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周樂會,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曉衛(wèi),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傳君,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武漢瑞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
法定代表人:張慶啟,董事長。
第三人:劉玉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奧林花園XXX-XXX-XXX號。
委托訴訟代理人:項永斌,湖北我們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曉麗,湖北我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被告武漢瑞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企業(yè)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1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并于2019年10月8日第一次公開開庭。2019年10月28日,本院依法追加劉玉珍作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2019年12月10日,本院第二次公開開庭。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曉衛(wèi)兩次均到庭參加訴訟。原告法定代表人周樂會及第三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項永斌到庭參加了第二次庭審。被告法定代表人張慶啟到庭參加了第一次庭審。被告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第二次庭審。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被告歸還借款455,000元。事實與理由:原、被告為業(yè)務上的合作伙伴關系。因資金周轉需要,被告分別于2018年3月26日、4月24日、5月25日、7月9日、9月4日、9月30日、11月8日陸續(xù)向原告借款,借款金額合計455,000元。2019年年初至今,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討,但被告以各種理由推脫歸還。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武漢瑞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辯稱:因被告公司經(jīng)營不善,拖欠員工工資及社保金,故向原告借款760,000元。此后,被告通過向原告提供勞務服務,抵銷了部分借款。被告確認尚欠原告借款455,000元,但因目前資金困難,故無力償還。
第三人劉玉珍述稱:原告法定代表人周樂會與被告法定代表人張慶啟系夫妻關系。張慶啟是原、被告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其至今仍掌管被告的所有財務資料。2018年3月,被告的總經(jīng)理由楊波更換為張慶啟任命的郭晶。2018年3月前,原告先后七次向被告匯款340,000元,且均注明用途是支付勞務費或技術服務費,被告也開具相應金額的發(fā)票給原告。此后,原、被告之間繼續(xù)存在技術服務關系,原告先后八次向被告匯款555,000元(包含原告主張的455,000元),上述款項也應是原告支付被告的技術勞務費,且原告除此之外還欠被告技術勞務費未付。第三人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法定代表人周樂會與被告法定代表人張慶啟系夫妻關系。原告的股東為周樂會、張慶啟。被告的股東為張慶啟、劉玉珍及楊波。
2017年10月19日至2018年2月8日期間,原告七次向被告匯款共計340,000元,用途記載為勞務費或技術服務費或設計費。被告已向原告開具了金額合計為340,000元的湖北增值稅普通發(fā)票。
2018年3月26日、2018年4月24日、2018年5月25日、2018年7月9日、2018年9月4日、2018年9月30日、2018年11月8日,原告向被告分別轉賬支付80,000元、60,000元、50,000元、60,000元、65,000元、80,000元、60,000元,上述匯款的用途均記載為借款。2018年8月3日,原告向被告匯款100,000元,用途記載為往來款。
另查明,2018年3月前,被告的日常經(jīng)營由楊波負責。2018年3月后,被告的日常經(jīng)營由郭晶負責。2018年4月至同年11月期間,被告財務陳艷紅通過微信向被告法定代表人催要錢款,用于支付員工工資等。
以上事實,由工商信息、銀行流水、湖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國建設銀行單位客戶專用回單、微信聊天記錄,及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原、被告之間是否存在企業(yè)借貸關系。對此,本院認為有理由確認原、被告之間存在企業(yè)借貸關系,理由如下。首先,原、被告之間雖未簽訂書面借款合同,但根據(jù)中國建設銀行客戶專用回單的記錄,原告主張的七筆款項用途均記載為借款,而這與原、被告之間往來的其余款項的用途記載明顯不同。本院注意到,原告法定代表人周樂會與被告法定代表人張慶啟系夫妻關系,張慶啟又是原告的股東,故在此情況下,原告向被告出借款項時未簽訂書面借款合同,僅在匯款時注明用途為借款的做法符合常情。其次,根據(jù)被告財務陳艷紅與張慶啟之間的聊天記錄,被告公司在2018年4月至同年11月期間急需錢款用以支付員工工資等。同時,根據(jù)第三人提供的銀行流水,表明被告在收到原告的455,000元匯款后確實支付了員工工資等。由此可以印證被告向原告借款系用于公司經(jīng)營周轉。再次,第三人主張原告拖欠被告技術勞務費,但其未提供相應的證據(jù)予以佐證,原告又不予認可,故第三人的該項主張,依據(jù)不足,本院難以采信。而且,即便原告欠付被告技術勞務費,也不能就此否定原、被告之間存在企業(yè)借貸關系,被告亦可另行訴訟要求原告支付技術勞務費。
綜上所述,原、被告之間的企業(yè)借貸關系合法有效。原告向被告出借了455,000元,故被告負有償還原告借款的義務。原告的訴訟請求,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武漢瑞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上海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借款455,00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125元、減半收取4,062.50元;財產(chǎn)保全費2,795元,合計訴訟費6,857.50元,由被告武漢瑞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胡曉暉
書記員:陳寒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