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裸体无遮挡免费永久观看|精品女同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级婬片A片人缓交|给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上海華某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諾特飛某燃燒設備有限公司專利權權屬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2021-06-09 塵埃 評論0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華某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陳寶明,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微徨,上海勝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諾特飛某燃燒設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田建云,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凱,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冕成,上海融力天聞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陳寶明,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審第三人:徐志斌,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浙江省杭州市。
  上述兩第三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微徨,上海勝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上海華某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某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上海諾特飛某燃燒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特飛某公司)專利權權屬糾紛一案,不服上海知識產權法院(2017)滬73民初4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0月2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華某某公司與原審第三人陳寶明、徐志斌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微徨,被上訴人諾特飛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凱、沈冕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華某某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第一項,查清事實后依法改判或將本案發(fā)回重審;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諾特飛某公司承擔。事實和理由:1.一審法院對本職工作內容的認定無合法依據。諾特飛某公司所稱的揭陽項目并非為研發(fā)項目,且其未能證明揭陽項目所使用的技術是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形成的;徐志斌作為諾特飛某公司副總在項目采購協議中簽字是履行崗位職責;徐志斌與諾特飛某公司簽訂《保密協議和競業(yè)禁止合同》時間在2007年,并非針對揭陽項目所簽訂,不能因此推斷徐志斌承擔的工作即為研發(fā)任務。故諾特飛某公司未能舉證證明其曾要求徐志斌進行相關技術研發(fā),也未能證明徐志斌本職工作中包含技術研發(fā)。2.一審法院舉證責任分配不公,諾特飛某公司應當對排除其他專利發(fā)明人進行舉證。國家專利行政管理部門對涉案專利文書中關于發(fā)明人的記載具有證據效力,推定專利申請文書上記載的發(fā)明人為涉案專利的實際發(fā)明人,故本案應當審查諾特飛某公司是否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涉案專利文件的記載,一審法院判決直接剝奪涉案專利共有發(fā)明人的既有權利是錯誤的。3.一審法院判決基本事實不清,未能論證該專利完全為諾特飛某公司所有。在專利存在其他發(fā)明人且兩家公司生產經營屬于同一技術領域的情況下,法院對于相關性的判斷應當依據更加具體的證據、更謹慎的認定,而不是通過同屬一個技術領域的寬限范圍即認定存在相關性。涉案專利與諾特飛某公司所述的揭陽項目技術完全不一致,涉案專利與原告提交的項目技術文件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和技術特征、技術效果完全不同,涉案專利不可能均來源于諾特飛某公司。