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創(chuàng)和紡織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科技園區(qū)。
法定代表人:張漢杰,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家峰,上海尚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櫻,上海尚域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上海天服三悅服裝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世紀大道88號1708室。
法定代表人:馬衛(wèi)民,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儀。
原告上海創(chuàng)和紡織品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天服三悅服裝有限責任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2月13日立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本案于2019年3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家峰、張櫻均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上海天服三悅服裝有限責任公司經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創(chuàng)和紡織品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貨款1,866,919.05元;2.判令被告支付逾期付款違約損失(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分段計算:以貨款165,339.85元為基數,自2018年7月7日起計算;以502,461元為基數,自2018年9月27日起計算;以497,760.20元為基數,自2018年9月30日起計算;以596,568元為基數,自2018年10月10日起計算;以104,730元為基數,自2018年11月9日起計算,均計算至實際履行之日止);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是一家經營服裝面料材料批發(fā)零售的公司,自2017年起,被告時常到原告公司采購各式面料,據統(tǒng)計,原、被告之間的交易共計9次,雙方均簽訂了購銷合同,每份合同均約定了所需面料的色號、款式、數量及單價等,約定了發(fā)貨后開票,收到發(fā)票后45天內付款,原告均根據實際交易金額開具了相應的發(fā)票。截至目前,被告仍有1,866,919.05元的貨款未支付原告。經多次催告,被告仍未支付。現距離最后一筆交易開具發(fā)票的時間也已經過了3個月之久,被告仍未支付貨款。原告所主張的違約金起算時間,從發(fā)票的開票日期順延50天開始計算逾期違約損失。
被告上海天服三悅服裝有限責任公司未作答辯。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是一家經營服裝面料材料批發(fā)零售的公司。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5月22日,雙方共計簽訂了購銷合同9份。購銷合同約定了所需面料的色號、款式、數量及單價等,約定了發(fā)貨后開票,收到發(fā)票后45天內付款。原告提供了貨物給被告,并開具了相應的發(fā)票給被告。發(fā)票的開票時間為,從2018年5月17日至2018年9月20日。被告僅支付了部分貨款。
2018年12月,雙方簽訂對賬函,確認截至2018年12月13日被告欠付原告貨款1,866,919.05元。
以上事實,由經庭審質證的對賬函、購銷合同、發(fā)票等證據以及當事人陳述在案佐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告應當按照對賬函載明欠付的金額付款?,F原告主張被告支付欠付的錢款1,866,919.05元,本院予以支持。雙方的合同,并沒有約定逾期付款損失的計算方法,原告主張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損失,符合相關規(guī)定。合同約定被告于收到發(fā)票后45天內付款,但原告未提交發(fā)票送達的憑證,原告主張從發(fā)票的開票日期順延50天開始計算逾期違約損失,缺乏依據。鑒于對賬函確認截至2018年12月13日被告欠付原告貨款1,866,919.05元,本院認為利息損失應當從次日(即2018年12月14日)起計算。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天服三悅服裝有限責任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原告上海創(chuàng)和紡織品有限公司貨款1,866,919.05元;
二、被告上海天服三悅服裝有限責任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原告上海創(chuàng)和紡織品有限公司逾期付款違約損失(以1,866,919.05元為基數,按照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從2018年12月14日起計算至實際履行之日止)。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1,891元,減半收取計10,945.50元,財產保全費5,000元,共計15,945.50元,由原告上海創(chuàng)和紡織品有限公司負擔100元,被告上海天服三悅服裝有限責任公司負擔15,845.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楊立轉
書記員:樊如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