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天某線纜銷售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徐立平,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書明。
被告:上海易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徐匯區(qū)。
法定代表人:朱玉明,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存藝、盛剛,上海六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天某線纜銷售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易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本院分別于2019年2月21日、2019年4月12日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并于2019年4月12日公開開庭。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書明,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存藝到庭參加庭審。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天某線纜銷售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1、被告支付原告貨款379,887.62元;2、被告支付原告違約金112,261.32元(561,306.62元*20%);3、被告支付原告滯納金115,485.83元;4、被告支付原告利息損失(以379,887.62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1月1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事實與理由:原告就被告承包的奉賢看守所項目供應多種型號的線纜,原告先向被告供貨,后雙方核對供貨數(shù)量,被告項目經理楊旋東于2017年10月23日在該項目發(fā)貨清單上簽字確認,原、被告雙方并于2017年12月31日對貨款金額進行對賬,被告向原告出具對賬單。對賬后,原、被告于2017年12月18日補簽兩份《上海天某線纜銷售有限公司產品銷售合同》,對供應線纜的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違約金等進行了約定。后原告于2017年12月21日向被告開具兩份合同項下全部金額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但被告僅向原告支付200,000元貨款,余款379,887.62元均未支付。原告已向被告履行相應的供貨義務,被告應當按約支付原告貨款,被告至今未支付原告剩余貨款,已構成違約,故被告還應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原告違約金、滯納金及利息損失。
被告上海易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辯稱:原、被告確實存在買賣合同關系,被告確實收到貨物,但原告提供的送貨單有部分并非楊旋東簽收,且收貨數(shù)量少于合同約定的數(shù)量,故對原告的貨款金額無法確認。原告供貨存在瑕疵,且被告不存在違約行為,故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滯納金及利息損失的訴訟請求不予認可,請求法院予以駁回。
經審理查明: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間,原告就被告承包的奉賢看守所項目向被告供應線纜等產品,并將產品送貨至奉賢區(qū)看守所。2017年10月23日,被告員工楊旋東在發(fā)貨清單上簽字確認。2017年12月18日,原告與被告補簽兩份《上海天某線纜銷售有限公司產品銷售合同》,兩份合同金額分別為561,306.62元、19,281元,均約定:交貨地點為上海市奉賢區(qū)青村鎮(zhèn)舟樂路向南二百米,看守所項目部,二樓投資監(jiān)理辦公室,收貨人為楊旋東;每批貨到后90日支付全部貨款,如過期未能付款的,過期在二十日之內的,需方每日按未付貨款額的0.1%向供方支付滯納金,如超過二十日以上的,需方每日按未付貨款額的0.2%向供方支付滯納金;供、需雙方任何一方有違約行為的應負違約責任,違約金不低于合同金額的20%,由違約方向另一方支付違約金。
2017年12月21日,原告向被告開具總金額為579,887.62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被告已將上述發(fā)票進行認證抵扣。
2018年1月31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一份對賬單,載明:…截止時間2017年12月31日,被告尚欠原告貨款:其中已開票欠款579,887.62元;未開票欠款152,714.06元;…被告員工鄭鋼在對賬單上寫明:合同數(shù)量與供貨數(shù)量核對,一期SYWV-75-5有限電視線線纜少供貨400米,但未結算,樣板間合同與供貨數(shù)量金額一致,二期供貨單價參照一期,尚未簽訂合同,送貨單有兩張為分包代簽,項目經理于2017年10月23日補簽清單。
2018年2月14日,被告向原告轉賬支付200,000元。
以上事實,由《上海天某線纜銷售有限公司產品銷售合同》、送貨單、發(fā)貨清單、銀行客戶回單、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予以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兩份《產品銷售合同》合法、有效,雙方應按約履行各自的義務。原告提供的證據可以證明其已向被告履行供貨及開票義務,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相應的貨款。被告辯稱原告供貨數(shù)量缺少且有部分送貨單并非楊旋東簽字,關于該辯稱意見,雙方在對賬單中已有體現(xiàn),供貨缺少的400米電纜的貨款原告已在訴請金額中予以扣除,兩張非楊旋東簽字的送貨單被告亦在對賬單中予以說明,且原告送貨數(shù)量與楊旋東出具的發(fā)貨清單可以相互印證,故對被告的辯稱意見,本院不予采信。被告逾期支付原告貨款,屬于違約行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關于原告主張的違約金、滯納金及逾期付款利息損失,其性質均為逾期付款違約金,存在重復計算,且主張的數(shù)額明顯過高。據此,本院以未付款為基數(shù),按20%計算酌情確定被告應支付原告逾期付款違約金75,978元。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易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付原告上海天某線纜銷售有限公司貨款379,887.62元;
二、被告上海易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上海天某線纜銷售有限公司違約金75,978元。
如果被告上海易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9,876元,減半收取4,938元,由被告上海易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王??軍
書記員:郝祥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