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所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趙軍。
委托代理人鄒緯,上海市淮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單方明,上海市淮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奚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地址為上海市黃浦區(qū)。
被告徐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
第三人劉天勇,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地址為江蘇省淮安市。
委托代理人袁慧超,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第三人劉天進,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地址為江蘇省淮安市。
原告上海市盧灣供銷物資總公司訴被告奚某某、被告徐某某、第三人劉天勇、第三人劉天進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單方明、被告徐某某、第三人劉天勇委托代理人袁慧超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奚某某及第三人劉天進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判,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市盧灣供銷物資總公司訴稱:2016年12月23日,原告與兩被告簽訂租約,原告將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局門路XXX-XXX號房屋出租予兩被告用于經營廢品回收,租期1年,租約中對月租金、押金、違約責任等均作約定。租期屆滿后,兩被告未予及時交還房屋。2018年2月12日,原告為避免房屋內兩被告物品受損,即對系爭房屋予以封門并加貼封條。2018年2月26日,兩名第三人強行撬門進入系爭房屋,并稱系爭房屋系由兩被告轉租取得,原告要求兩名第三人搬離未果?,F原告訴請要求(1)兩被告及兩名第三人搬離上海市黃浦區(qū)局門路XXX-XXX號房屋;(2)兩被告支付2017年10月至12月期間租金人民幣30,000元;(3)兩名第三人支付自2018年1月1日起至實際搬離日止之房屋使用費(按3倍租金計付,即每月為人民幣30,000元);(4)兩被告及兩名第三人支付電費人民幣566.56元;(5)兩被告支付違約金人民幣20,000元。
原告提供以下證據:
1、《上海市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賃合同》,以證明原告對系爭房屋依法享有使用權。
2、2016年12月23日《房屋租賃合同》,以證明原告與兩被告就系爭房屋所建立之房屋租賃關系,同時證明租賃雙方之權利及義務。
3、電費發(fā)票,以證明原告代為墊付電費之情節(jié)。
4、《物資總站資產報表》及信函,以證明兩名第三人告知原告系爭房屋系由兩被告交付使用,且兩名第三人在原告要求其搬離時提出無理請求。
被告奚某某未作答辯。
被告徐某某辯稱:兩被告實際付租至2017年9月底,之后經與原告溝通同意租期延至2018年2月10日止,故同意支付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2月10日期間按月租金人民幣10,000元所計租金。對于原告訴請之電費及違約金,因系爭房屋實際由兩名第三人使用,兩被告亦配合原告收房,故對原告此項訴請不予認可。
被告徐某某對原告提供證據1、2沒有異議;對原告提供證據3稱并不清楚;對原告提供證據4稱未曾收訖函件。
被告徐某某未向本院提交相關證據。
第三人劉天勇述稱:兩名第三人系承包物資總站下屬分店而使用系爭房屋,相關費用均實際支付予被告徐某某,故本人并非本案糾紛之適格當事人,就此,對原告訴請均不予認可。至于在原告封門后自行開鎖進入,系為取回留予系爭房屋內之自有物品,取回物品后即將系爭房屋再行上鎖,但之后未再作為經營使用。
第三人劉天勇對原告提供證據1、2形式真實性予以確認,但對證據1稱原告所述情況并不清楚,對證據2稱據此可予明確被告徐某某系原告員工,并稱相關設備均系兩名第三人自行采購;對原告提供證據3形式真實性沒有異議,但稱發(fā)票所載地址并非系爭房屋地址;對原告提供證據4有兩名第三人簽字內容之證據形式真實性予以確認,并稱據此可予證明兩名第三人之經營成本。
第三人劉天勇提供以下證據:
1、上海盧灣物資供銷總店及下屬復三分店工商信息,以證明(1)供銷總店及下屬復三分店與原告之間關系,且供銷總店所取得之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尚處有效期內;(2)供銷總店法定代表人及復三分店負責人均系被告徐某某;(3)復三分店所登記之營業(yè)場所地址即系爭房屋地址;(4)供銷總店下屬中山南一路分店負責人則系被告奚某某。
2、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間第三人劉天勇向被告徐某某支付經營承包費用之銀行流水,以證明已向被告徐某某支付2016年8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期間經營承包費共計人民幣470,000元。
3、第三人劉天勇之社保繳納記錄,以證明第三人劉天勇之社保繳納情況,同時證明第三人劉天勇承包經營位于系爭房屋內之廢品回收站情節(jié)。
4、被告徐某某所交付之貨運汽車通行證,以證明因系爭房屋被原告封門,故被告徐某某亦拒絕向第三人交付通行證。
5、照片,以證明原告封門情節(jié)。
6、復三分店變遷經營地址之相關批復及《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以證明系爭房屋所涉相關單位均系總店。
原告對第三人劉天勇提供證據形式真實性均予確認,但稱均與本案無關。