涉案專利發(fā)明人均有相關技術背景和實踐經驗,陳寶明等在涉案專利領域具有十分強大的研發(fā)能力。涉案專利是華某某公司組織相關背景人員,提供相關資料及物質條件下對現有技術的改進,應歸華某某公司所有。4.一審法院法律適用錯誤。諾特飛某公司提交的《48J-MX1配套輔機技術協議》系無簽章的打印件,一審法院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條之規(guī)定;沒有因專利權權屬糾紛而直接變更發(fā)明人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下簡稱《專利法》)第六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的相關規(guī)定,所要解決的是本單位與其職工關于職務發(fā)明的歸屬問題,不能用于解決所有單位之間的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屬問題,特別是出現共同發(fā)明人的情形;本案一審審理期限與訴訟參與人的范圍及被通知參加訴訟的時間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5.判決書顯示多處文字記載與案件事實不符。
  被上訴人諾特飛某公司辯稱:1.一審法院對徐志斌履行本職工作的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諾特飛某公司提交的證據可以充分證明徐志斌系技術研發(fā)人員且總體負責揭陽項目,涉案專利與其本職工作相關;有技術協議的合同必然包含研發(fā),諾特飛某公司購買汽化器等關鍵部件即用于研發(fā),研發(fā)成果已經以實物形式呈現,而華某某公司既沒有具體項目,也沒有投入任何人力物力進行研發(fā)的證據;徐志斌簽訂的保密協議并非針對某個特定項目,而是及于全部本職工作,結合其學科背景、辭職信、一審法院(2017)滬73民初46號案件中的油槍圖紙標注等證據,一審法院認定完全有理有據。2.一審法院舉證責任分配恰當,華某某公司應當明確其自身無證可舉的后果。《專利審查指南》第一部分4.1.2明確規(guī)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三條規(guī)定,發(fā)明人是指對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人。在專利局的審查程序中,審查員對請求書中填寫的發(fā)明人是否符合該規(guī)定不作審查?!币虼耍姘笇@募鞍l(fā)明人”一欄中記載的其他發(fā)明人僅是申請人自行填寫的內容,不能據此認定陳寶明系涉案專利發(fā)明人。若華某某公司認為陳寶明對涉案專利有實質性貢獻,應當提供證據予以證明。3.一審法院已經根據《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對涉案專利是否屬于職務發(fā)明進行了論證,華某某公司所稱的論證涉案專利完全歸諾特飛某公司所有的要求沒有依據,也并非本案審查重點。4.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正確。一審法院對技術協議的認定系綜合認定,且該協議每一頁均有徐志斌的簽字,具有證據蓋然性的顯著特征;本案審理的爭議為專利權權屬糾紛,而后續(xù)可能產生的發(fā)明人變更并非本案審理范圍;本案職務發(fā)明歸屬問題也不能因為由其他單位作為專利申請主體或在專利申請文件中隨意添加發(fā)明人而產生規(guī)避法律的效果;關于一審審理期限及安排系法院審判流程,諾特飛某公司認為并未出現違法情形。5.一審判決書筆誤問題以一審法院更正裁定為準。
  原審第三人陳寶明、徐志斌均表示同意華某某公司的上訴意見。
  諾特飛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確認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1,名稱為“一種用天然氣和液氮制取低熱值燃氣的裝置”(以下簡稱涉案專利)的實用新型專利權歸諾特飛某公司所有;2.判令華某某公司賠償諾特飛某公司律師費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22,5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諾特飛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21日,經營范圍包括燃燒設備及鍋爐、中小型電站成套設備、泵閥、油泵、風機、動化控制設備及配件的批發(fā)、進出口,燃燒器及閥門(除特種設備)的設計與制造等。諾特飛某公司長期從事燃燒設備的研發(fā),在2007年至2014年間申請了與燃燒設備相關的10項專利。
  華某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1日,經營范圍包括能源科技、工業(yè)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fā)、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鍋爐及輔助設備、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的銷售等。
