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劉蓓蓓,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夏泠,上海市通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陶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興春,山東海利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壽光市嘉禾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壽光市金光街西段(圣坤建筑安裝有限公司東鄰)。
法定代表人:游玉玲。
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被告陶某某、第三人壽光市嘉禾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禾公司)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4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夏泠律師,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興春律師到庭參加了訴訟,第三人嘉禾公司經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告與被告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并判令被告賠償損失,即被告向原告支付未付租金246,379.31元(含留購價款100元)及收車費用20,000元、律師費20,000元;2.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違約金59,446.73元(暫計至2018年10月25日,以實際支付日為準);3.判令確認車牌號魯GLXXXX的倉柵式運輸車為原告所有;4.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審理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1.判令確認原告與被告于2017年11月22日簽訂《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于2018年3月31日解除;2.判令車牌號魯GLXXXX、發(fā)動機號6PXXXXXXXXX,車架號LZGCL2K98HX116196的租賃車輛歸原告所有,被告及第三人配合將前述車輛過戶至原告名下;3.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的違約金628.75元以及從2018年4月1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的違約金(以25,477.17元為基數,按年利率24%計算);4.被告向原告賠償損失,損失包括全部未付租金22,879.31元(已扣除保證金10,800元、車輛評估價值212,600元)、律師費20,000元、拖車費20,000元、停車費(自2018年4月12日起計算至涉案租賃車輛過戶至原告名下之日止,以50元/日的標準計算);5.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公告費、評估費。
事實及理由:2017年11月12日,原告與被告陶某某簽訂編號為XZ-SD-XXXXXXXX-01的《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原告為出租人,被告陶某某為承租人;出租人同意在符合本合同全部條款的前提下,根據承租人的要求向承租人購買其擁有完整所有權的租賃物(租賃物為倉柵式運輸車,車牌號魯GLXXXX,發(fā)動機號6PXXXXXXXXX,車架號LZGCL2K98HX116196)后,承租人再將該租賃物從出租人處租回,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和其他應付款項;合同項下租賃物轉讓價款為240,000元,在出租人向承租人支付轉讓價款時,扣除本合同項下承租人應向出租人支付的前期款35,800元,將差額款項204,200元支付至承租人指定的賬戶;租賃期限自起租日起30個月,每月為1期;起租日為出租人根據本合同約定支付第一筆租賃物轉讓價款之日;承租人應就其應付而未付的任何租金或其他款項,按日千分之五的比率支付違約金;違約金從承租人每次交付的款項中先行抵扣;承租人欠付本合同約定的任何承租人應付款項超過15日的,即構成嚴重違約,在違約的情況下,出租人有權要求解除合同,要求承租人一次性付清剩余租金(到期和未到期租金),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包括直接起訴承租人,要求其支付全部合同租金并承擔違約責任,起訴產生的費用,包括起訴費、律師費、取證費、差旅費等,均由承租人承擔。上述合同簽訂后,原告已將204,200元支付給被告陶某某指定的賬戶,原告也向被告陶某某交付了租賃物,原告已經履行完畢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項下的義務。此后,被告陶某某僅支付了首期租金及第一期租金。為此,原告于2018年3月23日向被告陶某某發(fā)出《解除合同通知》。但被告陶某某至今未履行相應義務,故原告起訴來院,要求判如所請。
原告為證明其訴請,提供以下證據:
證據1、《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及附件一、二,證明原告與被告陶某某之間的融資租賃合同關系以及支付租金金額等情況;
證據2、平安銀行付款憑證,證明原告已按約將款項支付給被告陶某某的指定賬戶,履行了款項支付義務;
證據3、《告知函》、《解除合同通知》及其郵遞憑證和物流信息,證明原告曾多次要求被告陶某某履行支付租金的義務,但被告陶某某并未履行上述租金支付義務;
證據4、《車輛委托管理協(xié)議》、機動車登記證明,證明原告系涉案融資租賃車輛所有人,涉案融資租賃車輛登記在第三人名下;
證據5、《聘請律師合同》、律師費發(fā)票、支付憑證,證明原告支付律師費的情況;
證據6、停車服務協(xié)議,證明原告為涉案租賃車輛停車的起止時間及支付的費用情況。
