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朝龍精密電子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辜敏郎,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蓓,上海市方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重慶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毅,上海東炬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朝龍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訴被告郭某某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2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因被告不服同一裁決結果,在法定期限內亦起訴至本院,本院依法合并審理。原告上海朝龍精密電子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辜敏郎、委托訴訟代理人胡蓓、被告郭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朝龍精密電子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1、原告不支付被告2018年10月工資,原告同意支付被告2018年12月工資人民幣2,420元(幣種下同);2、原告不支付被告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期間制度工作日延時加班工資5,014.80元。原告對仲裁裁決的第三項無異議,已經支付了2018年11月的工資。事實和理由:2016年11月30日,原、被告簽訂了勞動合同,約定被告月工資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每周工作時間40小時。2018年9月22日至10月26日,被告因家中有事請假,故原告足額支付了被告2018年9月工資,未支付2018年10月的工資。2018年12月10日,被告申請仲裁,要求原告支付工資、加班工資等項目,原告認為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工資標準與工作時間,原告均按照法律規(guī)定及勞動合同的約定支付被告工資報酬與安排被告工作時間,不存在加班時間,故不同意支付加班工資。原告認為仲裁裁決事實審理不清,裁決錯誤,故起訴至法院,請求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郭某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堅持被告的訴訟請求,認可仲裁裁決的第一、第二項。
被告郭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1、確認2009年10月27日至2019年3月6日期間原、被告存在勞動關系;2、原告支付被告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間上海市最低工資差額13,340元;3、原告支付被告2013年1月克扣的工資360元;4、原告支付被告2016年6月、7月克扣工資480元;5、原告支付被告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期間制度工作日延時加班工資5,014.80元;6、原告支付被告2018年10月、12月工資2,753.80元。事實和理由:被告于2009年10月進入原告處工作,雙方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為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每天工作8.5小時,沒有加班工資。原告僅為被告繳納了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上海市社會保險,但是個人部分仍然由被告承擔,為此被告申請仲裁,仲裁未能全部支持被告的請求,故請求法院查明事實后依法判決。被告已經收到2018年11月工資2,420元,但原告仍應支付2018年10月、12月工資。
原告上海朝龍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辯稱:不同意被告的訴請,堅持原告的訴訟請求。不同意被告的第一項訴請,按照最后一份勞動合同,只認可2016年11月30日至今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第二、第三、第四項訴請已經足額支付,不存在差額,且被告的請求已經超過時效。第五項訴請,被告的工作不存在加班,原告不同意支付加班工資。第六項訴請,原告只同意支付2018年12月的工資,10月份的幾天工資已經在9月份的工資中支付了。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系原告公司員工,崗位為雜務工。雙方簽訂的最后一份勞動合同期限為2016年11月30日至2019年12月30日,約定被告月工資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并約定原告公司實行每周40小時工作制,因工作需要安排被告加班的,應按國家規(guī)定給予相應的補休或支付加班費。被告現(xiàn)仍在原告處工作。據(jù)查詢,原告為被告繳納了2010年1月至3月、2010年7月至8月、2010年12月、2011年3月至6月的外來從業(yè)人員綜合保險費,并繳納了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的上海市社會保險費。
另查明:原告實行手工記錄考勤,考勤表僅記錄出勤狀況,不記錄上下班時間。被告2018年9月22日至10月21日因家中有事請假,2018年10月22日至10月26日因事請假,被告于2018年9月28日登記結婚。被告領取2018年9月工資2,620元(包括高溫費200元)、2018年11月工資2,420元。
再查明:被告于2018年12月10日申請仲裁,要求確認2009年10月27日至2018年11月與原告存在勞動關系,并要求原告支付2018年10月至12月工資、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上海市最低工資差額、2016年6月和7月克扣的工資、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制度工作日延時加班工資及2013年1月扣除的工資。上海市青浦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經審理裁決原告支付被告2018年10月至12月工資5,173.80元、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制度工作日延時加班工資5,014.80元,確認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原、被告存在勞動關系,對被告的其他請求不予支持。原、被告均不服該裁決,遂訴至本院。
