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裸体无遮挡免费永久观看|精品女同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级婬片A片人缓交|给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wǎng)!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上海蓼湖貿易有限公司與上海賽某工貿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2021-06-09 塵埃 評論0

  原告:上海蓼湖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程菊,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汪衛(wèi)國。
  委托訴訟代理人:陸婕。
  被告:上海賽某工貿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鄭月娟,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邱國開,上海瀚英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叢鈺,上海瀚英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蓼湖貿易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賽某工貿有限公司買賣合同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李媛媛獨任審判。本案于2018年7月17日進行了首次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汪衛(wèi)國、陸婕、被告法定代表人鄭月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于2018年8月22日進行了第二次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汪衛(wèi)國、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邱國開、叢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蓼湖貿易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支付貨款55,827.50元;2.被告支付原告因訴訟產生的費用。2018年7月17日,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1.被告支付貨款74,627.50元;2.被告支付原告因訴訟產生的復印費45元。2018年8月29日,原告再次變更訴訟請求為:被告支付貨款19,333元。事實和理由:從2013年至2017年12月,原告一直向被告供應貨物。2016年7月21日至2017年12月29日,原告陸續(xù)向被告交付了55,827.50元的貨物,被告均已簽收,且原告已就其中55,558.50元貨物開具了發(fā)票,被告已進行了抵扣。但被告一直拖欠貨款未付,原告多次催討無果,故提起本案訴訟。原告為了本案訴訟支付了45元復印費,要求由被告承擔。后原告經查發(fā)現(xiàn),原告分別于2014年11月24日、2015年1月28日、2015年6月24日向被告開具了三張金額為5,500元、7,000元、6,300元的發(fā)票,原告并向被告交付了相應的18,800元貨物,但被告至今未付貨款,故原告在第一次庭審時增加該部分訴請。在本案審理過程中,被告向原告轉賬支付了55,294.50元貨款,故原告在訴請1中將該部分金額扣除。另考慮到訴請2金額較小,原告自愿撤回該訴請。
  被告上海賽某工貿有限公司辯稱,對于開具時間為2014年11月24日、2015年1月28日、2015年6月24日的三張發(fā)票涉及的18,800元貨款,原告在2017年12月8日與被告在微信中進行對賬時,并沒有將該款作為欠款,故原告該部分訴訟請求已過訴訟時效。且原告沒有提供18,800元貨款相應的送貨單,被告并未收到該部分貨物,被告實際已現(xiàn)金支付該18,800元,但因已過訴訟時效,被告不再主張原告返還。對于原告提交的2016年7月21日至2017年12月29日期間的送貨單中,編號為XXXXXXX和XXXXXXX的送貨單沒有被告簽收,被告也沒有收到相應貨物,故被告對該533元貨款不予認可,被告對其余55,294.50元貨款予以認可,并于本案審理過程中轉賬支付給了原告。對于原告主張的45元復印費,被告認為該費用與本案無關,不同意承擔。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于雙方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定如下:
  1.原告提供編號分別為XXXXXXX和XXXXXXX的送貨單,證明原告于2017年4月27日向被告送貨533元。被告質證稱,兩張送貨單上沒有被告人員簽字,故對此不予認可。審理中,原告陳述稱,該兩筆貨物系被告法定代表人的兄弟鄭某陽打電話要求送貨的,原告將貨物送至被告門衛(wèi)處,但門衛(wèi)收貨后沒有簽收。本院認為,上述兩張送貨單系原告單方制作,未經被告簽收確認,原告又無法提供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故本院對該份證據(jù)難以采信。
