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勤諾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郭年發(fā),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衛(wèi),上海市嘉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投豐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彭慶貴,執(zhí)行董事。
被告:上海以城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彭仙福,執(zhí)行董事。
上列兩被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潘峰,上海豐兆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列兩被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林琴,上海豐兆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博浪柯機電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曉富,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燕,江蘇博事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袁藝偉,江蘇博事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上海倉橋經濟聯合總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毛利俊,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冬毅,上海巨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海林,上海巨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勤諾暖通設備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投豐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投豐公司”)、上海以城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以城公司”)、上海博浪柯機電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浪柯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2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7月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嗣后,本院追加上海倉橋經濟聯合總公司(以下簡稱“倉橋公司”)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并于2019年9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因案情復雜,本院依法裁定轉為普通程序,并于2019年12月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衛(wèi),被告投豐公司、以城公司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林琴到庭參加了三次庭審,被告博浪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燕到庭參加了第一、二次庭審,第三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沈冬毅到庭參加了第二次庭審,第三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海林到庭參加了第二、三次庭審,被告博浪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袁藝偉到庭參加了第三次庭審。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三被告連帶向原告支付停產停業(yè)補償費782,280元(2,173平方米×360元/平方米)、搬遷費43,460元(2,173平方米×20元/平方米)及裝飾裝修補償費(具體金額待評估后確定);2.判令三被告連帶退還押金、租賃費437,139元。事實和理由:原告簽署租賃合同,承租上海市松江區(qū)玉樹路XXX號部分廠房。自2017年4月起,因停水停電等原因無法正常使用,多次溝通交涉無果。2019年初,通過(2018)滬0117民初第19001號案件(以下簡稱“19001號案件”),原告才知道涉案房屋已被永豐街道下屬的倉橋公司征收拆遷。在此期間,三被告從未正式通知原告涉案房產被征收拆遷一事,原告被法院通知作為第三人參加19001號案件訴訟。且在該案訴訟中被告知,原告所提相關主張無法在該案中得到支持。據原告了解,本案第三人已將征收拆遷的所有補償費用在協議里約定給了被告博浪柯公司,因被告及相關單位均不愿與原告協商解決問題,原告發(fā)出律師函也未得到回應,無奈遂起訴。
