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欣域石材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蘇偉強,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翕翊,上海市誠至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冬輝,上海市誠至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磊鑫商貿(mào)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林金钅京,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林,上海東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欣域石材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磊鑫商貿(mào)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1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并于同年9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翕翊、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欣域石材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貨款人民幣147,120元(以下幣種同);2.判令被告向原告償付以147,12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2月9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逾期付款利息損失。事實與理由:原、被告于2011年3月18日訂立《工程訂貨合同》,被告向原告購買石材,原告按被告通知分批供貨,約定單價為52元/㎡,供貨數(shù)量實際確認,并約定了付款方式,若發(fā)生爭議以合同簽訂地上海市普陀區(qū)人民法院為管轄法院等。合同訂立后,原告依約分批供貨,被告予以確認,但拖欠了部分貨款。2014年7月,原告與被告通過對賬確定拖欠金額為304,048元。之后被告陸續(xù)歸還其中的一些款項,截止2017年2月9日,仍剩余147,120元未付。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故涉訴。
被告上海磊鑫商貿(mào)有限公司辯稱:第一、原、被告之間確實存在買賣合同關系,但原告提供的對賬單中載明所欠貨款金額不實,因按照簽收單為準。第二、被告在供貨時存在短缺,原告提供的送貨單中沒有被告指定簽收人的簽名,故送貨單上的數(shù)量原告不予認可,原告根據(jù)實際供貨數(shù)量已經(jīng)支付了全部貨款,故不同意支付貨款。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乙方、供方)、與被告(甲方、需方)于2011年3月18日簽訂《工程訂貨合同》,合同約定由原告向被告提供型號為SK-159、SK-155的石材,等級為優(yōu)等品、數(shù)量暫定60,000㎡,單價52.00,金額3,120,000元。合同第二條第二款約定:“產(chǎn)品質(zhì)量提出異議和期限:貨到工地,總承包負責根據(jù)產(chǎn)品技術標準及封樣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并辦理手續(xù)。如對產(chǎn)品外觀質(zhì)量有異議,甲方應在10天內(nèi)向乙方提出書面意見,有質(zhì)量疑問或不符合封樣的滿足需方包退包換的要求?!钡谌龡l約定:“供貨前,甲方提前7日書面通知乙方,乙方收到通知后,……根據(jù)需方提供的計劃供貨?!钡谖鍡l約定:“1、……;2、貨物至工地卸貨后,驗收合格后,甲方在貨物抵達之后15天內(nèi),向乙方支付60%,每月截止到月底供貨總金額在下月20日前支付到97%,預留3%質(zhì)量保證金在供貨結束之日起滿一年付清。3、固定綜合單價不變,供貨數(shù)量按實際送到工地并經(jīng)雙方簽字認可的供貨量為準。4、需方指定:林金钅京XXXXXXXXXXX、韋德海XXXXXXXXXXX、王躍江XXXXXXXXXXX的其中任何一人為收貨人,供方憑指定人簽收單為與需方的結算依據(jù)?!蓖眨桓娉鼍摺短こ倘嗽煳幕┴浻媱潯?,載明,計劃是需方與業(yè)主簽訂施工合同的計劃,具體數(shù)量及供貨時間按工程進行調(diào)整。
合同訂立后,原、被告均分批分次履行合同義務。合同履行期間,原告分別于2013年6月22日、2014年1月14日、6月10日、6月11日、7月2日、9月26日、12月3日、2015年10月29日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向被告財務發(fā)送包含對賬單或往來明細的郵件。其中,2013年6月22日原告向被告發(fā)送的郵件附件《2013年客戶往來明細表》顯示,期初欠款金額89,304元。2014年7月2日原告向被告發(fā)送的郵件附件《2014年客戶往來明細表》顯示2014年3月24日前期初欠款金額114,072元,截止2014年7月1日,被告尚欠貨款304,048元。因被告未對該封郵件中的附件《對賬單》予以確認,故原告于同年7月20日攜對賬單及附表至被告處對賬。雙方于當日達成《對賬單》?!秾~單》載明:“截至到2014年7月7日,需方(上海磊鑫商貿(mào)有限公司)尚欠供方(上海欣域石材有限公司)貨款共計:叁拾萬零肆仟零肆拾捌元正(¥304048.00)(發(fā)貨明細見附表一)?!辈渥ⅲ骸熬唧w以我司的簽收單為準”。