提交的證據并未顯示雙方有關于錄用條件的明確約定。此外,被告于2017年8月入職,原告提交的鄰匯吧2017業(yè)務部激勵制度V3.1于2017年9月19日公示,2017年10月1日起執(zhí)行,原告于2017年11月20日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也并不符合該制度規(guī)定的“連續(xù)三個月銷售低于5萬并且毛利低于8000,予以降級或直接淘汰”的情形,故原告的解除行為缺乏依據,系違法解除,原告應向被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對原告的相關訴請,本院不予支持。現原告確認被告的稅前工資為12,000元/月,經核算,原告應支付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2,000元。
關于競業(yè)限制補償金,本院認為,競業(yè)限制不僅涉及用人單位的商業(yè)秘密權,同時也涉及勞動者的就業(yè)權,競業(yè)限制對勞動者就業(yè)造成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原、被告雙方簽訂的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書雖然對競業(yè)限制補償費作出了約定,原告也按約定向被告支付了二年共計358.80元的補償費,但該補償款無法保障被告離職后的基本生活,且與法律規(guī)定相悖,對原告的該項訴請,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在仲裁裁決后未起訴,視為認可仲裁裁決,故原告應按照2017年上海市最低工資即每月2,300元的標準向被告支付2017年11月21日至2018年1月31日期間的競業(yè)限制補償金,扣除原告已向被告支付的358.80元,原告還應支付被告上述期間競業(yè)限制補償金差額5,087.18元(2,300元÷21.75×8天+2,300元×2個月―358.80元)。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三十條第一款、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六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上海趣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沈雁珺2017年8月2日至2017年11月20日期間稅后工資差額1,430.61元;
二、原告上海趣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沈雁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2,000元;
三、原告上海趣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沈雁珺2017年11月21日至2018年1月31日期間的競業(yè)限制補償金差額5,087.18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上海趣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原告上海趣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被告沈雁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錢??曄
書記員:胡立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