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舟海船舶設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唐衛(wèi)國,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海霞,上海鈞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池州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戴克友,上海川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舟海船舶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舟海公司”)訴被告董某某確認勞動關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1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2月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舟海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海霞、被告董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戴克友到庭參加了庭審。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舟海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決原、被告之間2018年8月9日至2019年7月30日期間不存在勞動關系。事實與理由:被告向上海市奉賢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區(qū)仲裁委”)申請仲裁,確認原、被告2018年8月9日至2019年7月3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被告僅僅提供銀行交易記錄,但交易記錄上并沒有標明原告與被告名稱,并不能證明被告為原告的員工,其次銀行的交易也并非有規(guī)律的進行,因此原告認為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被告為原告的員工。原告不服裁決,故訴至法院。
被告董某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陳述的理由和事實不符,根據(jù)被告提供的銀行交易明細和交易對手信息查詢單,可以證明原、被告存在勞動關系。被告提供的錄音光盤,可以反映被告在原告處受傷后與原告協(xié)商的情況。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對當事人真實性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具體包括:原告提供的裁決書1份、被告提供的裁決書1份。對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定如下:1、被告提供的中國農商銀行存款賬戶明細清單2份、交易對手信息查詢單10份,原告對其真實性予以認可,但認為兩組證據(jù)之間信息有差異,無法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本院經(jīng)對比后發(fā)現(xiàn),中國農商銀行存款賬戶明細清單與交易對手信息查詢單在交易日期、柜員號、機構號、交易流水、金額等方面完全吻合,且交易對手信息查詢單中的“付款方姓名/商戶名稱”一欄中寫明為上海舟海船舶設備有限公司,“附言”一欄寫明為“工資”,故對其真實性及證明內容本院均予以確認;2、被告提供的出院小結2份、門急診病例1份、門診收費票據(jù)12張、病假單2份,原告以該組證據(jù)與本案無關不予質證,其真實性本院予以確認;3、被告提供的通話錄音,原告認可其真實性,但認為錄音中提到的“私自解決”、“協(xié)商”是指唐衛(wèi)國與被告之間的個人問題,具體是何問題原告無法陳述,亦未對協(xié)商的問題作出合理解釋,因此對于該錄音的真實性及證明內容本院均予以確認。
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原告經(jīng)工商登記于2008年5月15日成立,經(jīng)營范圍:船舶設備、冷作鈑金、五金沖壓件、鋼結構件的安裝、維修、調試、銷售,法定代表人為唐衛(wèi)國。2019年2月17日,被告因(右)內踝骨骨折、(左足第2、3、5)跖骨骨折至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東院住院治療,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唐衛(wèi)國墊付了被告住院期間的醫(yī)療費住院費等。原告分別于2018年9月22日、2018年11月2日、2018年11月22日、2018年12月28日、2019年1月25日、2019年2月28日、2019年4月2日、2019年4月24日、2019年7月10日轉賬給被告,附言部分寫明:工資。2018年8月6日,被告向區(qū)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確認原被告2018年8月9日至2019年7月30日存在勞動關系。2018年9月7日,區(qū)仲裁委作出裁決:確認2018年8月9日至2019年7月30日原被告存在勞動關系。嗣后,原告不服裁決,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管理、約束或其工作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等,可以認定雙方間存在勞動關系。本案中,被告提供的存款賬戶交易明細清單、交易對手信息查詢單可以相互印證,且交易對手信息查詢單注明為工資,轉賬時間亦符合工資發(fā)放周期的規(guī)律,原告雖辯稱其轉賬并非發(fā)放工資,但未就轉賬目的進行合理解釋。被告受傷后,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唐衛(wèi)國為其墊付了住院期間的全部治療費用,對此原告陳述,因為被告打電話給唐衛(wèi)國,說其沒錢治療,讓唐衛(wèi)國墊付一下,所以唐衛(wèi)國就為其墊付了醫(yī)藥費,原告的解釋有悖常理,本院不予采信。唐衛(wèi)國作為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其為被告墊付醫(yī)藥費的行為,可以側面印證原、被告雙方存在勞動關系。關于雙方建立勞動關系的時間,原、被告均未舉證證明,本院認為,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鑒于原告首次支付工資的日期為2018年9月22日,結合其工資發(fā)放規(guī)律,對于原告陳述的2018年8月9日入職,本院予以采信。綜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確認原告上海舟海船舶設備有限公司與被告董某某2018年8月9日至2019年7月3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上海舟海船舶設備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劉??雅
書記員:白喻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