  2.原告提供一份收款收據(jù),證明原告為了本案訴訟支付復印費45元。被告質證稱,該份證據(jù)與本案無關,不予認可。本院認為,原告提交了收款收據(jù)原件,符合證據(jù)的形式要件,且收款收據(jù)開具時間和原告向本院遞交起訴材料的時間基本一致,故本院對該份收款收據(jù)的真實性予以采信。
  3.被告提供發(fā)票號碼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清單及編號為XXXXXXX的送貨單,證明三張發(fā)票項下的7,685.70元貨物沒有交付,但原告已付款。原告質證稱,上述證據(jù)內容均不在原告訴請范圍內,與本案無關。本院認為,被告主張的上述清單與送貨單中的未收貨金額,并非原告訴請的組成部分,且原告對此未提起反訴,故該份證據(jù)與本案缺乏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
  4.被告提供的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汪衛(wèi)國與被告法定代表人鄭月娟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圖,證明原告承認2014年11月24日、2015年1月28日、2015年6月24日的三張發(fā)票與被告的未付款項無關,即認可被告已支付了三張發(fā)票項下的18,800元貨款。原告確認該份證據(jù)是汪衛(wèi)國與鄭月娟的微信聊天記錄,但認為微信記錄可以刪減,故對該份證據(jù)的完整性不予認可,且該份證據(jù)并不能證明被告已現(xiàn)金支付18,800元。本院認為,被告當庭提供了存儲有上述微信聊天記錄的手機,經核對,所存儲的聊天內容與上述截圖一致。原告雖主張上述聊天記錄不完整,但未提供相反證據(jù),故本院對上述聊天記錄予以采信。
  5.被告提供的記賬憑證和現(xiàn)金支付簽收單,證明2014年11月24日、2015年1月28日、2015年6月24日三張發(fā)票涉及的18,800元貨款,被告已現(xiàn)金支付,簽收單上為被告財務張某和法定代表人鄭月娟的簽名。原告質證稱,對該份證據(jù)真實性不予認可,該證據(jù)不能證明被告已現(xiàn)金支付18,800元,反而證明被告已收到18,800元的相應貨物。本院認為,上述記賬憑證和現(xiàn)金支付簽收單系被告單方制作,被告未提供其他證據(jù)予以作證,故本院對該份證據(jù)不予采信。
  6.被告提供的被告?zhèn)}庫管理人員高某光的情況說明,證明根據(jù)被告的操作慣例,收到貨后會簽收并制作入庫單,沒有簽收單即沒有收貨,且張某僅是被告財務,對收貨情況不清楚。原告質證稱,高某光確實是被告?zhèn)}庫管理人員,與被告有利益關系,故對該份證據(j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本院認為,該份情況說明系證人證言,但證人未到庭作證,對證言的真實性無法核實,故本院對該份證據(jù)不予采信。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1.2014年11月24日,原告向被告開具上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一張,編號為XXXXXXXX,貨物名稱為氣保焊絲,價稅合計5,500元。2015年1月28日,原告向被告開具上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一張,編號為XXXXXXXX,貨物名稱為氣保焊絲,價稅合計7,000元。2015年6月24日,原告向被告開具上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一張,編號為XXXXXXXX,貨物名稱為氣保焊絲,價稅合計6,300元。
  審理中,原告表示,在被告提交本案答辯狀前,其以為被告已經支付了上述18,800元貨款,后根據(jù)被告答辯情況,經查發(fā)現(xiàn)被告實際未予支付。
  審理中,原告與被告確認,雙方約定的付款期限為票到月結。原告表示,其在開票當月交付了上述三張發(fā)票涉及的貨物,并于當月月底前將發(fā)票交付被告。
  2.2016年7月21日至2017年12月29日期間,原告向被告送貨55,294.50元,并分別于2016年11月26日、2017年1月8日、2017年5月26日、2017年9月25日、2017年12月26日向被告開具了八張上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價稅金額總計55,558.50元。
  3.2017年12月12日,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汪衛(wèi)國通過微信與被告法定代表人鄭月娟聯(lián)系,汪衛(wèi)國以照片形式將2016年11月26日至2017年9月25日期間開具的七張總金額為51,000.20元的發(fā)票發(fā)送給鄭月娟,并稱“鄭總,未付款的七張發(fā)票發(fā)給你了,時間真的太久了,大家都不易,我們小生意真的拖不起,希望你能早點幫忙處理一下”;鄭月娟回復“我要的是你多開發(fā)票的,你上次也說13之后的已經查好了,發(fā)給我”;汪衛(wèi)國以照片形式將2014年11月24日開具的金額為5,500元發(fā)票和2015年6月24日開具的金額為6,300元發(fā)票發(fā)送給鄭月娟;鄭月娟稱“應該還有”;汪衛(wèi)國稱“沒有了”;汪衛(wèi)國又稱“那兩張是看在和你有生意往來幫忙的,與未付款無關”。
