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經正堂足浴保某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李鴻斌,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水林。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偉,上海旭路偉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袁如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姜堰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酈詩遠,上海市瑞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振榮,上海市瑞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經正堂足浴保某有限公司與被告袁如林合作經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水林、王偉,被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酈詩遠、楊振榮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經正堂足浴保某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解除原、被告之間的《泰州店經正堂合作協(xié)議》;2、被告返還原告出資人民幣(以下幣種相同)1,229,900元;3、被告按照原告出資額的20%支付違約金245,980元;4、被告支付自2016年7月15日起至2017年10月15日間,按照每月2,500元計算的管理費37,500元(審理中,原告將該項訴請變更為要求被告支付自2016年7月15日起至2017年5月15日間,按照每月2,500元計算運營管理費27,500元);5、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2014年4月,原、被告共同出資設立位于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萬達金街L棟2樓XXX號的足浴店(以下或簡稱系爭門店),其中原告出資1,229,900元占49%,被告出資1,280,270元占51%。2016年5月31日,原、被告另行簽訂了《泰州店經正堂合作協(xié)議》,約定自2016年6月1日起至2017年5月31日間系爭門店的經營權由被告負責全面管理,并約定:門店運營管理費每月5,000元,由雙方各負擔2,500元;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要求強制制止門店正常經營,否則為單方違約,需承擔所有損失,并按對方投入比率金額返還對方。之后,被告在經營期間多次根本違約,具體表現(xiàn)在:被告自2017年3月1日后不再向原告提供財務報表、營業(yè)記錄;自2017年3月1日后,被告關閉門店收銀系統(tǒng)的后臺運營系統(tǒng),原告無法從后臺看到門店經營數(shù)據(jù);被告提供給原告的財務報表中2016年11月份發(fā)現(xiàn)有關于改造添加汗蒸項目,花費67,800元,并未與原告協(xié)商;運營管理費至今未付;至今未向原告分紅;被告把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從微信管理群中移出,拒絕其發(fā)表任何建議;在被告經營期間的人員變動包括門店店長的變動,都未向原告?zhèn)浒浮A硗?,原告認為,在原告經營期間,系爭門店實際每月收入平均在十八九萬元左右,而交給被告之后,每月就只有八萬元左右的收入,有轉移收入的嫌疑。被告于2017年10月24日注銷了系爭門店的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2017年10月左右,被告單方面停止了系爭門店經營,所以原告有權要求被告返還原告出資1,229,900元。經多次協(xié)商未果,原告訴至本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袁如林辯稱:因原告未按照協(xié)議約定將系爭門店收銀系統(tǒng)交于被告,亦未給門店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指導,故對統(tǒng)一解除合同,但認為解除合同的原因在于原告;對原告訴請2、3,被告認為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對原告訴請4,被告確實未按照合同支付過原告任何的運營管理費,即使被告應支付運營管理費,期限應當以合作協(xié)議約定的被告正式負責門店的運營管理的期間,即自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2017年5月31日后,雙方應當就后續(xù)經營權重新協(xié)商,但由于雙方產生矛盾,無法協(xié)商一致。2017年10月底,因房屋被房東強制收回,故被告關閉了系爭店鋪,并將店鋪設備轉移至倉庫。被告希望與原告清算系爭店鋪,但考慮到原告最終還是訴請要求撤回全部出資,所以被告將等到本案的訴訟結束后,再就系爭店鋪的清算和虧損承擔事宜另行主張。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經審理,本院查明以下法律事實:
1、2014年4月1日,原告(乙方)與被告(甲方)簽訂編號為XXXXXXXX的《上海經正堂足浴保某有限公司加盟、合作經營合同》,約定:甲乙雙方以甲方先加盟,乙方后入資參股,并植入管理系統(tǒng)全面負責店面管理的雙方合作形式;甲方具有該店合法的法人資格,乙方具有全權負責店面內部的管理權限;合作地點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萬達金街L棟2樓XXX號;合同期限從2014年4月1日起至2020年4月1日;門店運營管理費每月5,000元;門店實際總投入資金約200.7萬元,甲方投入1,023,570元擁有51%股權,乙方投入983,430元擁有49%股權;甲乙雙方以共同的三張財務報表為唯一的確認表,須雙方簽字確認,營業(yè)收入由乙方財務統(tǒng)一管理。