被告徐某某對第三人劉天勇提供證據稱銀行流水金額與實際收訖金額不符,且所提供證據均與本案無關。
第三人劉天進未作陳述。
經審理查明:2016年12月23日,原告與兩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合同》一份,約定(1)兩被告之前承包經營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局門路XXX-XXX號、面積為95.30平方米之商鋪,現兩被告雖已退休,但仍須對承包期間之設備財產進行清理處置,就此簽訂本合同以明確兩被告延長使用該商鋪所致租賃雙方之權利及義務;(2)租期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3)兩被告租賃該商鋪用作經營廢品回收,兩被告同意將盧灣區(qū)物資供銷總店之相關經營證照交由原告保管,原告不提供經營所需發(fā)票;(4)月租金為人民幣10,000元,押金為人民幣20,000元,兩被告所使用之水電及通訊等費用均由兩被告自行承擔;(5)未經原告同意,兩被告轉租、轉借,則原告有權解除合同,收回商鋪,并向兩被告收取違約金;(6)租賃雙方約定之違約金額為人民幣20,000元;(7)租賃期滿,兩被告未經原告同意逾期返還房屋,則每逾期1日,兩被告應按合同租金之3倍金額支付房屋占用使用費;(8)兩被告承諾本合同到期不再提出續(xù)租,如期歸還該商鋪。簽約后,系爭房屋于合同租期內實際由兩被告交付兩名第三人用作經營廢品回收。租期屆滿,兩被告未能按期返還原告系爭房屋,租賃雙方經協(xié)商后約定將返還房屋時間延至2018年2月10日。但屆時,因兩被告實際已將系爭房屋交付兩名第三人使用導致原告仍然未能收回系爭房屋。2018年2月12日,原告將系爭房屋予以封門,但因系爭房屋內尚留有物品,導致原告仍然無法實際收回并使用系爭房屋。2018年2月26日,兩名第三人自行撬鎖進入系爭房屋,之后又將系爭房屋再行上鎖。原告鑒此遂要求兩名第三人搬離系爭房屋,但遭拒?,F原告稱因兩被告履約過程中存在違約情節(jié),且兩被告實際將系爭房屋交付兩名第三人使用,導致原告未能收訖合同項下相關費用,亦無法收回系爭房屋,原告遂以此為由,起訴來院。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房屋租賃合同》以及當事人陳述筆錄等證據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所涉《房屋租賃合同》系原告及兩被告據各自真實意思表示依法簽訂,具有法律效力,原告及兩被告作為簽約方均應恪守合同約定之義務。合同約定租期屆滿日為2017年12月31日,租期屆滿后,租賃雙方經協(xié)商將房屋返還日期延至2018年2月10日,根據該項約定,兩被告作為承租方最遲應于2018年2月10日將系爭房屋交還予原告,該項返還房屋義務系兩被告之合同義務,但鑒于房屋實際由兩名第三人使用,故兩名第三人應予搬離從而使兩被告在合同項下之返還房屋義務得以履行完畢。對于原告所訴請之各項費用,經本院庭審中釋明后,原告明確表示鑒于兩名第三人實際使用房屋情節(jié),故房屋使用費訴請對象系兩名第三人,而租金及違約金之訴請對象系兩被告。對于原告要求兩名第三人支付房屋使用費之訴請,鑒于本案系基于原告與兩被告之間租賃合同關系所提起之訴訟,原告系依據合同相關條款主張該項房屋使用費,故該項房屋使用費在本案處理中之適格支付方應為原告之合同相對方即兩被告,鑒此,本院對原告要求兩名第三人支付合同項下房屋使用費之訴請依法予以駁回。對于原告訴請之租金,鑒于兩被告僅付租至2017年9月底,而合同租期屆滿日期經協(xié)商已延至2018年2月10日,故兩被告作為承租方應予承擔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2月10日期間所涉合同租金。對于原告訴請之違約金,合同相關條款中約定兩被告未經原告同意進行轉租、轉借,原告就此可解除合同、收回房屋,并可向兩被告收取違約金人民幣20,000元。兩被告承租期間,兩被告將系爭房屋實際轉交他人使用已歷時較長,且原告與兩被告所簽租約實際系于約定租期屆滿后自然終止,并非提前解除,而針對兩被告逾期返還房屋之違約行為,合同中亦僅作按照合同租金3倍金額支付房屋使用費之違約責任條款約定,綜上,原告現訴請要求兩被告支付違約金人民幣20,000元缺乏事實及合同依據,本院依法予以駁回。對于原告要求兩被告及兩名第三人共同支付電費之訴請,鑒于原告提供電費發(fā)票中記載之電費發(fā)生地址并非本案所涉系爭房屋地址,而原告就此亦未再行提供關于地址不同之相關說明材料抑或兩被告之前曾按照該地址所涉電費單據支付電費之相關證據,鑒此,本院對原告該項電費訴請依法予以駁回。至于《房屋租賃合同》項下押金,原告及兩被告在審理過程中對于押金實際支付情節(jié)及押金最終應當如何結算均未予提及,鑒于該項押金即使已實際發(fā)生,但因租賃雙方針對此項押金均未要求予以處理,再則租賃雙方另有合同項下其他費用尚待處理,故本案中對于該項押金暫不作處理。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第二百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第三人劉天勇、第三人劉天進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攜自有物品遷離上海市黃浦區(qū)局門路XXX-XXX號房屋;
二、被告奚某某、被告徐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上海市盧灣供銷物資總公司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2月10日期間租金人民幣43,571元;
三、駁回原告上海市盧灣供銷物資總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175元(原告上海市盧灣供銷物資總公司已預繳),原告上海市盧灣供銷物資總公司負擔人民幣1,206元,被告奚某某、被告徐某某共同負擔人民幣889元,第三人劉天勇、第三人劉天進共同負擔人民幣8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李??慧
書記員:嚴??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