  2018年1月31日,汪衛(wèi)國向鄭月娟發(fā)微信“鄭總,上次我老婆沒注意,今天會計統(tǒng)計的,我沒有故意隱瞞,也沒什么可以隱瞞的,我喜歡實事求是,望理解”,又發(fā)送一份紙張的照片,紙張上手書內容為“2014.11.24,No:XXXXXXXX,5,500元;2015.1.28,No:XXXXXXXX,7,000元;2015.6.24,No:XXXXXXXX,6,300元”。
  審理中,被告表示,鄭月娟微信中所稱的“多開發(fā)票的”,指的是原告開具了發(fā)票,被告付了款但沒收到貨的部分。對于鄭月娟所稱“13之后的”,原告表示是指2013年之后雙方發(fā)生業(yè)務的發(fā)票,被告表示是指2013年之后原告多開發(fā)票的情況。
  4.2018年8月22日,被告向原告轉賬支付55,294.50元。被告表示,其支付的款項是2016年11月26日至2017年12月29日期間已簽收貨物的貨款。原告確認已收到上述款項。
  5.2018年3月11日,原告支付復印費45元。2018年3月13日,原告向本院遞交本案起訴材料,并委托本院對本案進行訴前調解。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具有買賣合同法律關系,雙方均應按約履行各自義務。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對于原告在2016年7月21日至2017年12月29日期間向被告送貨55,294.50元,被告予以認可,且已支付了該部分貨款,據(jù)此原告撤回該部分訴請,并自愿撤回主張被告支付45元復印費的訴請,與法不悖,本院予以確認。
  本案爭議焦點一在于,原告主張被告支付2014年11月24日、2015年1月28日、2015年6月24日三張發(fā)票涉及的18,800元貨款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本院認為,結合審理查明的事實,原、被告約定的付款期限為票到月結,且原告表示開具發(fā)票的當月就將發(fā)票交付被告,故原告主張被告支付三張發(fā)票涉及的5,500元、7,000元、6,300元貨款,應分別于三張發(fā)票開具的次月,即分別自2014年12月1日、2015年2月1日和2015年7月1日起算訴訟時效。原告在2018年7月17日庭審中表示,其在收到被告提交的本案答辯狀后才發(fā)現(xiàn)被告未支付上述三筆貨款,故當庭增加該部分訴訟請求。后在2018年8月22日庭審中,原告又表示,其平時一直以電話形式向被告工作人員催討上述貨款。原告前后陳述不一致,且未提供相應證據(jù)予以佐證,故本院對其后一次陳述不予采信。并且,原告工作人員汪衛(wèi)國通過微信向被告法定代表人鄭月娟催討欠款時,并沒有將三張發(fā)票金額列入其中,當鄭月娟詢問多開發(fā)票的情況時,汪衛(wèi)國則以三張發(fā)票的信息作為回復,還稱三張發(fā)票與未付款無關。綜上,原告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曾在2018年7月17日前向被告主張三張發(fā)票所涉貨款。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至2017年7月,原告主張被告支付三張發(fā)票所涉貨款的訴訟時效期間均已屆滿,原告于2018年7月17日才提出該主張,顯然已超過訴訟時效。故被告作出的關于訴訟時效的抗辯意見成立,本院予以采納。
  本案爭議焦點二在于,原告是否履行了編號為XXXXXXX和XXXXXXX的送貨單項下貨物的交貨義務。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出賣人僅以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及稅款抵扣資料證明其已履行交付標的物義務,買受人不認可的,出賣人應當提供其他證據(jù)證明交付標的物的事實。被告辯稱,沒有對上述兩張送貨單進行簽收,也未收到相應貨物。原告訴稱,上述兩張送貨單的533元貨物已由被告門衛(wèi)接收,但原告現(xiàn)僅以發(fā)票作為送貨憑證,未能提供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本院對此實難采信。
  綜上,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難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對原告上海蓼湖貿易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為141元,由原告上海蓼湖貿易有限公司負擔(已預繳)。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李媛媛

書記員:王春燕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