2016年5月31日,原告(甲方)與被告(乙方)簽訂編號為XXXXXXXX的《泰州店經正堂合作協(xié)議》,約定:合作地點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萬達金街L棟2樓XXX號(經正堂),自門店開業(yè)以來甲方全權負責管理至今,現(xiàn)因乙方要求試經營管理門店一年,經甲方同意,現(xiàn)將門店運營權交于乙方負責;乙方具有該店合法的法人資格;合同期限從2014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門店實際總投入251萬元,乙方投入1,280,270元擁有51%股權,甲方投入1,229,900元擁有49%股權;門店運營管理費每月5,000元,甲乙雙方各2,500元,每月5日前乙方打入甲方賬戶2,500元,第一筆打款時間為2016年7月15號前;甲乙雙方以共同的三張財務報表為唯一的確認報表,需雙方簽字確認,門店營業(yè)收入由乙方負責;從2016年6月1日起,房屋租金不預留,也作為紅利部分參照甲乙雙方股份比率進行分配,需要付房租時,雙方各自按比率支付,房東主要負責對接人為乙方;甲乙雙方分紅時間定為每兩個月一次,如遇到無利潤后重新經營資金需要補充等因素時,甲乙雙方書面同意后按比率需7日內將資金匯入乙方賬戶,如甲方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時匯入,乙方可從紅利中扣除;如一方提出終止合作,經對方同意雙方協(xié)商需要尋找第三方轉讓,由提出方尋找第一個第三方,沒有經雙方簽字認可確終止合作,甲乙雙方須保證門店正常經營,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要求強制制止門店正常經營,否則為單方面違約行為,需承擔所有損失,并按對方投入比率金額返還對方;甲乙雙方在門店管理權交接前,雙方對以前財務賬目認真交接清楚,并以雙方在報表上簽字為準,以后財務表報乙方每月15日前提供給甲方財務,財務表報格式及交接方式不變;雙方系統(tǒng)運作交接、財務報表交接等工作完畢并簽字后,乙方于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期間正式負責門店的運營管理;甲方負責把門店收銀系統(tǒng)權限交于乙方;乙方負責每月運營報表及財務報表完成;如果乙方管理時間到期,運營正常盈利,乙方繼續(xù)負責管理,如經營不理想,或中途提出退出,經甲乙雙方協(xié)商后經營權在現(xiàn)有條件下互換。
原、被告均認可:上述編號為XXXXXXXX協(xié)議簽訂后,雙方為系爭店鋪申請了經營人為被告的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2014年4月1日起由原告實際負責經營這家店,每月原告會制作財務報表,交由雙方簽字確認。若報表顯示有盈利,則按照被告的投資比例將盈利款支付給被告,若顯示虧損,則不分配。2016年5月31日,被告要求經營門店,雙方簽訂了編號為XXXXXXXX的協(xié)議,根據(jù)該協(xié)議將足浴店交由被告經營并約定被告每個月制作財務報表,交由雙方簽字確認,若報表顯示有盈利,則按照原告的投資比例將盈利款支付給原告,若顯示虧損,則不分配。雙方制作的每月財務報表應當由雙方簽字,即被告方由袁如林本人簽字,原告方的簽字代表為李鴻斌。
2、原告主張上述合同簽訂后,雙方正常履行至2017年2月底,原告收到被告的財務報表后簽字并交還給了被告,原告收到了最后一個月(2017年2月)的盈利分配,之后就再也沒有分配到利潤。
被告辯稱,自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間,足浴店的收銀系統(tǒng)是能夠使用并能制作出相應的財務報表,2017年2月后,系爭門店的收銀人員離職了,所以被告無法使用系爭門店的收銀系統(tǒng)。所以2017年2月后,被告為系爭門店啟用了新的收銀系統(tǒng),斷開了與原來的收銀系統(tǒng)的聯(lián)網。但就新的收銀系統(tǒng),被告沒有與原告溝通過。
3、2017年6月27日,原告向本院提交本案訴狀。2017年9月7日,本案正式立案。2017年9月23日,被告收到了本院寄送的本案訴狀、證據(jù)副本等應訴材料。2017年10月19日,本案第一次開庭審理,被告當庭表示同意解除合同。
4、原告向本院提交了兩份“海陵區(qū)經正堂足浴店”的工商企業(yè)信息資料。其上顯示:
2014年6月26日,海陵區(qū)經正堂足浴店注冊成立,類型為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為被告,經營場所為海陵區(qū)青年南路XXX號XXX室內二樓西側。2016年10月21日,海陵區(qū)經正堂足浴店被核準注銷。
2016年10月26日,海陵區(qū)經正堂足浴店注冊成立,類型為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為案外人姜某某,經營場所為海陵區(qū)青年南路XXX號XXX室內二樓西側。2017年10月24日,海陵區(qū)經正堂足浴店被核準注銷。
原告主張因2016年10月21日被告已經對系爭門店進行了注銷,導致原、被告不存在合作基礎,與被告辯稱的無法交納房租相互矛盾。
被告對于上述兩份工商企業(yè)信息資料無異議,但辯稱,被告并未停止經營系爭門店的經營,而是將系爭門店的經營者從被告轉變?yōu)榻衬?,理由是被告本人不在泰州本地,為了方便經營,所以變更了經營者。為此,被告申請證人姜某某出庭作證。姜某某到庭陳述:姜某某系被告內弟,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被告以姜某某名義注冊了海陵區(qū)經正堂足浴店(個體工商戶),實際經營管理人是被告,姜某某只是有時辦理工商稅務等事項,街道、社區(qū)等部門開會也由姜某某去。