對賬單附表(以下簡稱“附表”)載明:2011年12月31日前被告累計欠付貨款174,628元;2012年12月31日前被告累計欠付貨款89,304元;2013年12月31日前被告累計欠付貨款114,072元;2014年7月31日前被告累計欠付貨款304,048元。被告于2011年3月1日、5月31日、6月30日、10月20日向原告分別支付10,000元、100,000元、100,000元、110,000元;2012年1月3日、5月30日、6月30日、8月30日、9月30日向原告分別支付了100,000元、50,000元、74,628元、10,000元、90,000元;2013年2月10日、年5月18日、6月24日、8月7日、10月23日向原告分別支付50,000元、39,300元、80,000元、60,000元、100,000元;2014年1月20日、5月16日分別向原告支付了80,000元、200,000元。庭審中,被告對附表所載明細雖不認可,但對被告付款的金額及時間均表示認可。
根據(jù)原告自行制作的《上海欣域石材有限公司客戶往來明細表》(以下簡稱“《往來明細表》”)載明,2014年8月9日前期初欠款金額304,048元。截止至2015年6月24日,被告累計欠付貨款727,120元。被告分別于2014年8月10日、2015年1月26日、2月17日、6月20日、2016年2月5日、2017年2月9日向原告支付200,000元、100,000元、80,000元、100,000元、50,000元、50,000元。庭審中,被告對該《往來明細表》雖不認可,但對其中載明的被告付款金額及日期均表示認可。
庭審中原告提供了2013年4月28日至2015年6月24日的送貨單。送貨單能與附表及《往來明細表》中的發(fā)貨數(shù)量、型號一一對應。但2013年4月28日前的送貨單原告稱因時間久遠,無法提供。
另查明,雙方在實際履行中,對《工程訂貨合同》中標的物的型號進行了更改,實際供貨型號為PSK-155。同時,對運輸方式也進行了變更,實際履行方式是由被告派遣司機至原告處提貨,并由被告的司機在原告制作的送貨單上簽收確認,并由司機將貨物及送貨單客戶聯(lián)交給被告。
本院認為,當事人雙方訂立的《工程訂貨合同》系原、被告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義務。《對賬單》系原、被告對雙方履行《工程訂貨合同》后的結算協(xié)議。被告抗辯稱《對賬單》載明的金額不實,且在對帳時被告未收到原告所述附表,故應以原告的簽收單為準。本院認為,第一、該對賬單中列有明確的金額,該金額與附表顯示金額一致,且《對賬單》中明確載明“發(fā)貨明細見附表一”,若如被告所述,被告在未核對賬目也未收到附表即敲章確認顯然過于草率,不合常理。第二、根據(jù)被告認可的付款明細,2012年1月3日、6月30日的兩筆還款金額總計174,628元與附表所載2011年度的欠款金額174,628元完全吻合;2013年2月10日、5月18日的兩筆還款金額共計89,300元與附表所載2012年度的欠款金額89,304元也極其接近(相差4元)??梢姡桓鎸τ?011、2012年度的欠款結算金額是認可的。第三,附表中記載的2013年4月28日后的發(fā)貨情況與原告提交的送貨單能夠一一對應。被告一方面確認送貨單的真實性,并認可其保存有送貨單的客戶聯(lián),另一方面在未舉證證明其就數(shù)量問題向原告提出過異議的情況下,僅以送貨單上無被告相關人員簽名為由否認送貨單上記載的送貨數(shù)量,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故被告的上述主張本院難以支持,對于雙方《對賬單》中確定的截至2014年7月7日被告尚欠原告貨款304,048元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對于2014年7月20日之后發(fā)生的貨款往來,雙方并未對賬。對此,庭審中原告提供了根據(jù)送貨單制作的《客戶往來明細表》,被告對送貨單的真實性表示認可,同時對《客戶往來明細表》中的付款金額亦表示認可。故本院對原告制作的《客戶往來明細表》所證明的事實予以確認。至于被告主張原告在發(fā)貨時存在少發(fā)漏發(fā)的情況,被告對此并未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本院難以支持。關于原告主張的利息損失,本院認為,根據(jù)合同約定的付款期限,被告最遲應在供貨結束后的一年內(nèi)支付全部貨款,根據(jù)原告提供的送貨單,其結束供貨時間是2015年6月24日,現(xiàn)原告主張自被告最后一次支付貨款之日即2017年2月9日起計算利息損失與法不悖,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根據(jù)原告的送貨記錄及被告的付款記錄,被告尚欠貨款金額為147,120元。因被告未按期履行付款義務,故被告應向原告賠償遲延履行的利息損失。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磊鑫商貿(mào)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支付原告上海欣域石材有限公司剩余貨款人民幣147,120元;
二、被告上海磊鑫商貿(mào)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賠償原告以147,12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2月9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損失。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人民幣3,242.4元,減半計取人民幣1,621.2元(原告已預付),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嚴豪卿
書記員:汪??懿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