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婺龍建材商行,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投資人:董翠梅,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丹婷,上海達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義大,男,1977年10月14日生,漢族,住江西省瑞昌市。
被告:孫東平,女,1979年2月19日生,漢族,住江西省瑞昌市。
原告上海婺龍建材商行與被告王義大、孫東平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6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因被告無法送達,本院裁定本案轉為適用普通程序并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4月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丹萍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王義大、孫東平經(jīng)本院公告方式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王義大、孫東平支付原告貨款人民幣(以下幣種同)327,972元。在審理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判令二被告支付原告貨款121,625元。事實與理由:原告與二被告于2015年起發(fā)生業(yè)務往來,由二被告向原告購買木套板。截止至2016年7月2日,經(jīng)雙方對賬確認二被告拖欠原告貨款337,972元。二被告分別寫下借條(實為欠條),并承諾2016年7月2日還款10,000元,以后每月還款8,000元,直至還清為止。但是二被告至今未支付上述貨款,沒有履行其諾言。經(jīng)查,二被告系夫妻關系。針對欠款,原告無數(shù)次催討,但二被告一直借口予以拖延。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原告遂訴至本院。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jù):
1、2015年12月26日孫東平出具的借條一份、2016年7月2日王義大出具的承諾書一份、2016年7月2日被告王義大出具的借條一份,旨在證明原、被告結算,被告欠原告貨款,向原告出具借條(實際應為欠條),承諾歸還的事實;
2、送貨單一組(總計為290,695元,其中王義大簽收121,625元,其余送貨單為原告財務保留底單),旨在證明原告向被告供應貨物的事實。
被告王義大、孫東平未作答辯,亦未向本院提供證據(jù)。
鑒于被告未到庭應訴,本院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材料進行了核對,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lián)性予以認定,作為本案定案依據(jù)。
本院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原告向被告王義大供應木套板,貨價為121,625元,被告王義大在送貨單上簽收,其中:2015年3月24日送貨單金額為13,690元;2015年4月21日送貨單金額為42,648元;2015年4月22日送貨單金額為182元;2015年8月14日金額為11,255元、14,050;2015年8月26日的送貨單金額為39,800元?,F(xiàn)被告王義大至今未支付貨款。
在審理中,原告表示,對于327,972中,扣除121,625元之外的其余款項暫不主張權利,要求保留訴權。
本院認為,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被告王義大已收取貨物,理應付清貨款。現(xiàn)被告王義大至今未履行義務,應承擔支付貨款的違約責任。故對原告要求被告王義大支付貨款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至于原告要求被告孫東平要求承擔支付貨款責任,缺乏依據(jù),本院難以支持。原告表示對于327,972中,扣除121,625元之外的其余款項暫不主張權利,要求保留訴權,本院予以確認。被告王義大、孫東平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應訴,是對原告訴訟請求及依據(jù)事實理由享有抗辯權利的放棄,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由其承擔。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義大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上海婺龍建材商行貨款121,625元;
二、駁回原告上海婺龍建材商行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732元,公告費560元,合計3,292元,由被告王義大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盛??慶
書記員:胡耀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