  第三人徐志斌與諾特飛某公司簽訂了期限分別為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2015年1月1日起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07年5月23日,第三人徐志斌與諾特飛某公司簽訂《保密協議和競業(yè)禁止合同》,合同約定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處任職期間所完成的、與諾特飛某公司業(yè)務相關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作品、計算機軟件、技術秘密或其他商業(yè)秘密信息,應當及時向諾特飛某公司申明、核實,均屬于工作范圍的成果,由諾特飛某公司享有知識產權。第三人徐志斌于2015年4月20日申請離職,其在《辭職信》中稱:“相信在我目前的這個職位上,公司有很多同事可以做的更好,特別是李思揚,其技術水平不在我之下……”。2015年5月19日核準離職,職位系副總。2015年8月,徐志斌至華某某公司工作。
  華某某公司系名稱為“一種用天然氣和液氮制取低熱值燃氣的裝置”(專利號:ZLXXXXXXXXXXXX.1)的實用新型專利的專利權人,發(fā)明人系第三人陳寶明、第三人徐志斌,專利申請日為2015年11月9日,授權公告日為2016年3月30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書記載:“一種用天然氣和液氮制取低熱值燃氣的裝置,包括天然氣供氣管路、氮氣供氣管路和天然氣氮氣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氣管路包括天然氣供應管線,所述天然氣供應管線與天然氣流量計、天然氣安全閥、天然氣流量調節(jié)閥、天然氣止回閥先后依次管路串連連接相通;所述氮氣供氣管路包括液化氮氣罐及其氣化器,氣化器出口與穩(wěn)壓器、氮氣流量計、氮氣安全閥、氮氣流量調節(jié)閥、氮氣止回閥先后依次管路串連連接相通;所述氮氣止回閥的出口、所述天然氣止回閥的出口分別與所述天然氣氮氣混合裝置的進口管路連接相通?!?br/>  2013年7月17日,諾特飛某公司與案外人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工業(yè)品買賣合同》購買“200t/h中溫中壓燃油氣鍋爐配燃燒系統(tǒng)\48J07-(01)”設備2臺。該合同項目為揭陽項目,該合同注1記載:以上產品訂貨前簽訂技術協議書,以上產品供貨范圍及技術要求按技術協議書、《48J-MX1項目鍋爐大合同外購件采購要求》及有關標準要求。
  2013年7月6日,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甲方)與諾特飛某公司(乙方)簽訂《48J-MX1配套輔機技術協議——鍋爐燃燒系統(tǒng)》,該協議乙方代表簽名系第三人徐志斌。該協議記載: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和諾特飛某公司于2013年7月就乙方向甲方提供的用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石化分公司2*220t/h中溫中壓燃油氣鍋爐(48J-MX1)配套鍋爐燃燒系統(tǒng),經友好協商后達成以下技術協議:……三、燃料。燃料共有四種:PSA尾氣、合成氣、0#輕柴油和天然氣。其中PSA尾氣熱值介于2300kcal/Nm3至2700kcal/Nm3之間,壓力30-50kPa,氮要求:鍋爐采用低氮燃燒技術控制氮的排放量。
  2014年4月28日,諾特飛某公司與案外人蘇州新銳低溫設備有限公司簽訂《汽化器及調壓閥組設備定制合同》,采購空溫式汽化器1臺、氣體調壓裝置1臺。該合同設備采購申購單由徐志斌于2014年4月28日簽字。2014年6月18日,諾特飛某公司與第三人上海上賢閥門制造有限公司簽訂《購銷合同》,采購蝶形止回閥2件、法蘭片4件。2014年8月28日,諾特飛某公司與第三人上海科銳貿易有限公司簽訂《產品購銷合同》,采購渦街流量計6件、壓力變送器6件、熱電阻6件。
  另查明,2013年9月18日,華某某公司與上海理工大學簽訂燃氣超低排放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約定為促進燃燒超低氮排放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推動能源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雙方聯合建立和運作“華某某—上理”聯合實驗室,并就合作目標、合作方式、合作期限作出約定。2014年1月10日,華某某公司作為甲方與上海理工技術轉移有限公司作為乙方簽訂技術服務合同,約定甲方委托乙方建立燃氣(油)超低排放聯合實驗室,共同開發(fā)、研究新型燃氣(油)超低排放燃燒技術。2014年6月26日,華某某公司與案外人上海理工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約定在雙方聯合建立燃氣(油)超低排放聯合實驗室的基礎上,共同合作開發(fā)低熱值燃氣燃燒器的聯合攻關及產業(yè)化項目。2014年11月,華某某公司低熱值燃氣燃燒器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工業(yè)博覽會銀獎;2014年12月,華某某公司低氮型低熱值燃氣燃燒器被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華某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陳寶明長期從事燃燒設備的研發(fā),其作為主要發(fā)明人申請了一系列專利,如名稱為“文丘里式氣體混合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名稱為“低熱值燃氣燃燒器及燃燒方法”的發(fā)明專利等。