被告對證人姜某某的證人證言無異議。
原告認為證人姜某某與原告系親戚關系,證人證言可信度不高。
5、2017年10月,系爭門店停止經營。
原告主張被告單方面停止系爭門店的經營,應當按照合作協(xié)議中約定的“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要求強制制止門店正常經營,否則為單方面違約行為,需承擔所有損失,并按對方投入比率金額返還對方”,即原告訴請要求被告返還原告出資1,229,900元的依據(jù)。
被告則辯稱,系爭門店停止經營的理由是因為欠繳房租,被房東收回房屋而無法經營,且認為根據(jù)協(xié)議原、被告雙方都有義務保證店鋪的正常經營。
6、審理中,原告明確,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并未約定違約金及計算標準,但原告認為原告有實際損失,所以按照出資額的20%來向被告主張違約金。但就實際損失,原告無法提供相應的證據(jù)。
7、審理中,被告確認未按照合同支付過原告任何的運營管理費,被告認為,即使被告應支付運營管理費,管理費的期間應當以協(xié)議約定的被告正式負責門店的運營管理的期間,即自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
以上事實,可由原告提交的《上海經正堂足浴保某有限公司加盟、合作經營合同》、《泰州店經正堂合作協(xié)議》、海陵區(qū)經正堂足浴店工商企業(yè)信息資料以及原、被告及證人姜某某的相關陳述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系爭《泰州店經正堂合作協(xié)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對原、被告雙方均具有約束力。系爭協(xié)議約定了“乙方具有該店合法的法人資格”,即約定了被告應當作為系爭門店的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的經營者,且協(xié)議約定被告于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期間正式負責門店的運營管理,每月應向原告支付2,500元門店運營管理費。但被告于2016年10月21日注銷了“海陵區(qū)經正堂足浴店”,且至今未向原告支付任何運營管理費,故被告上述行為顯屬違約?,F(xiàn)原告主張解除原、被告的系爭協(xié)議,被告已明確表示同意解除,故本院對于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關于原告主張的要求被告返還原告出資1,229,90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原告于2017年6月27日向本院提交訴狀要求解除協(xié)議,被告于2017年9月23日收到了本院寄送的訴狀、證據(jù)副本等應訴材料并于本案開庭時當庭表示同意解除合同,故系爭協(xié)議已經于2017年9月23日解除。協(xié)議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故2017年9月23日后,原、被告應當就系爭門店的合伙事宜進行清算。由此被告2017年10月停止經營系爭門店并不能適用系爭協(xié)議所約定的“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要求強制制止門店正常經營,否則為單方面違約行為,需承擔所有損失,并按對方投入比率金額返還對方”。故原告主張要求被告返還原告出資1,229,900元的訴訟請求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被告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問題,本院認為,現(xiàn)原告主張被告按照原告出資額的20%支付違約金245,980元,但系爭協(xié)議未約定違約金且原告未就實際損失提交任何證據(jù),故本院對于原告主張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245,980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告可在與被告清算系爭門店的合伙事宜時另行向被告主張。
另外,關于門店運營管理費的問題,根據(jù)系爭協(xié)議約定被告于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期間正式負責門店的運營管理且被告應每月向原告支付2,500元門店運營管理費,現(xiàn)被告確認未按照合同支付過原告任何的運營管理費,故本院對于原告訴請要求被告支付2016年7月15日起至2017年5月15日間按照每月2,500元標準計算的運營管理費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九十四條第(四)項、第九十七條、第一百零九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上海經正堂足浴保某有限公司與被告袁如林簽訂的編號為XXXXXXXX的《泰州店經正堂合作協(xié)議》于2017年9月23日解除;
二、被告袁如林支付原告上海經正堂足浴保某有限公司自2016年7月15日起至2017年5月15日間按照每月2,500元計算運營管理費25,000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付清;
三、對原告上海經正堂足浴保某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18,420元(原告已預繳),由原告負擔17,995元,被告負擔42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聞??怡
書記員:羅有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