被告陶某某辯稱,對其與原告之間的融資租賃合同關系無異議。對于訴請1,其同意解除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但該合同的解除時間應為2018年2月27日即原告收回租賃物之日。對于訴請2,認為與其無關,不發(fā)表意見。對于訴請3,認為首期租金與保證金應首先沖抵其未支付的租金,故相關金額沖抵后,其并不存在逾期支付租金的違約情況,而原告于2018年2月27日之前收回租賃物,導致涉案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系原告違約在先,故不應由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對于訴請4、關于租金,原告于2018年2月27日之前已收回租賃物,在此又要求其支付未付租金,于法無據;關于律師費,由于原告無視相關法律規(guī)定,收回租賃物,導致涉案賠償數額過高,律師費亦過高,請求法院依照上海市律師費收費標準予以適當調整;關于拖車費,因涉案合同的約定為格式條款,認為原告應當提供具體的費用支出票據;關于停車費,在其未構成違約的情況下,原告擅自收回租賃物,該項費用應由原告自行承擔,且涉案合同也未約定停車費相關支付事宜。被告陶某某未向本院提供證據材料。
第三人壽光市嘉禾物流有限公司未作答辯,也未向本院提供證據材料。
經審理查明,2017年11月12日,原告(出租人)與被告陶某某(承租人)簽訂了編號為XZ-SD-XXXXXXXX-01的《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約定:本合同項下的融資租賃方式為售后回租,出租人同意在符合本合同全部條款的前提下,根據承租人的要求向承租人購買其擁有完整所有權的租賃物后,承租人再將該等租賃物從出租人處租回,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和其他應付款項;租賃物登記、上牌、發(fā)票等辦理在承租人或第三人名下,只是為方便管理和運營需要,租賃物的所有權并不因此轉移給承租人或第三人,出租人仍是租賃物的唯一所有權人;在承租人未按約履行完畢本合同及其附件項下全部義務之前,出租人是租賃物的唯一所有權人;起租日為出租人依約向承租人支付購買價款之日;承租人應就其應付而未付的任何租金或其他款項,按日千分之五支付違約金,違約金從承租人每次交付的款項中先行抵扣;保證金10,800元,用于擔保承租人履行合同項下的義務,不計利息,出租人有權自承租人違約之日起直接從保證金中扣劃相應金額用以沖抵承租人應付未付租金、違約金及其他應付款項,有權優(yōu)先沖抵違約金;承租人未能支付任何到期款項,出租人有權向承租人追索已到期租金、未到期租金、違約金、租賃物留購價格及其他應付款項,追索因執(zhí)行或保護本合同項下出租人權利而產生的合理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用、律師費、評估費等);承租人欠付應付款項超過15日的,即構成嚴重違約,出租人有權要求解除本合同,要求承租人一次性付清剩余租金(到期和未到期租金);出租人自力救濟,即自行收回租賃車輛,變賣處置車輛所得價款扣除處置費用,處置費用包括但不限于收車費用(每臺車上海市內收車費用為1萬元,上海市外收車費用為2萬元)、評估費、過戶費、交易費、車輛停車費、保管費等,所余款項優(yōu)先用于支付合同約定承租人應付的剩余全部租金和費用。租賃物轉讓價款為240,000元,在出租人向承租人支付轉讓價款時,扣除承租人應向出租人支付的前期款35,800元(首期租金24,000元、保證金10,800元、GPS費用1,000元),將差額款項204,200元支付至承租人指定的第三方賬戶(壽光市杰達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即完成支付轉讓價款義務;租賃期限30個月,自2017年12月起至2020年5月,每月23日為租金支付日,每期租金8,492.39元,留購價款100元,租金總額254,871.70元;租賃物為倉柵式運輸車1輛,車牌號魯GLXXXX,發(fā)動機號6PXXXXXXXXX,車架號LZGCL2K98HX116196。
同日,原告、被告陶某某、第三人嘉禾公司簽訂《車輛委托管理協(xié)議》,約定涉案租賃物登記在第三人嘉禾公司名下,原告委托其對車輛進行管理,被告陶某某享有車輛的運營權和受益權。
2017年11月13日、2017年12月4日,原告分別向合同約定的壽光市杰達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賬戶支付款項183,780元、20,420元。
2017年12月1日,涉案租賃物依法辦理抵押登記,機動車所有人為第三人嘉禾公司,抵押權人為原告。
2019年4月30日,原告與案外人山東金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拓公司)簽訂《停車服務協(xié)議》,約定原告于2018年4月12日將涉案租賃物停放在金拓公司的停車場內;停車按日計費,每臺車(含掛車)每日停車費用為50元,原告取車時,應向金拓公司結清停車費用。
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履行過程中,被告陶某某已支付第1期租金,此后租金未再支付。原告多次向被告陶某某進行催收,未果。原告為本案聘請律師,支付律師費20,000元。
另查明,原告曾以相同的事實和理由至本院起訴被告陶某某,本院于2018年7月2日予以立案,案號為(2018)滬0115民初47932號,后原告又撤回了對該案的起訴。
審理中,原告與被告陶某某均確認原告收回涉案租賃物的時間為2018年2月27日。為此,根據原告申請,本院依法委托上海達智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涉案租賃物在2018年2月27日的實際價值進行評估。2019年7月15日,上海達智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作出評估意見:涉案租賃物在評估基準日為2018年2月27日的評估價值為212,600元。對該評估意見,原告與被告陶某某均無異議。為此,產生評估費7,500元。
審理中,在法院的釋明下,原告確認如果法院認定合同解除日為2018年2月27日,被告陶某某拖欠原告的租金為22,879.31元(已扣除保證金10,800元、車輛評估價值212,600元),違約金為220.91元(按日利率24%/360標準計算)。
本案主要的爭議焦點為:1.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的解除日;2.被告陶某某是否違約。