  諾特飛某公司在本案中聘請律師并支付律師費22,500元。
  審理中,諾特飛某公司還提交了技術圖紙及制氣裝置的實物照片,由于該技術圖紙并未顯示諾特飛某公司的名稱、制圖人員姓名以及出圖時間等信息,相關實物照片的形成時間亦不能確定,在華某某公司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提出異議的情況下,一審法院對該兩份證據不予采信。華某某公司提交了涉案專利技術的研發(fā)說明,但該證據系華某某公司單方制作,并無其他證據相印證,故一審法院對該份證據不予采信。此外,華某某公司還提交了其向案外人采購各種型號低氮燃燒器的采購訂單,該份證據僅能證明華某某公司進行了相關采購行為,不能證明華某某公司對低熱值燃氣的制氣裝置進行了研發(fā),故一審法院對該份證據亦不予采信。
  一審法院認為:《專利法》第六條規(guī)定,執(zhí)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為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秾@▽嵤┘殑t》第十二條規(guī)定,退休、調離原單位后或者勞動、人事關系終止后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為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據此,涉案專利是否構成職務發(fā)明,需要審查以下構成要件:1.涉案專利技術是否系發(fā)明人在與原單位勞動關系終止后1年內作出;2.涉案專利技術是否與發(fā)明人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
  本案中,涉案專利的發(fā)明人徐志斌從諾特飛某公司處離職的時間為2015年5月20日,涉案專利的申請日為2015年11月9日,涉案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完成時間應當在申請日之前,故一審法院認為涉案專利技術是發(fā)明人在與原單位勞動關系終止1年內作出的。
  關于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本職工作的認定。華某某公司認為,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處僅負責銷售管理工作,并不負責技術工作,沒有機會接觸相關技術資料,涉案專利技術與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無關。本案中,諾特飛某公司與徐志斌的勞動合同僅約定徐志斌的職務為副總,并未約定具體的負責事宜,對于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職務的認定,一審法院綜合考慮以下因素:首先,諾特飛某公司與徐志斌簽訂了《保密協議和競業(yè)禁止合同》,保密的內容包括技術秘密和商業(yè)秘密,協議還對有關職務發(fā)明的知識產權歸屬作出了約定。故徐志斌與諾特飛某公司簽訂上述涉及技術保密、職務發(fā)明等內容的保密協議書,說明徐志斌的職務應當與技術工作有關;其次,徐志斌在給諾特飛某公司的辭職信中提到乍得項目開發(fā)過程,并稱其他同志的技術水平不在其之下,同樣說明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負責的具體事務與技術相關;再次,諾特飛某公司提交的揭陽項目的技術協議由徐志斌簽字,且徐志斌作為負責人在揭陽項目下一系列申購單上簽字,可以證明徐志斌是整個揭陽項目的負責人,并負責揭陽項目的技術工作。綜合上述因素,一審法院認為,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的本職工作與技術研發(fā)有關,并負責揭陽項目。
  關于涉案專利與徐志斌本職工作的相關性,一審法院認為:涉案專利為“一種用天然氣和液氮制取低熱值燃氣的裝置”,系為了解決燃燒器生產廠研制低熱值燃燒器時的氣源問題,提供一種以天然氣和液氮為基礎,以一定比例混合成所需低熱值燃氣的用天然氣和液氮制取低熱值燃氣的裝置,屬實驗室研究輔助設備技術領域。本案中,首先,揭陽項目的買賣合同顯示200t/h中溫中壓燃油氣鍋爐配燃燒系統(tǒng),與該合同配套的技術協議顯示該燃燒系統(tǒng)所用的燃料包括PSA尾氣,其中PSA尾氣的熱值介于2300kcal/Nm3至2700kcal/Nm3之間,屬于低熱值的范圍;壓力30-50kPa,屬于低壓力范圍。也就是說,揭陽項目中的燃燒系統(tǒng)系用低熱值、低壓力的氣體的燃燒器,這種燃燒器需要相應的制氣裝置,故研制低熱值燃氣的制氣裝置同樣屬于徐志斌所負責的揭陽項目的范圍。其次,諾特飛某公司提交的一系列申購單和采購合同表明諾特飛某公司購買了汽化器、止回閥、流量計、液氮等材料,上述材料能與涉案專利中的相關技術特征對應,證明諾特飛某公司已經實際進行了相關制氣裝置的研發(fā)工作。故一審法院認為涉案專利技術與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的本職工作有關。