以上查明的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勞動合同、工資簽收單、請假條、2018年1月至12月考勤表、外來從業(yè)人員綜合保險繳納情況、基本養(yǎng)老保險繳費情況、結婚證、仲裁裁決書等證據(jù)予以佐證,并經庭審質證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審理過程中,原告稱,其不記得被告的入職時間了。被告的工資就是最低工資標準,不存在加班,因此沒有發(fā)放過加班費。2018年9月被告請事假7天,但是當月工資全額發(fā)放,已經包含了10月法定節(jié)假日3天及被告出勤3天的工資,故不同意再支付2018年10月的工資。被告請的是事假,沒有告知原告結婚的事情,不同意支付婚假工資。原告都是足額發(fā)放被告最低工資的,社保個人承擔部分均由原告承擔,被告的工作不包括制作產品,因此不可能因為做壞產品被扣發(fā)工資。被告每天工作時間為8:00至17:00,中間休息1小時。原告處僅有兩名員工,雙方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也是每周40小時,再結合被告的工作崗位,被告實際不存在加班,原告不應支付加班工資。
被告稱,其2009年10月27日進入原告處工作,每天工作時間為7:45至17:15,中間休息1小時,每天工作8.5小時,原告從未發(fā)放過加班費。被告雖然是雜務工,但也要遵守公司規(guī)定的工作時間,未按規(guī)定到崗的話會有處罰。被告主張的2018年10月工資是當月法定節(jié)假日4天及婚假3天的假期工資,另有出勤3天的工資。原告提供的2018年9月工資簽收單未載明當月工資包含10月份,而工資應該是按月結算,因此不認可10月的工資已經在9月份工資中發(fā)放。被告請事假時已經告知過請假理由是被告結婚、母親過壽以及侄子入伍,并且寫在書面請假單上,但原告認為寫的太啰嗦,讓被告寫簡單點,所以被告應原告要求重寫了請假單。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間原告為被告繳納了社保,但社保個人承擔部分在被告的工資中扣除,導致被告此期間的實發(fā)工資未達最低工資標準,因此要求原告補發(fā);2013年1月原告要求被告下班時間做一個產品,但因機器原因,這個產品做壞了,原告就扣了被告當月工資360元;2016年6月、7月被告在公司洗澡,公司每月扣洗澡費240元,被告去勞動監(jiān)察部門投訴,原告就沒有繼續(xù)扣了。因工資發(fā)放記錄都在原告處,故被告無法提供上述主張的證據(jù)。
被告為證明其主張?zhí)峁﹩T工手冊照片打印件一份,被告稱該照片是在公司櫥窗內拍攝的,員工手冊第三章第2點規(guī)定:公司日班上班時間為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00,每個班點人員需提早15分鐘至工作崗位報到,延后15分鐘離開,做當班工作檢討或交接。
原告對該證據(jù)真實性不予認可,稱公司以前效益好、員工多的時候有員工手冊,但僅針對技師,近十年都沒有員工手冊,即使有也不針對被告的崗位。
本院認為:關于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被告主張其2009年10月27日入職原告公司,原告對此雖不予認可,但其作為用人單位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被告的入職時間,而被告提供的外來從業(yè)人員綜合保險繳納情況顯示原告最早為被告繳納綜合保險的時間為2010年1月,可以印證被告主張的入職時間,故本院對被告的主張予以采信,對被告要求確認2009年10月27日至2019年3月6日期間原、被告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關于2018年10月、12月工資。被告于2018年9月22日“因家中有事”向原告請假至2018年10月21日,其書面請假條雖未載明系婚假,但被告登記結婚的時間在其請假期間之內,故被告主張其請假事由包含結婚、原告應支付其3天婚假工資的意見,本院予以采納。據(jù)此,原告應支付被告2018年10月3天法定節(jié)假日工資、3天出勤工資及3天婚假工資。根據(jù)被告的請假條、考勤表及工資發(fā)放情況,被告2018年9月請事假6天,但其當月工資全額發(fā)放,并未扣發(fā)事假工資,原告主張在被告10月應發(fā)工資中扣除該6天事假工資,于法無悖,本院予以支持。綜上,原告應支付被告2018年10月工資差額333.79元。被告要求原告支付2018年12月工資2,420元,原告對此無異議,故本院對被告的該項請求予以支持。
關于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期間的制度工作日延時加班工資。被告主張其每天工作時間8.5小時,并提供了員工手冊照片予以證明,原告對該證據(jù)雖不予認可,但未提供證據(jù)證明該員工手冊已經廢止,且該員工手冊中規(guī)定的上下班時間與原告所述一致,具有較高可信度,故本院對該份證據(jù)予以采信。根據(jù)該員工手冊,原告公司員工應提早15分鐘到崗、延后15分鐘離崗,且并未將被告的崗位排除在外,故對被告關于每天延時加班0.5小時的主張,本院予以采納。根據(jù)原告提供的考勤記錄,被告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期間工作日延時加班共計102.5小時,原告未提供被告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考勤記錄,故根據(jù)上述期間的標準工作日計算,被告上述期間加班135.5小時。綜上,原告應支付被告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期間制度工作日延時加班工資共計4,756.68元。
因用人單位有保存員工兩年內工資支付記錄的義務,故2016年11月之前的工資支付記錄原告已無義務提供,現(xiàn)被告要求原告支付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間上海市最低工資差額、2013年1月克扣工資及2016年6月、7月克扣工資,但未提供任何證據(jù)予以證明,原告對此亦不予認可,故對被告的上述訴訟請求,本院均不予支持。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五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上海朝龍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與被告郭某某在2009年10月27日至2019年3月6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
二、原告上海朝龍精密電子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郭某某2018年10月工資差額333.79元、2018年12月工資2,420元;
三、原告上海朝龍精密電子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郭某某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期間制度工作日延時加班工資共計4,756.68元;
四、駁回被告郭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上海朝龍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陳??薇
書記員:顧霞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