關于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解除日的爭議。原告認為,該合同應于2018年3月31日解除,即以其寄送被告陶某某的《解除合同通知》簽收日為解除日;被告認為,該合同應于2018年2月27日解除,即原告與被告陶某某確認的原告收回租賃物之日為解除日。本院認為,原告收回租賃物,且原告與被告陶某某均確認收回租賃物的時間為2018年2月27日,此系原告以自己的行為作出了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此外,雖然本案中合同履行期的屆滿日為2020年5月23日,但事實上該合同已沒有履行的必要,故本院依法確認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于2018年2月27日解除。
關于被告陶某某是否違約的爭議。原告認為,涉案合同并未約定被告陶某某發(fā)生逾期支付租金當日,就必須用保證金進行沖抵,對于保證金沖抵逾期租金,原告是有選擇權的,原告可以選擇沖抵,也可以選擇暫不沖抵。故被告陶某某未按約支付租金且已超過15日以上,已構成嚴重違約,其有權依據合同約定要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等。被告陶某某認為,其并未違約,其所支付的首期租金并非租金,該項費用應和保證金一同沖抵其未付租金,故在2018年2月27日之前其不存在違約行為,反而是原告違法收回租賃物,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故其不應當支付原告租金、違約金等費用。本院認為,根據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約定,首期租金系原告與被告陶某某之間達成的關于租金支付的合意,即首期租金應在原告向被告陶某某支付轉讓價款時予以扣除,且根據被告陶某某應當支付原告的租金總額(首期租金+30期租金總額)與原告實際支付的租賃物價款與之間的收益比率,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對被告陶某某的該項辯稱意見不予采信。由此,無論原告是否在被告陶某某逾期支付第二期租金時通過保證金予以沖抵,但被告陶某某逾期支付租金的事實已構成,符合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約定的違約情形,原告有權追索本合同項下已到期租金、未到期租金、違約金等費用。
本院認為,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依法成立融資租賃法律關系,締約各方理應恪守。現原告與被告陶某某均同意解除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故原告作為租賃物所有人在收回租賃物后,有權要求租賃物過戶至其名下。現原告依約履行合同義務,但被告陶某某未依約按期履行給付租金的義務,已構成違約,原告有權要求被告陶某某賠償損失。關于原告的損失范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損失賠償范圍為承租人全部未付租金及其他費用與收回租賃物價值的差額。關于全部未付租金,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項下的全部未付租金金額為22,879.31元(已扣除保證金10,800元、車輛評估價值212,600元),本院予以確認。關于違約金,原告的主張的日利率計算方式,缺乏合同依據,本院依法調整為按一年365日計算,故該項金額截止至2018年2月27日為217.78元,原告主張自2018年2月28日之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的違約金,因涉案租賃物已收回,故在合同解除日之前已不存在合同解除之前的到期未付租金,故對于原告的該項訴請不予支持。關于律師費,有合同及事實依據,且符合本市律師費收費標準,本院予以支持。關于拖車費及停車費,雖有合同約定,但原告未向本院提交足以證明拖車費、停車費實際支出的證據材料,原告可待該項費用實際支出并產生相關支付憑證后,可另行主張。第三人嘉禾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訴,應視為其放棄庭審中抗辯及質證的權利。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九十四條第二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第二百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二百四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被告陶某某于2017年11月22日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于2018年2月27日解除;
二、涉案《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項下的租賃物即倉柵式運輸車1輛(車牌號魯GLXXXX、發(fā)動機號6PXXXXXXXXX、車架號LZGCL2K98HX116196)的所有權歸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所有,被告陶某某、第三人壽光市嘉禾物流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協(xié)助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辦理上述車輛的過戶手續(xù);
三、被告陶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支付全部未付租金22,879.31元(已扣除保證金10,800元、車輛評估價值212,600元);
四、被告陶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支付截至2018年2月27日的違約金217.78元;
五、被告陶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律師費損失20,000元;
六、駁回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387元,公告費560元,上述費用共計1,947元由被告陶某某負擔,評估費7,500元,由原告上海信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審判員:余甬帆
書記員:黃??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