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市楊某某住房保障中心,住所地上海市楊某某。
法定代表人:張榕,副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旻,上海漢盛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某某。
原告上海市楊某某住房保障中心與被告張某某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8月1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市楊某某住房保障中心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旻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某某經(jīng)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上海市楊某某住房保障中心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瑞安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自2013年10月1日起至2019年5月31日止的房屋租金共計人民幣(以下幣種均同)21,964元;2.判令被告按自行承擔日租金的0.3%支付自2013年10月11日起至實際支付日期間的違約金1,714.58元(暫算至2019年5月31日);3.本案的訴訟費由被告承擔。訴訟過程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1.判令被告騰交退還原告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瑞安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2.判令被告支付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瑞安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自2013年10月1日起至2019年5月31日止的房屋租金共計21,964元;3.判令被告按自行承擔日租金的0.3%支付從2013年10月11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違約金1,916.60元(暫算至2019年8月31日);4.判令被告按每月1,362元標準向原告支付自2019年6月1日起至實際騰退房屋之日止的房屋使用費共計4,086元(暫算至2019年8月31日);5.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瑞安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系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名下房屋,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授權(quán)原告負責系爭房屋的經(jīng)租管理事宜,系爭房屋為廉租房,被告系房屋配租申請戶。2013年4月26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上海市廉租實物配租住房租賃合同》,約定由被告承租系爭房屋,租賃期限為自2013年6月1日起至2016年5月31日止,租金為736元/月,其中被告自付租金為152元/月,每月10日前交付當月自付租金。合同到期后,原告與被告續(xù)簽《上海市廉租實物配租住房租賃合同》,租賃期限自2016年6月1日起至2019年5月31日止,租金為1,137元/月,其中被告自付租金為475元/月,每月10日前交付當月自付租金。合同簽訂后,被告自2013年10月開始拖欠原告租金共計21,964元,經(jīng)原告多次催交未果后,故原告訴至法院,望判如訴請。
張某某未作答辯。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系爭房屋系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名下房屋,該房屋建筑面積58.91平方米,由原告安排用于廉租實物配租。2013年4月26日,原告(出租人、甲方)與被告(廉租申請人代表、乙方)簽訂了《上海市廉租實物配租住房租賃合同(試行)》,約定原告將系爭房屋出租給被告使用;租賃期限為3年,自2013年6月1日起至2016年5月31日止;每月租金為736元,其中被告自付租金152元,政府補貼租金584元;被告應(yīng)于每月10日前向原告支付當月應(yīng)承擔的自付租金,逾期支付的,每逾期一日,則被告需按自行承擔日租金的0.3%支付違約金,并在支付月租金時支付;被告應(yīng)當在租賃合同期滿前第4個月內(nèi),按照規(guī)定提出廉租住房保障資格的復(fù)核申報,如實填報《上海市廉租住房保障資格復(fù)核申報表》,并提交規(guī)定的申報材料。合同還約定了其他事宜。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向被告交付系爭房屋,被告向原告支付了自2013年6月1日起至2013年9月30日止的租金。2018年11月19日,原告(出租人、甲方)與被告(承租人、乙方)簽訂了《上海市廉租實物配租住房租賃合同(試行)》,約定原告將系爭房屋出租給被告使用;租賃期限為3年,自2016年6月1日起至2019年5月31日止;每月租金為1,137元,其中被告自付租金475元,政府補貼租金662元;被告應(yīng)于每月10日前向原告支付當月應(yīng)承擔的自付租金,逾期支付的,每逾期一日,則被告需按自行承擔日租金的0.3%支付違約金,并在支付月租金時支付;被告應(yīng)當在租賃合同期滿前第4個月內(nèi),按照規(guī)定提出廉租住房保障資格的復(fù)核申報,如實填報《上海市廉租住房保障資格復(fù)核申報表》,并提交規(guī)定的申報材料。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與原告間簽訂的2019年廉租房租金確認單所附的房源清單中載明系爭房屋的2019年租金單價為1,362元/月/套。因被告自2013年10月1日起至今的未支付租金,原告催討無果,故原告于2019年7月訴至本院。
以上事實由原告遞交的上海市房地產(chǎn)權(quán)證、《市籌廉租房源交接管理協(xié)議書》及補充協(xié)議書、《市籌廉租房租賃協(xié)議書》及補充協(xié)議書、《上海市廉租實物配租住房租賃合同(試行)》、2017年廉租房租金確認單、2018年廉租房租金確認單、2019年廉租房租金確認單、《關(guān)于市統(tǒng)籌調(diào)配廉租住房2017年租賃價格方案的批復(fù)》、租金催繳書等證據(jù),以及本院庭審筆錄予以佐證。
本院認為,當事人應(yīng)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wù)。原、被告簽訂的兩份《上海市廉租實物配租住房租賃合同(試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yīng)恪守。被告未按約支付租金,并在租賃期到期后未及時申報續(xù)租,應(yīng)承擔相應(yīng)的責任。關(guān)于租金,現(xiàn)原告要求被告按152元/月的標準支付2013年10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的租金4,864元,并按照每月475元的標準支付2016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的租金17,100元,符合合同約定,于法不悖,本院應(yīng)予支持。關(guān)于騰退房屋及支付房屋使用費,根據(jù)原、被告簽訂的《上海市廉租實物配租住房租賃合同(試行)》,合同到期后被告未及時申報續(xù)租,理應(yīng)返還系爭房屋,仍繼續(xù)占有使用系爭房屋,則應(yīng)支付房屋使用費,故原告要求被告騰交退還系爭房屋,并向原告支付從2019年6月1日起至實際騰退房屋之日止的房屋使用費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按1,362元/月為標準計算2019年6月1日起至實際騰退房屋之日止的房屋使用費,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照準。關(guān)于違約金,原、被告在《上海市廉租實物配租住房租賃合同(試行)》中約定,被告應(yīng)于每月10日前向原告支付當月應(yīng)承擔的自付租金,逾期支付的,每逾期一日,則被告需按自行承擔日租金的0.3%支付違約金,并在支付月租金時支付。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應(yīng)予支持。被告經(jīng)本院公告?zhèn)鲉疚吹酵?yīng)訴,視為其放棄應(yīng)訴抗辯的權(quán)利,本院依法作出缺席判決。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搬離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瑞安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并將上述房屋移交原告上海市楊某某住房保障中心;
二、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上海市楊某某住房保障中心自2013年10月1日起至2019年5月31日止的租金21,964元(其中自2013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5月31日止以152元/月計算,自2016年6月1日起至2019年5月31日止以475元/月計算);
三、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按每日千分之三為標準支付原告上海市楊某某住房保障中心自2013年10月1日起至2019年5月31日止的租金應(yīng)繳當月11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違約金;
四、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按每月1,362元的標準支付原告上海市楊某某住房保障中心自2019年6月1日起至實際履行本判決第一項內(nèi)容之日止的房屋使用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392元,由被告張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陳裔佼
書記員:邱連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