訴訟中,原告將上述訴請變更為:1.判令被告以城公司繼續(xù)履行和原告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2.判令被告以城公司賠償原告違約損失。嗣后,原告再次變更訴訟請求為:1.判令三被告及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采取實質性措施排除停水停電以及沒有辦理大環(huán)評報告等障礙,恢復履行租賃合同,直至合同約定時間到期;2.判令三被告及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賠償自2018年2月1日起發(fā)生的經濟損失:(1)單次搬遷費200,000元;(2)直到恢復租賃時止的租金差額損失,按每月29,000元的標準,截至2019年12月31日按照20個月計算已發(fā)生580,000元;(3)搬遷過程中的停產停業(yè)損失,由法院參照征收補償標準酌情判決;(4)裝飾裝修的損失,以評估結果為準。
此后,原告再次變更訴訟請求為:1.判令三被告及第三人連帶賠償原告停產停業(yè)補償費782,280元(2,173平方米×360元/平方米)、搬遷費43,460元(2,173平方米×20元/平方米)及裝飾裝修補償費(具體金額待評估后確定);2、判令三被告酌情退還原告部分租金194,284元及押金48,571元。
被告博浪柯公司辯稱,首先,原告訴請的基礎是租賃合同,而博浪柯公司并非該合同相對方,原告起訴博浪柯公司并要求其承擔責任,違反了合同相對性原則,理應駁回起訴。其次,原告沒有證據證明博浪柯公司對其造成損失,故原告也不應承擔責任。
被告投豐公司、以城公司辯稱,原告多次變更訴訟請求。就現在的訴訟請求,投豐公司并非原告的合同相對方,無需承擔責任。而以城公司雖為合同相對方,但針對原告之訴請,投豐公司、以城公司均未取得任何補償款,原告提出的搬遷和停產停業(yè)損失,也并非原告和以城公司房屋租賃合同項下所包含的損失。至于裝飾裝修補償,根據合同約定,租賃物如納入動拆遷范圍,雙方互不承擔責任?,F租賃物已經納入動拆遷范圍,故以城公司無需承擔責任。至于退還租金和押金,原告一直占有使用房屋,沒有和原告辦理交接,故不存在退還的問題。
第三人述稱,不認可原告的全部訴請。原告訴請的基礎是房屋租賃合同,應遵循合同相對性原則,該合同及租賃關系均與第三人無關,故其要求第三人承擔責任無事實和法律依據。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博浪柯公司系上海市松江區(qū)玉樹路XXX號房屋的登記權利人。
2016年3月23日,被告博浪柯公司出具授權書,載明其將上海市松江區(qū)玉樹路XXX號院內第一幢、第三幢廠房及場地授權給被告投豐公司對外出租,在租賃期9年內被告投豐公司有權對物業(yè)進行轉租。授權期間為2016年5月15日至2025年5月14日。同日,被告投豐公司亦出具授權書,載明其同意將前述廠房及場地授權給被告以城公司對外招租,在租賃期9年內被告以城公司有權對該物業(yè)進行轉租,授權期間為2016年4月1日至2025年5月14日。
2016年5月3日,原告作為乙方(承租方),與被告以城公司作為甲方(出租方)簽訂《租房合同》,約定由乙方向甲方承租上海市松江區(qū)玉樹路XXX號1幢內108室和二樓北面、面積為1,430平方米和243平方米的廠房,租期為2016年5月25日至2025年5月14日,月租金為40,966元,房租每二年環(huán)比遞增5%,租金先付后用,付六押一。該合同約定,該廠房因城市建設需要被依法列入房屋拆遷許可范圍的,本合同終止,雙方互不承擔責任。該合同另對其他相關事宜作出了約定
2016年12月8日,原告作為乙方(承租方)與被告以城公司作為甲方(出租方)簽訂《租賃合同》,約定由乙方向甲方承租上海市松江區(qū)玉樹路XXX號1幢內二樓213室、面積為500平方米的廠房,租期為2016年12月20日至2025年5月14日止,月租金為7,605元,房租每二年環(huán)比遞增5%,租金先付后用。該合同約定,該廠房因城市建設需要被依法列入房屋拆遷許可范圍的,本合同終止,雙方互不承擔責任。該合同另對其他相關事宜作出了約定
2017年4月12日,被告博浪柯公司和第三人簽訂《上海市集體土地上征地房屋補償協議(非居住房屋)》,其中約定被告博浪柯的非居住房屋坐落于永豐街道玉樹路XXX號,建筑面積為19,933.10平方米,因建設需要,第三人對被告博浪柯的房屋進行征地房屋的補償,第三人支付被告博浪柯公司補償款合計76,421,043元,其中包括房屋補償41,793,850元、其他構筑物及附屬設施補償款1,595,336元、土地使用權31,636,540元、停產停業(yè)損失1,395,317元。該協議另對其他事項做出了約定。
審理中,原告提交了(2018)滬0117民初19001號案件的相關材料,包括起訴狀、反訴狀、參加訴訟通知書、該案證據材料及判決書,證明被告博浪柯公司與投豐公司之間有訴訟及一審判決結果。三被告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認可,但對關聯性及證明目的不認可,且認為判決書未生效。