  華某某公司認為,涉案專利系其與上海理工大學產學研合作協議以及建立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項目下的研發(fā)成果,該項目合作協議僅提及雙方要共同合作開發(fā)低熱值燃氣燃燒器的聯合攻關及產業(yè)化項目,并沒有涉及具體的專利技術研發(fā)的內容,也未提交相關協議履行情況的證據,故一審法院認為,華某某公司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說明涉案專利技術的來源,該辯稱意見也不影響涉案專利技術系職務發(fā)明的認定。
  綜上,綜合比較雙方證據,諾特飛某公司證據更具證據優(yōu)勢,達到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一審法院認為,涉案專利技術系徐志斌在與諾特飛某公司勞動關系終止后1年內作出的,且與其在諾特飛某公司承擔的本職工作有關,系職務發(fā)明,故涉案專利的專利權應歸諾特飛某公司所有。
  諾特飛某公司主張華某某公司支付其為維權所產生的合理費用22,500元,對此,一審法院認為,《專利法》規(guī)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故賠償合理費用系針對專利侵權糾紛而言,由于本案系專利權權屬糾紛而非專利侵權糾紛,諾特飛某公司主張華某某公司支付相應的合理費用缺乏法律依據,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一審法院判決:一、名稱為“一種用天然氣和液氮制取低熱值燃氣的裝置”(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1)實用新型專利權歸諾特飛某公司所有;二、駁回諾特飛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本案一審案件受理費362元,由諾特飛某公司負擔181元,華某某公司負擔181元。
  二審中,華某某公司向本院提交了其制作的“一種用天然氣和液氮制取低熱值燃氣的裝置專利的研發(fā)過程”的書面材料,用以證明涉案專利系由華某某公司研發(fā)。諾特飛某公司發(fā)表質證意見認為,華某某公司提供的研發(fā)過程材料均為可以事后單方面自行制作的內容,故對其真實性不予認可,且該證據沒有任何研發(fā)原始數據記錄、相關原材料或部件的購買憑證予以佐證,其中的照片無法顯示是當時試驗現場照片,所述實驗室無現場照片,無法證明有研發(fā)涉案專利的條件,故不能證明華某某公司真實進行了研發(fā)。第三人陳寶明、徐志斌對該份證據材料予以認可。
  第三人陳寶明向本院提交了其制作的“專利第一發(fā)明人陳寶明研發(fā)工作內容介紹”的書面材料,證明陳寶明實際研發(fā)了涉案專利。諾特飛某公司發(fā)表質證意見認為,該份材料僅系其單方陳述,沒有相關研發(fā)記錄,不足以證明其對涉案專利進行了相關研發(fā)。華某某公司、第三人徐志斌對該份證據材料予以認可。
  第三人徐志斌向本院提交了其制作的“后期項目管理徐志斌工作內容介紹”的書面材料,證明徐志斌僅負責涉案專利研發(fā)項目申報管理工作。諾特飛某公司發(fā)表質證意見認為,該份材料僅系其單方陳述,鑒于其在華某某公司處工作的利害關系,不認可其系負責項目申報管理工作而非項目研發(fā)人員之陳述。華某某公司、第三人陳寶明對該份證據材料予以認可。
  本院認為,華某某公司提交的“一種用天然氣和液氮制取低熱值燃氣的裝置專利的研發(fā)過程”的書面材料系其自行制作的涉案專利研發(fā)情況及過程,并非涉案專利研發(fā)的原始數據資料,亦無其他證據相互印證,不能證明涉案專利來源,故本院對該份證據材料不予采信。第三人陳寶明提交的“專利第一發(fā)明人陳寶明研發(fā)工作內容介紹”的書面材料系其自行制作的研發(fā)情況材料,其中雖列舉了若干陳寶明獲得授權的其他專利,但均并非本案涉案專利,在沒有其他證據予以印證的情況下,本院難以認定涉案專利系由陳寶明研發(fā),故本院對該份證據材料不予采信。第三人徐志斌提交的“后期項目管理徐志斌工作內容介紹”的書面材料,系其自行陳述的工作內容介紹,在沒有其他證據予以印證的情況下,本院難以認定徐志斌僅負責涉案專利項目申報管理工作,故本院對該份證據材料不予采信。
  諾特飛某公司未向本院提交新的證據。
