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年益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qū)南太路XXX號XXX幢。
法定代表人:崔文華,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元,上海融力天聞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坤偉,上海融力天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原告上海年益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訴被告吳某某勞務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8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本案于2019年8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年益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元、被告吳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年益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被告向原告支付返工費用損失費人民幣75,920元。事實與理由:原告為上海良虹印務有限公司加工訂單,由于被告未按委托方加工要求操作,導致委托加工產品返工,造成原告返工材料等損失,其中包括勞務費損失5萬元,物料費損失是6,750元,房租損失19,170元,合計75,920元。2018年12月18日,原告核算損失后要求被告賠償損失,被告故意躲避直至無法正常聯系。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吳某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承接上海良虹印務有限公司的加工訂單后,被告只負責開箱,一箱里有八個盒子,每盒有六支洗面奶,被告負責把洗面奶從一個箱里倒入另一個箱里,另一員工負責將每三支洗面奶打包,被告并不負責壓板,因為被告工作時間不長,而壓板都是老工人干的,所以壓板開膠出現質量問題與被告無關。
本院認定事實如下:被告吳某某于2018年入職原告上海年益包裝材料有限公司,雙方未簽訂書面合同。被告工作內容不固定。2018年8月28日及同年9月26日,原告與上海良虹印務有限公司簽訂委外加工單各一份,約定原告為上海良虹印務有限公司加工的部件名稱為瓦楞盒,工序為包裝,成品數量62,000,工藝要求:組裝安排物流到客戶倉提取6,200只紙箱以及186,000只產品+備品,每3只產品裝入一個展示板內,底座折成形,10只展示板裝一個底座再裝入客來紙箱內,成品62,000套。品質要求:對折裱瓦楞不可出現假粘、開膠、溢膠、劃傷等不良現象,保證產品質量及數量。包裝要求:裝箱。2018年11月12日,上海良虹印務有限公司向原告出具定制產品質量問題處理說明一份,表示因原告未按要求完成訂單,造成該批次貨物無法使用,已交付給全國各地超市的貨物下架處理,對此,由原告重新返工,返工重做費用和全部損失由原告自行承擔。后原告對瓦楞盒進行返工重做。
以上事實,由原、被告陳述,原告提供的委外加工單、定制產品質量問題處理說明等證據予以佐證,本院予以確認。
審理中,原告表示,在瓦楞盒的加工過程中,被告的工作內容是壓板,由于被告未按規(guī)定流程操作,導致62,000套包裝盒開膠,致使原告返工重做,被告應對原告因返工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其中勞務費損失按照每天每人200元計算10天,共計25個工人;房租損失按照每天1,917元計算10天,物料損失費憑發(fā)票6,750元。為此,原告另提供以下證據:1、異常/貨損提報單,由原告制作,證明返工重做的原因是被告造成。2、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證明原告為重新返工購置物料的損失6,750元。
被告認為,在瓦楞盒的加工過程中,其負責開箱,并不負責壓板,壓板不合格導致產品質量出現問題與被告無關,被告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對原告主張的損失金額不予認可。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本案中,原告主張被告在原告承接的瓦楞盒訂單加工過程中從事壓板工作,因壓板不符合流程規(guī)范導致加工產品質量不合格,對此,原告僅提供異常/貨損提報單予以證明,且原告自認該提報單系原告制作,該證據不足以證明原告的主張,故對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因加工產品質量不合格導致返工重做的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上海年益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698元,減半收取計849元,由原告上海年益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王媛媛
書記員:金恣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