審理中,原告提供落款為永豐街道區(qū)域環(huán)境綜合整治辦公室的《“五違四必”整治告知書》復印件,其中告知上海博浪柯產業(yè)園業(yè)主(租賃者)在8月28日前停止一切生產及違法排污活動,待取得環(huán)評驗收審核通過并達到依法排放標準后再進行生產。原告另提供落款為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政府永豐街道辦事處社區(qū)管理辦公室和永豐街道都市產業(yè)園區(qū)管理委員會的告知書復印件,其中告知園區(qū)各企業(yè)、廠房業(yè)主在入住永豐街道區(qū)域內前必須辦理相關前期審批和報備手續(xù)。原告還提供落款為永豐街道區(qū)域環(huán)境綜合整治辦公室的通知復印件,其中通知街道轄區(qū)內的生產型企業(yè)進行環(huán)評驗收申報或環(huán)保排污申報。此外,原告還提供照片,反映電箱、設備等加貼封條。
審理中,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庭審時(即原告第一次變更訴訟請求之前)原告稱其主張的訴訟請求系基于被告博浪柯公司取得征收補償款,其中有部分補償款應屬于原告。后原告多次變更訴訟請求,經本院多次詢問及釋明,原告始終未明確其請求權基礎,并堅稱其請求權基礎既不是基于侵權關系也不是基于合同關系,而是基于政府征收拆遷事實的發(fā)生。原告明確否認本案以房屋租賃合同作為請求權基礎,也不認可是通過房屋租賃合同解除來處理本案。原告另明確其和三被告及第三人之間均不存在拆遷協議。原告還明確其僅和被告以城公司存在房屋租賃合同關系。
審理中,第三人稱其和被告博浪柯公司系通過簽署拆遷補償協議的方式,在取得房屋權利后再進行拆遷,該行為系民事行為而非行政征收拆遷。第三人另明確其和被告博浪柯公司簽訂的《上海市集體土地上征地房屋補償協議(非居住房屋)》中所有的款項均系支付給被告博浪柯公司的補償。第三人另稱其只和被告博浪柯公司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如存在侵權行為會承擔相應責任。
上述事實,有上海市房地產權證、授權書、《租賃合同》、《上海市集體土地上征地房屋補償協議(非居住房屋)》、《“五違四必”整治告知書》復印件、告知書復印件、通知復印件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本案中,經本院多次釋明,原告始終僅陳述其主張的事實,無法最終明確其請求權基礎,且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和訴訟對象,本院亦無法從中確定原告實際主張的請求權基礎及相應訴訟請求的依據,而原告提及的行政征收補償,則不屬于民事訴訟處理的范疇,無法在本案中處理。鑒于原告最終確定的訴訟請求和第一次向本院提出的訴訟請求基本一致,故本院以原告最初關于分割拆遷補償款的主張作為原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主要理由對本案進行處理。
針對原告的第一項訴訟請求,原告要求取得第三人支付給被告博浪柯公司的補償款中的應屬于原告的部分,但根據被告博浪柯公司和第三人簽署的《上海市集體土地上征地房屋補償協議(非居住房屋)》,其補償范圍僅包括房屋、土地使用權、附屬設施及停產停業(yè)損失,并不包含搬遷費及裝飾裝修損失,故原告基于分割拆遷補償款的主張,要求三被告及第三人支付搬遷費及裝飾裝修損失,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至于停產停業(yè)損失,不論是根據《上海市集體土地上征地房屋補償協議(非居住房屋)》的約定,還是根據第三人到庭后的陳述,均明確該款項系歸屬于被告博浪柯公司而非原告;此外,原告在審理中稱其主張裝飾裝修補償系基于行政征收補償,但行政征收補償不屬于民事訴訟處理的范疇,故原告基于此要求三被告及第三人直接支付其停產停業(yè)損失,依據不足,本院難以支持。
針對原告的第二項訴訟請求,原告明確請求權基礎并非房屋租賃合同關系,也不認可基于房屋租賃合同解除主張權利,故對于原告要求返還《租賃合同》項下的租金和押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此外,本院需要說明的是,原告在本案中多次變更訴訟請求,堅持要求三被告及第三人連帶承擔責任,但既無法說明其主張連帶責任的依據,也始終無法最終明確其請求權基礎。上述行為既影響了本院對于案件的實質性審查,也影響了原告主張救濟的權利。因原告并非基于房屋租賃合同主張本案的訴訟請求,且其主張的裝飾裝修損失并不包含在《上海市集體土地上征地房屋補償協議(非居住房屋)》中,故對于原告要求對于裝飾裝修進行鑒定的請求,和本案并無直接關聯,本院未予準許。但本案的處理結果,并不影響原告對其實體權利的主張及對其實際損失的救濟。原告可在明確請求權基礎、確定合適的訴訟對象及訴訟主張后,另行通過合理的途徑主張其權利。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上海勤諾暖通設備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4,417元,由原告上海勤諾暖通設備有限公司負擔(已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楊??名
書記員:方美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