  本院經審理查明,一審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有三個爭議焦點:一是涉案專利是否與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務有關;二是涉案專利實際發(fā)明人的舉證責任應如何分配;三是一審法院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關于爭議焦點一,涉案專利是否與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務有關。首先,關于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分配任務的認定。依據一審查明的事實,徐志斌在揭陽項目的技術協議上簽字,且徐志斌作為負責人在揭陽項目下一系列申購單上簽字,結合其與諾特飛某公司簽訂的《保密協議和競業(yè)禁止合同》、辭職信、一審法院(2017)滬73民初46號案件中的油槍圖紙標注等證據,可以認定徐志斌是技術研發(fā)人員,并負責揭陽項目的技術工作。其次,涉案專利是否與徐志斌本職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務有關。職務發(fā)明認定所涉爭議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技術特征與發(fā)明人在原單位履行本職工作所接觸技術方案并不要求相同,只要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即可。本案中,涉案專利為“一種用天然氣和液氮制取低熱值燃氣的裝置”,系為了解決燃燒器生產廠研制低熱值燃燒器時的氣源問題,提供一種以天然氣和液氮為基礎,以一定比例混合成所需低熱值燃氣的用天然氣和液氮制取低熱值燃氣的裝置,屬實驗室研究輔助設備技術領域。而揭陽項目中的燃燒系統(tǒng)所用的燃料包括PSA尾氣,其中PSA尾氣的熱值介于2300kcal/Nm3至2700kcal/Nm3之間,屬于低熱值的范圍;壓力30-50kPa,屬于低壓力范圍。即揭陽項目中的燃燒系統(tǒng)系采用低熱值、低壓力的氣體的燃燒器,這種燃燒器需要相應的制取低熱值燃氣的制氣裝置,該制氣裝置解決的技術問題亦是為了獲取低熱值燃氣。此外,諾特飛某公司在一審中提交的申購單和采購合同顯示其購買了汽化器、止回閥、流量計等材料,上述材料能與涉案專利中的相關技術特征對應,故綜合在案證據,諾特飛某公司已經實際進行了相關制氣裝置的研發(fā)工作。綜上,本院認為,涉案專利與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務有關,一審法院的相關認定并無不當,華某某公司的相關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爭議焦點二,涉案專利實際發(fā)明人的舉證責任應如何分配。本院認為,國家專利行政管理部門對涉案專利文件中關于發(fā)明人的記載具有證據效力,但亦應結合案件事實進行綜合認定。本案系涉及職務發(fā)明的專利權權屬糾紛,在諾特飛某公司業(yè)已提交證據證明其已經實際進行了相關制氣裝置的研發(fā)工作,且涉案專利與徐志斌在諾特飛某公司承擔的本職工作或分配的任務有關的情況下,華某某公司亦應對涉案專利技術來源提交相關證據,即華某某公司應當對涉案專利其他發(fā)明人系該專利的實際發(fā)明人及對該專利的實質性貢獻進行舉證,否則應承擔不利法律后果,而華某某公司對此并未提交任何證據予以證明,第三人陳寶明亦未舉證證明其實際研發(fā)了涉案專利,故一審法院綜合各方當事人舉證情況認定諾特飛某公司證據更具證據優(yōu)勢,達到高度蓋然性的證明標準并無不當。此外,華某某公司在庭審中陳述徐志斌僅負責涉案專利的申報管理工作,明顯與其國家專利行政管理部門對涉案專利文書中關于發(fā)明人的記載具有證據效力,推定專利申請文書上記載的發(fā)明人為涉案專利的實際發(fā)明人的上訴理由相矛盾。故本院對于華某某公司一審法院舉證責任分配不公的上訴理由不予支持。
  關于爭議焦點三,一審法院適用法律是否正確。本院認為,本案為專利權權屬糾紛,而后續(xù)可能產生的發(fā)明人變更并非本案審理范圍;本案系爭焦點之一為涉案專利是否系徐志斌的職務發(fā)明,故一審法院適用《專利法》第六條、《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于法有據,并無不當;諾特飛某公司提交的《48J-MX1配套輔機技術協議》雖系復印件,但其上有徐志斌的簽字,結合徐志斌在揭陽項目下一系列申購單上簽字,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一審法院認可該份證據的真實性,并未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條之規(guī)定;此外,經本院審查,本案一審審理期限與訴訟參與人的范圍及被通知參加訴訟的時間并無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之處。綜上,華某某公司關于一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的相關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此外,關于華某某公司主張的一審判決書顯示多處文字記載與案件事實不符,實系筆誤,并不影響本案相關事實的認定,且一審法院已作出相應更正,故本院對于華某某公司的該項上訴理由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華某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800元,由上訴人上海華某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朱佳平

書記員:張本勇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