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杰某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施昌海,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律,上海市銀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山東省蓬萊市。
原告上海杰某保安服務有限公司與被告李某某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4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9年10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杰某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律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李偉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杰某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歸還原告借款人民幣(以下幣種相同)24,000元;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原為原告的員工,在原告處擔任保安工作。2018年11月30日,被告聲稱父母生病住院急需用錢,向原告借款30,000元。為此,原告以現(xiàn)金的方式借給被告30,000元,被告出具了對應的借款單,并同意每月在工資中扣除3,000元用以還款。之后,原告在被告2018年12月、2019年1月的工資中分別扣除了3,000元,合計6,000元用以還款。2019年1月22日,被告突然曠工、不辭而別,再無來原告處上班。之后被告電話也不接,微信發(fā)消息也不回。至今,被告尚欠原告借款24,000元未歸還,故原告無奈訴至法院,訴請如前。
被告李偉未應訴答辯。
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借款單、勞動合同書、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微信聊天記錄等證據(jù),本院對該些證據(jù)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7年11月20日,原告上海杰某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甲方、用人單位)與被告李偉(乙方、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書一份,約定甲方指派乙方到機動客戶單位從事特保崗位,本合同為固定期限勞務派遣勞動合同,合同期限為叁年,自2017年11月20日起至2020年11月19日止。甲方每月20日發(fā)放工資。
2018年11月30日,原告通過現(xiàn)金方式向被告支付出借款項30,000元,原告法定代表人施昌海在被告簽字的借款單審核意見處手寫注明“同意,按月扣除3,000元”。
2018年12月20日,原告從被告的工資中扣除了3,000元。2019年1月20日,原告從被告的工資中扣除了3,000元。
2019年1月25日,原告向被告出具了一份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內(nèi)容為:姓名:李偉,身份證號碼:XXXXXXXXXXXXXXXXXX,你于2019年1月22日未經(jīng)請假批準曠工至今,已嚴重違反公司相關規(guī)章制度:私自曠工三天以上影響到正常工作并給公司帶來了損失。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相關規(guī)定并結合我公司的相關規(guī)定,決定給予你內(nèi)部通報并解除勞動關系的處理決定。我公司將保留追究你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庭審中,原告稱雙方之間就涉案借款未約定過借款期限。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當事人應當依約履行義務。本案中,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可以證明原告于2018年11月30日向被告李偉出借款項30,000元的事實,該借貸關系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鑒于雙方未約定借款期限,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原告可以催告被告在合理期限內(nèi)返還,現(xiàn)原告主張被告李偉返還剩余借款24,000元,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李偉于收到本院依法送達的訴狀副本等訴訟材料后未到庭應訴亦未提供證據(jù)材料,視作放棄抗辯,應由其承擔不利后果。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李偉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上海杰某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借款24,00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00元,公告費560元,合計960元,由被告李偉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月蘭
書記員:孟筱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